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37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铁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其技术方案包括:S1、清洗铸铁件;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S3、对铸铁件进行碳氮共渗处理;S4、将铸铁件进行空冷,之后通过热水清洗残盐;S5、使用清水对铸铁件进行漂洗,之后进行机械抛光;S6、对铸铁件进行预热,之后再次进行碳氮共渗;S7、对加工之后的铸铁件进行氧化处理,并通过热水清洗;S8、对铸铁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S9、在铸铁件表面喷涂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S10、在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之后的铸铁件表面包裹氟橡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铸铁件耐磨、耐腐、强度等性能,明显延长了铸铁件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铁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铸铁件是用铁水铸造而成的物品,随着铸铁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铸铁件的长时间正常使用,铸铁件的防腐性变得尤为重要。铸铁件在现在的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中的使用量较大,但其表面的耐腐等特性不佳,在制成成品使用前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0003]然而目前在铸铁件在加工后主要是通过对铸铁件进行发蓝、磷化以及涂抹防锈油的方式来提高铸铁件的防腐性,由于采用上述防腐方式在铸铁件表面所形成的防腐保护层较薄,导致铸铁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就将上述防腐保护层磨穿,从而使得铸铁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会生锈卡死,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大大降低铸铁件的防腐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清洗铸铁件,将铸铁件表面的油污、脏污及锈迹去除;
[0008]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
[0009]S3、对铸铁件进行碳氮共渗处理;
[0010]S4、将铸铁件进行空冷,之后通过热水清洗残盐;
[0011]S5、使用清水对铸铁件进行漂洗,之后进行机械抛光;
[0012]S6、对铸铁件进行预热,之后再次进行碳氮共渗;
[0013]S7、对加工之后的铸铁件进行氧化处理,并通过热水清洗;
[0014]S8、对铸铁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铸铁件表面粗糙化;
[0015]S9、在铸铁件表面喷涂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
[0016]S10、在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之后的铸铁件表面包裹氟橡胶。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一次碳氮共渗处理之后增加机械抛光工序,对生成的白亮层进行整平处理,然后进行二次碳氮处理,增加处理的白亮层厚度,从而增加铸铁件的抗腐蚀性能,且铸铁件的外表面粘连有碳化硅陶瓷颗粒,增加铸铁件表面的抗氧化性和抗耐磨性,并通过碳化硅陶瓷颗粒增加氟橡胶与铸铁件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氟橡胶与铸铁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便于通过氟橡胶进一步增加铸铁件的抗氧化性,并通过氟橡胶对碳化硅陶瓷颗粒进行防护。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9]进一步,S2中通过震动研磨机研磨30

60min。
[0020]进一步,S3中在碳氮共渗之前通过380℃条件下预热30

60min。
[0021]进一步,S3中在570℃条件下共渗80min。
[0022]进一步,S4中将工件空冷至150℃以下。
[0023]进一步,S6中在380℃条件下预热30

60min。
[0024]进一步,S6中在570℃条件下共渗90min。
[0025]进一步,S7中在380

430℃条件下氧化15min。
[0026]进一步,S9中碳化硅陶瓷颗粒直径为1

2mm。
[0027]进一步,S10中氟橡胶厚度为3

5mm。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一
[0032]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清洗铸铁件,将铸铁件表面的油污、脏污及锈迹去除;
[0034]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通过震动研磨机研磨30min;
[0035]S3、对铸铁件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在碳氮共渗之前通过380℃条件下预热30min,并在570℃条件下共渗80min;
[0036]S4、将铸铁件进行空冷,之后通过热水清洗残盐,将工件空冷至150℃以下;
[0037]S5、使用清水对铸铁件进行漂洗,之后进行机械抛光;
[0038]S6、对铸铁件进行预热,之后再次进行碳氮共渗,在380℃条件下预热30min,在570℃条件下共渗90min;
[0039]S7、对加工之后的铸铁件进行氧化处理,并通过热水清洗,在380℃条件下氧化15min;
[0040]S8、对铸铁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铸铁件表面粗糙化;
[0041]S9、在铸铁件表面喷涂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碳化硅陶瓷颗粒直径为1mm;
[0042]S10、在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之后的铸铁件表面包裹氟橡,胶氟橡胶厚度为3mm。
[0043]实施例二
[0044]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5]S1、清洗铸铁件,将铸铁件表面的油污、脏污及锈迹去除;
[0046]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通过震动研磨机研磨60min;
[0047]S3、对铸铁件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在碳氮共渗之前通过380℃条件下预热60min,并在570℃条件下共渗80min;
[0048]S4、将铸铁件进行空冷,之后通过热水清洗残盐,将工件空冷至150℃以下;
[0049]S5、使用清水对铸铁件进行漂洗,之后进行机械抛光;
[0050]S6、对铸铁件进行预热,之后再次进行碳氮共渗,在380℃条件下预热60min,在570℃条件下共渗90min;
[0051]S7、对加工之后的铸铁件进行氧化处理,并通过热水清洗,在430℃条件下氧化15min;
[0052]S8、对铸铁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铸铁件表面粗糙化;
[0053]S9、在铸铁件表面喷涂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碳化硅陶瓷颗粒直径为2mm;
[0054]S10、在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之后的铸铁件表面包裹氟橡,胶氟橡胶厚度为5mm。
[0055]实施例三
[0056]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57]S1、清洗铸铁件,将铸铁件表面的油污、脏污及锈迹去除;
[0058]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通过震动研磨机研磨50min;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铸铁件,将铸铁件表面的油污、脏污及锈迹去除;S2、将铸铁件通过研磨机滚光去毛刺;S3、对铸铁件进行碳氮共渗处理;S4、将铸铁件进行空冷,之后通过热水清洗残盐;S5、使用清水对铸铁件进行漂洗,之后进行机械抛光;S6、对铸铁件进行预热,之后再次进行碳氮共渗;S7、对加工之后的铸铁件进行氧化处理,并通过热水清洗;S8、对铸铁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铸铁件表面粗糙化;S9、在铸铁件表面喷涂粘合剂,并通过粘合剂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S10、在粘连碳化硅陶瓷颗粒之后的铸铁件表面包裹氟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震动研磨机研磨30

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提升铸铁件防腐性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3中在碳氮共渗之前通过380℃条件下预热30

60min。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蔡洪国蔡小伟刘洪文王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禹城市红枫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