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波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35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7
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涉及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为了解决山坡地水土流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分流渠、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所述分流渠设置在山坡地的上方,分流渠靠近山坡地的一侧设有分流渠挡板,山坡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渠、右侧排水渠,分流渠分别与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连通,所述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均设有双侧排水渠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

A device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on hill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拥有大量的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山坡地作为一种类型的耕地,也广泛存在于平原以及地势高低不平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山坡地,顾名思义,在山坡上的耕地。由于其处于山坡之上,因此,在发生降雨尤其是强降雨时,大量雨水从山坡顶流下,将大量泥土和少部分作物冲走,造成耕地土壤的水土流失。又因山坡地坡度太大,水分都沉积在山坡底的土壤中,容易造成山坡地顶部和中部的土壤干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授权公告号为CN207639118U,专利名称为一种梯田田埂的一篇专利。专利中记载了一种能够防止梯田水土流失且具备蓄水排水功能的梯田田埂,但梯田和山坡地具有截然不同的地貌特征,因此该专利不能解决山坡地水土流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山坡地水土流失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包括分流渠、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所述分流渠设置在山坡地的上方,分流渠靠近山坡地的一侧设有分流渠挡板,山坡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渠、右侧排水渠,分流渠分别与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连通,所述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均设有双侧排水渠挡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发生降雨或强降雨时,大量雨水从山坡顶流下,雨水流到分流渠时经分流渠分流,通过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流进蓄水渠,当蓄水渠中的水位到达二号排水管的位置时,雨水经二号排水管排出,以防水位超过内田埂流进山坡地淹没农作物,蓄水渠中二号排水管高度位置以下的雨水可做灌溉农作物用;落在山坡地中的雨水流到山坡地的下方,当水位到达一号排水管的位置时,雨水经一号排水管排出,以防雨水长时间淹没农作物而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分流渠可以快速将雨水分流至左侧排水渠和右侧排水渠进而流进蓄水渠,避免雨水冲走大量的土壤,不会造成山坡地水土流失,并且蓄水渠中的雨水还可用于灌溉农作物。本技术适用于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的内田埂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的外田埂的右视图。其中:1.山坡地;2.分流渠;3.左侧排水渠;4.右侧排水渠;5.蓄水渠;6.一号排水管;7.内田埂;8.外田埂;9.二号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包括分流渠2、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所述分流渠2设置在山坡地1的上方,分流渠2靠近山坡地1的一侧设有分流渠挡板,山坡地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渠3、右侧排水渠4,分流渠2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连通,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均设有双侧排水渠挡板。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发生降雨或强降雨时,大量雨水从山坡顶流下,雨水流到分流渠2时经分流渠2分流,通过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流进蓄水渠5,当蓄水渠5中的水位到达二号排水管9的位置时,雨水经二号排水管9排出,以防水位超过内田埂7流进山坡地1淹没农作物,蓄水渠5中二号排水管9高度位置以下的雨水可做灌溉农作物用;落在山坡地1中的雨水流到山坡地1的下方,当水位到达一号排水管6的位置时,雨水经一号排水管6排出,以防雨水长时间淹没农作物而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本实施方式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分流渠2可以快速将雨水分流至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进而流进蓄水渠5,避免雨水冲走大量的土壤,不会造成山坡地1水土流失,并且蓄水渠5中的雨水还可用于灌溉农作物。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田埂7设置在山坡地1的下方,且内田埂7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靠近山坡地1一侧的排水渠挡板连接,所述蓄水渠5设置在内田埂7的后方且与内田埂7的底部连接,所述外田埂8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远离山坡地1一侧的排水渠挡板连接,且外田埂8的底部与蓄水渠5连接,外田埂8上设有至少一个二号排水管9,所述二号排水管9水平设置在外田埂8中,二号排水管9的顶部在外田埂8中的高度高于内田埂7的顶面的高度;所述蓄水渠5、内田埂7和外田埂8均为钢筋混凝土砌筑。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上均水平设有至少一个一号排水管6,所述一号排水管6贯通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两侧的排水渠挡板设置,一号排水管6靠近山坡地1的一端位于山坡地1地面的上方。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上均水平设有至少一个一号排水管6,可以保证快速的将山坡地1内的雨水排掉;一号排水管6靠近山坡地1的一端位于山坡地1地面的上方,防止一号排水管6被泥土等阻塞。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田埂7和外田埂8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二号排水管9靠近蓄水渠5的一端与外田埂8的外表面齐平,另一端的端部伸出外田埂8的外表面或与外田埂8的外表面齐平。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田埂7底面的宽度w2为40cm~60cm,顶面的宽度w1为20cm~35cm,高度h1为20cm~40cm;所述外田埂8底面的宽度w4为65cm~100cm,顶面的宽度w3为35cm~60cm,高度h2为50cm~70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分流渠2、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均为不锈钢材质。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蓄水渠5的宽度为100cm~300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分流渠2中段的水平高度高于两端。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渠(2)、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n所述分流渠(2)设置在山坡地(1)的上方,分流渠(2)靠近山坡地(1)的一侧设有分流渠挡板,山坡地(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渠(3)、右侧排水渠(4),分流渠(2)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连通,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均设有双侧排水渠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渠(2)、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
所述分流渠(2)设置在山坡地(1)的上方,分流渠(2)靠近山坡地(1)的一侧设有分流渠挡板,山坡地(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渠(3)、右侧排水渠(4),分流渠(2)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连通,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均设有双侧排水渠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渠(5)、内田埂(7)和外田埂(8),所述内田埂(7)设置在山坡地(1)的下方,且内田埂(7)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靠近山坡地(1)一侧的排水渠挡板连接,所述蓄水渠(5)设置在内田埂(7)的后方且与内田埂(7)的底部连接,所述外田埂(8)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远离山坡地(1)一侧的排水渠挡板连接,且外田埂(8)的底部与蓄水渠(5)连接,外田埂(8)上设有至少一个二号排水管(9),所述二号排水管(9)水平设置在外田埂(8)中,二号排水管(9)的顶部在外田埂(8)中的高度高于内田埂(7)的顶面的高度;
所述蓄水渠(5)、内田埂(7)和外田埂(8)均为钢筋混凝土砌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山坡地水土流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上均水平设有至少一个一号排水管(6),所述一号排水管(6)贯通左侧排水渠(3)和右侧排水渠(4)两侧的排水渠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波董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