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21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包括:桶身,旋转装置,设置在桶身的底部,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使铜制搅拌桶转动,带动液体进行旋转,同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纹转轴反向转动使桶身内的液体进行翻滚,同时带动L字形刮板刮除铜制搅拌桶内壁附着的液体进行混合,使得液体混合的更加均匀,通过启动加热棒进行加热,旋转装置与搅拌装置的配合使的桶内液体受热均匀,以提升效率,需要冷却时通过把手将密封环滑出,使排气孔露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通过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转动轴旋转使叶轮旋转将桶内的热空气吹出进行降温,以加速冷却。以加速冷却。以加速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农药、科研等行业,是用来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在一些反应釜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反应釜内的物质进行充分的搅拌,如果物质搅拌不均匀,那么会影响物质的使用效果,会降低物质的品质,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212092236U中存在以下不足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一对进料管3向反应釜1内添加反应物以及催化剂,过横向搅拌结构5以及纵向搅拌结构6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混合液的快速混合,并且搅拌充分,使反应彻底,并且通过单个电机51同时驱动横向搅拌结构5以及纵向搅拌结构6,但是实际使用时桶身(1)内壁容易附着混合的液体,使得部分液体不能进行混合,从而影响混合效果,而且缺乏对桶内温度的调节,由此提出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用于化工工程反应,但不仅限于化工工程反应。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包括:
[0008]桶身;
[0009]旋转装置,设置在桶身的底部;
[0010]旋转装置包括:
[0011]底座,固定安装在桶身的底部;
[0012]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内壁的底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桶身的底部延伸至内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0013]转盘,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转轴顶部一端;
[0014]铜制搅拌桶,固定连接在转盘的顶部。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0016]搅拌装置,设置在桶身的顶部;
[0017]搅拌装置包括:
[0018]顶盖,可拆卸连接在桶身的顶部;
[0019]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顶盖的顶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顶盖延伸至铜制搅拌桶的内部;
[0020]螺旋纹转轴,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轴一端;
[0021]空腔,开设在顶盖的内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空腔可以对桶身内部的热量进行阻隔,以避免第二电机过热影响使用,通过螺旋纹转轴旋转可以使得液体在桶身进行翻滚使得混合的更加均匀。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搅拌装置还包括:
[0024]两根L字形刮板,固定连接在螺旋纹转轴的底部并与铜制搅拌桶的内壁接触。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L字形刮板方便刮除铜制搅拌桶内壁附着的液体使其进行混合。
[002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0027]冷热装置,设置在桶身的内部;
[0028]冷热装置包括:
[0029]两根加热棒,固定安装在桶身内壁的两侧。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加热棒方便对桶身内部进行加热。
[003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冷热装置还包括:
[0032]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输出端转轴处于底座内部位置的外壁;
[0033]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
[0034]转动轴,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底部,另一端贯穿第二齿轮与桶身的底部并延伸至桶身的内部;
[0035]叶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顶部;
[0036]一圈排气孔,开设在桶身外壁接近顶部的位置。
[00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叶轮与一圈排气孔方便对桶身内壁进行扇热。
[003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桶身外壁处于一圈排气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底座,桶身外壁处于一圈排气孔位置滑动套设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底部与环形底座的顶部接触,密封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3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环可以避免加热时热量从排气孔大量流失。
[0040](三)有益效果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42]1、该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使铜制搅拌桶转动,带动液体进行旋转,同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纹转轴反向转动使桶身内的液体进行翻滚,同时带动L字形刮板刮除铜制搅拌桶内壁附着的液体进行混合,使得液体混合的更加均匀。
[0043]2、该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通过启动加热棒加桶身内部的空气,通过铜制搅拌桶良好的导热性将热量传递给到内部液体,旋转装置与搅拌装置的配合使的桶内液体受热均匀,以提升效率,需要冷却时通过把手将密封环滑出,使排气孔露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通过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转动轴旋转使叶轮旋转将桶内的热空气吹出进行降温,以加速冷却。
附图说明
[004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5]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主视图;
[0046]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剖面正视图;
[0047]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A的侧面放大图。
[0048]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桶身;2、旋转装置;3、搅拌装置;4、冷热装置;201、底座;202、第一电机;203、转盘;204、铜制搅拌桶;301、顶盖;302、第二电机;303、螺旋纹转轴;304、空腔;305、L字形刮板;401、加热棒;402、第一齿轮;403、转动轴;404、第二齿轮;405、叶轮;406、排气孔;407、环形底座;408、密封环;40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实施例1
[005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包括:桶身1;旋转装置2,设置在桶身1的底部;旋转装置2包括:底座201,固定安装在桶身1的底部;第一电机202,固定安装在底座201内壁的底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桶身1的底部延伸至内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盘20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02输出端的转轴顶部一端;铜制搅拌桶204,固定连接在转盘203的顶部,搅拌装置3,设置在桶身1的顶部;搅拌装置3包括:顶盖301,可拆卸连接在桶身1的顶部;第二电机302,固定安装在顶盖301的顶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顶盖301延伸至铜制搅拌桶204的内部;螺旋纹转轴303,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302的输出端转轴一端;空腔304,开设在顶盖301的内部,通过设置空腔304可以对桶身1内部的热量进行阻隔,以避免第二电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1);旋转装置(2),设置在桶身(1)的底部;旋转装置(2)包括:底座(201),固定安装在桶身(1)的底部;第一电机(202),固定安装在底座(201)内壁的底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桶身(1)的底部延伸至内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盘(20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02)输出端的转轴顶部一端;铜制搅拌桶(204),固定连接在转盘(203)的顶部;搅拌装置(3),设置在桶身(1)的顶部;搅拌装置(3)包括:顶盖(301),可拆卸连接在桶身(1)的顶部;第二电机(302),固定安装在顶盖(301)的顶部,且输出端的转轴贯穿顶盖(301)延伸至铜制搅拌桶(204)的内部;螺旋纹转轴(303),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302)的输出端转轴一端;空腔(304),开设在顶盖(301)的内部;两根L字形刮板(305),固定连接在螺旋纹转轴(303)的底部并与铜制搅拌桶(204)的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热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