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尾座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30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尾座总成及车辆,后尾座总成包括连接座主板、纵板组件、横板组件和两个与连接座主板连接的连接耳座,连接座主板设有U型槽,纵板组件设在U型槽内,纵板组件包括连在连接座主板第一端的第一纵板和连在连接座主板第二端的第二纵板,横板组件位于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间,横板组件横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连接,横板组件竖向两端分别与连接座主板连接;两个连接耳座分别连接车辆的货厢和两个后悬挂油缸、并分别靠近连接座主板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每个部件无需额外机加工,能提高后尾座总成产能,产品损坏后可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无需整体更换,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尾座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后尾座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后尾座总成的左右后尾座分别用于连接左右纵梁,并且左右后尾座上的上部与货厢铰接、下部与两个后悬挂油缸连接,后尾座总成不但要支撑货厢,还要将车架的受力通过后悬挂油缸传递给后桥,后尾座总成承受扭转力矩大、周期性冲击,受力复杂,在作业过程中,后尾座总成易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后尾座总成的左右后尾座一般采用铸件并通过中间筒将两个铸件连接,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但是,铸件的成本高,产能低,并需要额外的机加工,而且产品损坏后无法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后尾座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后尾座总成,包括:
[0006]连接座主板,设置有U型槽;
[0007]纵板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主板的U型槽内,所述纵板组件包括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所述第一纵板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主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尾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主板,设置有U型槽;纵板组件,设置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纵板组件包括第一纵板和第二纵板,所述第一纵板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主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纵板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主板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分别用于连接车辆的左右纵梁;横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之间,所述横板组件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连接,所述横板组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主板连接;两个连接耳座,分别用于连接车辆的货厢和两个后悬挂油缸,两个所述连接耳座与所述连接座主板的外壁面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耳座分别靠近所述连接座主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座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横板组件、所述连接座主板连接,且所述第一加强板靠近所述第一纵板设置;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二纵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横板组件、所述连接座主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板靠近所述第二纵板设置;第一加强筋板,用于横向连接所述第一纵板和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筋板,用于横向连接所述第二纵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座包括:第一耳板,与所述连接座主板连接,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悬缸铰接孔;第二耳板,与所述连接座主板连接,所述第二耳板与所述第一耳板平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贺贾柱周旭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