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75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先用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对聚氨酯进行改性,并加入一部分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巯基化改性二氧化硅,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在聚丙烯酸酯中引入含氟的疏水基团,得到复合乳液;将复合乳液与铝粉、锌粉、石墨烯、硫酸钡粉末、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耐磨涂覆液;通过喷涂、预热、固化将涂覆液涂负载到航空发动机各部件表面,形成膜层,实现对吊耳表面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吊耳耐腐蚀、耐磨和疏水性能均得到提高。疏水性能均得到提高。疏水性能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吊耳是指安装在设备上用于起吊的受力构件,是设备吊装中的重要连接部件,关系到大型设备吊装安全。在航空工业领域,航空发动机吊耳是众多运输作业里不可缺少的部件,同时也是主要的吊点结构,因此需要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其在工作时不易变形、耐腐蚀。
[0003]通常情况下,航空发动机吊耳的材料通常在2倍工作载荷下不变形,4倍载荷下不断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酸、碱、盐等化学腐蚀以及高温工作环境等都会使得吊耳金属出现损耗,从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涂层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具有操作性强、性价比高、施工运作成本低的优点,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提高材料的防腐蚀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表面处理工艺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所述发动机吊耳与航空发动机外壳(2)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吊耳包括吊耳主体(1)、螺栓(3)、外支架(4)、橡胶减震垫(5)、球头(6);其中,吊耳主体(1)底部设有弧形面,通过弧形面与航空发动机外壳(2)贴合;吊耳主体(1)上设有预留孔,所述螺栓(3)通过预留孔将吊耳主体(1)固定在航空发动机外壳(2)上;吊耳主体(1)顶部设有球孔,球孔中安装有球头(6);球头(6)与外支架(4)连接;吊耳主体(1)与外支架(4)之间装有橡胶减震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其特征在于:吊耳各部件表面均经过涂层处理,形成耐磨接触涂层(7)。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聚四氢呋喃二醇、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羟甲基丙酸,混合形成均匀的溶液,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升温反应后,降温加入1,4

丁二醇继续反应;随后加入丙酮、三乙胺继续反应、乳化;加入乙二胺溶液反应,蒸除杂质得到改性聚氨酯乳液;步骤2:将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后加入氨水调节pH值并反应;反应结束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巯基化改性二氧化硅;步骤3:向改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巯基化改性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过硫酸铵溶液,加热反应;加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调节pH值,得到复合乳液;步骤4:将铝粉、锌粉、石墨烯、硫酸钡粉末、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复合乳液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耐磨涂覆液;步骤5:在吊耳各部件表面喷涂耐磨涂覆液,经过预热处理、升温固化、冷却,形成耐磨接触涂层,组装得到航空发动机吊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吊耳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凯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