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763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及其生产方法,涉及中厚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Q550D中厚板中元素组成以及制备工艺,使得制备的中厚板具有非常高的强度以及淬透性,同时还降低了生产能耗。同时还降低了生产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厚板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Q550D中厚板的厚度较厚,一般在20mm~40mm。而厚度低于20mm的Q550D中厚板极易发生形变,同时其淬透性较差。
[0003]因此制备一种高淬透性以及低厚度的Q550D中厚板并满足市场需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及其加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
[0007]C:0.10~0.15%,Si:0.10~0.20%,Mn:1.50~1.60%,Cr:0.25~0.35%,Al:0.020~0.035%,Nb:0.025~0.040%,V:0.035~0.055%,Ti:0.010~0.020%,Mo:0.050~0.070%,B:0.001~0.0025%,N:50~70ppm,P≤0.010%,S≤0.005%,H≤2.0ppm,O≤3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钢水冶炼
[0010]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冶炼过程中吹炼枪位采取低

高<br/>‑
低模式,吹炼至吹炼终点,转炉底吹采用氩气模式,流量230m3/h,转炉冶炼结束时钢水中C含量为0.03

0.06wt%,出钢温度为1600

1660℃,终渣碱度控制在3.2

4.1范围之内;转炉出钢至1/3时加入铝块、硅铁、低碳锰铁、低铬脱氧合金化,出钢后,采取钢包底吹氩气工艺,对钢水进行搅动,保持钢液面微动状态;转炉炉后钢水中含氮量≤40ppm;
[0011](2)精炼
[0012]对钢水进行RH真空精炼处理,具体方法是在钢水中加入化渣剂、石灰、发泡剂并采用电石/铝块脱氧,处理15分钟后加入硼、钼铁、铬铁,精炼过程中钢水中N含量为30

50ppm,H≤1.5ppm,O≤20ppm;
[0013](3)板坯连铸
[0014]将精炼后的钢水进行浇铸,同时浇铸过程中保持恒拉速,采用外弧倒角结晶器,拉速范围0.85m

1.2m/min;动态重压下增加两相区及固相区压下量,固相区压下量为1.5

5mm;保证板坯中心偏析不大于1级,得到厚度为400mm的板坯;
[0015](4)板坯分段加热
[0016]采用双蓄热步进式加热炉对所述板坯进行分段加热;其中,第一加热段温度为
950

1050℃,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030

1150℃,第三加热段温度为1250

1280℃,第四加热段温度为1200

1230℃,加热时间按照9

10min/cm控制,板坯在炉时间4h以上,均热时间50min以上,出炉温度为1100
±
20℃;
[0017](5)轧制
[0018]去除分段加热后的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再对板坯进行粗轧;
[0019]去除粗轧后的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冷却后进行精轧,得到厚度为12

50mm的钢板;
[0020]其中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多向喷嘴除鳞技术去除板坯表面氧化铁,具体是采用对向15
°
喷水除鳞,除鳞压力22MPa,可以有效避免除鳞不净的问题
[0021](6)冷却
[0022]将精轧后的钢板进行快速冷却,冷却速度为40

60℃/s,以保证钢板生成上贝氏体组织;其中本专利技术是采用第四代UFC超快速冷却技术对轧制后的钢板进行冷却,冷却开始时钢板的温度为760

790℃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快速冷却可以保证钢板生成贝氏体组织;
[0023](7)在线回火
[0024]将冷却后的钢板进行矫直后采用在线缓冷工艺替代回火,其中缓冷开始温度为250~300℃,缓冷时间为12h,过程中由压平装置压在钢板上方重量20t,防止钢板应力释放过程中造成瓢曲。
[0025]优选的,步骤(5)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在1080
±
20℃,粗轧终轧温度为800℃~950℃,总道次为6道次,其中前三道次压下率为15%~20%,后三道次压下率根据中间坯厚度和设备情况调整)。
[0026]优选的,步骤(5)所述精轧开轧温度为850~900℃,总道次为6道,前2道次压下率为12%~15%,(后四道次压下率根据中间坯厚度和设备情况调整),终轧温度为790~810℃。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能够降低Q550D中厚板外弧裂纹发生率;
[0029]本专利技术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小厚板表面至中心组织晶粒度差异;
[0030]本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
[0034]C:0.15%,Si:0.20%,Mn:1.50%,Cr:0.25%,Al:0.020%,Nb:0.025%,V:0.035%,Ti:0.010%,Mo:0.050%,B:0.001%,N:60ppm,P≤0.010%,S≤0.005%,H≤2.0ppm,O≤3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35]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1)钢水冶炼
[0037]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冶炼过程中吹炼枪位采取低



低模式,吹炼至吹炼终点,转炉底吹采用氩气模式,流量230m3/h,转炉冶炼结束时钢水中C含量为0.05wt%,出钢
温度为1650℃,终渣碱度控制在4.0;转炉出钢至1/3时加入铝块、硅铁、低碳锰铁、低铬脱氧合金化,出钢后,采取钢包底吹氩气工艺,对钢水进行搅动,保持钢液面微动状态;转炉炉后钢水中含氮量≤40ppm;
[0038](2)精炼
[0039]对钢水进行RH真空精炼处理,具体方法是在钢水中加入化渣剂、石灰、发泡剂并采用电石/铝块脱氧,处理15分钟后加入硼、钼铁、铬铁,精炼过程中钢水中N含量为40ppm,H≤1.5ppm,O≤20ppm;
[0040](3)板坯连铸
[0041]将精炼后的钢水进行浇铸,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C:0.10~0.15%,Si:0.10~0.20%,Mn:1.50~1.60%,Cr:0.25~0.35%,Al:0.020~0.035%,Nb:0.025~0.040%,V:0.035~0.055%,Ti:0.010~0.020%,Mo:0.050~0.070%,B:0.001~0.0025%,N:50~70ppm,P≤0.010%,S≤0.005%,H≤2.0ppm,O≤3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淬透性Q550D高强度中厚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钢水冶炼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冶炼过程中吹炼枪位采取低



低模式,吹炼至吹炼终点,转炉底吹采用氩气模式,流量230m3/h,转炉冶炼结束时钢水中C含量为0.03

0.06wt%,出钢温度为1600

1660℃,终渣碱度控制在3.2

4.1范围之内;转炉出钢至1/3时加入铝块、硅铁、低碳锰铁、低铬脱氧合金化,出钢后,采取钢包底吹氩气工艺,对钢水进行搅动,保持钢液面微动状态;转炉炉后钢水中含氮量≤40ppm;(2)精炼对钢水进行RH真空精炼处理,具体方法是在钢水中加入化渣剂、石灰、发泡剂并采用电石/铝块脱氧,处理15分钟后加入硼、钼铁、铬铁,精炼过程中钢水中N含量为30

50ppm,H≤1.5ppm,O≤20ppm;(3)板坯连铸将精炼后的钢水进行浇铸,同时浇铸过程中保持恒拉速,采用外弧倒角结晶器,拉速范围0.85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洪轩郑磊付中原关秀格陈科晓陈建超郭鹏飞赵波涛李羡房彦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阳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