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8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包括刮匙,具有一弧形凹腔,弧形凹腔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支撑杆,前端铰连于弧形导流板上,在支撑杆内穿设有吸引软管,吸引软管的前端自支撑杆的侧壁前端穿出;操作杆,滑动设置于支撑杆的杆壁上,操作杆的前端铰接有一牵引杆,牵引杆的外端与刮匙的下沿相铰连;导向套管,固连于支撑杆的杆壁上,导向套管的前端正对弧形导流板上方的弧形凹腔,导向套管内穿设有内窥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轻松实现对窦道内壁的搔刮,以及搔刮时的清楚观察,确保窦道内壁能够彻底清理,促进窦道快速愈合,避免出现反复现象;还能及时将刮下的坏死组织抽出体外,有效防止坏死组织堆积或残留在窦道内。或残留在窦道内。或残留在窦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后经体表排出体外,之后在体表上形成的一个不与体内空腔及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窦道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上,常见的有腹壁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或切口内遗留异物造成的腹壁窦道,骨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质坏死形成的慢性窦道,外伤或手术后异物残留形成的慢性窦道等。窦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体表外口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以及厌氧菌滋生产生臭味;其主要治疗方式是完整切除窦道及周围坏死组织,但对于不适宜切除的窦道,则只能采用刮匙将窦道周壁的坏死组织刮除,直至显露正常组织,然后等待正常组织逐渐增生为肉芽组织并最终窦道愈合。
[0003]目前,在进行窦道内搔刮时没有专门的器械,多是使用硬质剪刀剪去坏死组织,或是使用镊子头端绑套纱布对窦道壁进行剐蹭。纱布剐蹭的效果较差,仍会残留坏死组织,使窦道的治疗不彻底、长期不愈合,导致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另外,对于一些内部较深的窦道而言,不但窦道深处视野较差不方便彻底清理,而且纱布剐蹭难以搔刮窦道底部,导致窦道愈合慢,反复现象频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包括:
[0007]刮匙,具有一弧形凹腔,所述弧形凹腔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导流板;
[0008]支撑杆,前端铰连于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在所述支撑杆内穿设有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前端自支撑杆的侧壁前端穿出;
[0009]操作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所述操作杆的前端铰接有一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外端与所述刮匙的下沿相铰连;及
[0010]导向套管,固连于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所述导向套管的前端正对所述弧形导流板上方的所述弧形凹腔,导向套管内穿设有内窥镜,其中,所述内窥镜的前端为镜头端,其后端具有显示屏;
[0011]另外,支撑杆与弧形导流板铰接处的轴线、操作杆与牵引杆铰接处的轴线、以及牵引杆与刮匙下沿铰接处的轴线三线平行,从而能够通过推动操作杆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前、后滑动,带动牵引杆牵拉刮匙下沿,使刮匙以支撑杆前端的铰接处为中心转动,进而实现刮匙对窦道内壁的搔刮操作。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下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所述操作杆滑
动卡装于所述导槽内,从而实现操作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并实现操作杆沿支撑杆长度方向的前后滑动,此时,所述导向套管应固连于与所述导槽相对的支撑杆外壁上表面,从而确保操作杆的滑动和穿入导向套管内的内窥镜互不影响;另外,为方便推动操作杆在导槽内前后滑动,还可在所述操作杆的后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为卡扣于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C形块。
[0013]本技术优点在于通过支撑杆与刮匙上弧形导流板的铰连、操作杆与牵引杆的铰连、以及牵引杆与刮匙下沿的铰连,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连杆机构,进而能够通过操作杆的滑动来带动刮匙转动,轻松实现刮匙对窦道内壁的搔刮;同时配合穿设于导向套管内的内窥镜,能够轻松实现窦道内壁搔刮时的清楚观察,确保窦道内壁能够彻底清理,促进窦道快速愈合,避免出现反复现象;另外,设置于刮匙中部的弧形导流板,配合穿设与支撑杆内的吸引软管,还能够及时的将刮匙搔刮下来的坏死组织抽出体外,进一步的有效防止坏死组织堆积或残留在窦道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刮匙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8]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包括刮匙1、支撑杆2、操作杆3及导向套管4。
[0019]具体的,刮匙1为中部凹陷的椭圆形弧板,刮匙1在其凹面侧形成一弧形凹腔,该弧形凹腔的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导流板5,弧形导流板5垂直固连于刮匙1的凹面上,进而在弧形凹腔的上部形成一个用于暂存坏死组织的储料斗6。
[0020]支撑杆2为硬质直杆,其前端铰连于弧形导流板5的外沿中部;在支撑杆2内穿设有一吸引软管7,该吸引软管7的前端应自支撑杆2的杆壁靠近前端处穿出,具体的,可在支撑杆2内沿长度方向开设一穿入孔道,该穿入孔道的前端孔口位于支撑杆2的杆壁靠近前端处,从而使吸引软管7能够自支撑杆2的后端穿入,并自支撑杆2的靠近前端处穿出,此时,在吸引软管7的后端连接一吸引设备,便能通过吸引设备来抽吸弧形导流板5上方储料斗6内积存的坏死组织,或抽吸窦道内被刮匙1刮下的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排出窦道外,有效防止坏死组织堆积在储料斗6内或残留在窦道内。
[0021]操作杆3为与支撑杆2长度方向一致的硬质直杆,并滑动设置于支撑杆2的杆壁上,具体的,可在支撑杆2的外壁下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一能够适配卡固操作杆3的导槽8,该
导槽8的槽口宽度应小于操作杆3的杆径,从而使操作杆3卡装于导槽8内时不会掉出,并使操作杆3能够沿导槽8前后滑动,实现操作杆3与支撑杆2的连接、以及操作杆3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的前后滑动;当然,为方便推动操作杆3在导槽8内前后滑动,还可在操作杆3的后端设置一伸出导槽8外的滑块9,该滑块9可为卡扣于支撑杆2外壁上的C形块,以便于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指推动滑块9前后滑动。另外,在操作杆3的前端还铰连有一牵引杆10,该牵引杆10的外端与刮匙1的下沿相铰连,此时需注意的是,支撑杆2与弧形导流板5铰接处的轴线、操作杆3与牵引杆10铰接处的轴线、以及牵引杆10与刮匙1下沿铰接处的轴线三线平行,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连杆机构,进而能够通过推动操作杆3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的前、后滑动,带动牵引杆10牵拉刮匙1下沿,使刮匙1以支撑杆2前端的铰接处为中心转动,轻松实现刮匙1对窦道内壁的搔刮操作。
[0022]导向套管4为与支撑杆2长度方向一致的硬质套管,并固连于与导槽8相对的支撑杆2外壁上表面,避免影响操作杆3的滑动操作。导向套管4的前端正对弧形导流板5上方的储料斗6,并且在导向套管4内活动穿设有内窥镜11,该内窥镜11的前端为镜头端,其后端则具有显示屏12,具体的,该内窥镜11可采用市面上能够轻松采购到的5毫米直径以下的超细内窥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窦道内壁坏死组织搔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匙,具有一弧形凹腔,所述弧形凹腔中部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支撑杆,前端铰连于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在所述支撑杆内穿设有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前端自支撑杆的侧壁前端穿出;操作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所述操作杆的前端铰接有一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外端与所述刮匙的下沿相铰连;及导向套管,固连于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所述导向套管的前端正对所述弧形导流板上方的所述弧形凹腔,导向套管内穿设有内窥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灵陈玉杰林志禹杨欣赵振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