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562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改性伊利石粉体、改性蛭石粉体、表面活性剂、水;将氮化硼粉体、改性伊利石粉体、改性蛭石粉体、表面活性剂、水混合,进行超声分散后进行辐照处理,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等静压剥片,过滤并烘干获得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进行压制得到复合物坯体,进行无压烧结,得到无压烧结氮化硼,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入改性伊利石粉体,能够呈均匀的纳米级别分散,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氮化硼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加入改性蛭石粉体,有效填充复合物胚体内部孔隙结构,改善材料的致密性能,改性伊利石粉体和改性蛭石粉体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化硼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所构成的晶体,氮化硼六方晶系结晶,最常见为石墨晶格,也有无定形变体,除了六方晶型以外,氮化硼还有其他晶型;六方氮化硼是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先进陶瓷,结构与石墨类似,均为层状结构;目前通常是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的,并且通过加入烧结助剂来促进h

BN烧结,但热压烧结设备复杂、能耗大、生产效率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化的生产,并且产品致密度较低,力学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0

60份、改性伊利石粉体5

9份、改性蛭石粉体3

5份、表面活性剂1

3份、水200

300份;将氮化硼粉体、改性伊利石粉体、改性蛭石粉体、表面活性剂、水混合,进行超声分散1

2h,接着采用电子束作为辐照源进行辐照处理30

40min,得到混合液,其中超声分散的功率为400

800W,所述电子束的能量为0.4

0.8MeV,吸收剂量为130

150kGy;将混合液置于等静压剥片机中,进行等静压剥片,然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并烘干获得混合粉体,其中等静压剥片的压力为200

400Mpa,密闭条件下的温度为50

60℃,时间为1

2h;将混合粉体进行压制得到复合物坯体,然后置于石墨坩埚,在保护气气氛下,以5

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0

1800℃进行无压烧结,保温2

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无压烧结氮化硼。
[0005]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2

58份、改性伊利石粉体6

8份、改性蛭石粉体3.5

4.5份、表面活性剂1.5

2.5份、水230

270份。
[0006]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5份、改性伊利石粉体7份、改性蛭石粉体4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250份。
[0007]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08]优选地,所述氮化硼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硼源和氮源按照1:2

4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硼源为硼酸或氧化硼,所述氮源为氯化铵或溴化铵;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将所述混合物加热至600

900℃并保温2

3h;将保温后的混合物进行研磨,与其4

5倍重量的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1

2h,并加热至80

120℃,反应完毕后将产物洗涤、干燥,然后在

30~

50℃冷冻30

50min;最后进行研磨至过200目筛得到所需氮化硼粉体,所使用的硼源和氮源均为易分解、残留较少的材料,通过加入硅烷偶联剂,实现活性官能团改性,使分散
性和化学活性提高,通过冷冻处理,使得粉体微粒形状规则,粒径小而均匀、粒度分布窄、粒子间无硬团聚、分散性好。
[0009]优选地,所述改性伊利石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伊利石投放到质量浓度15

25%盐酸溶液中,其中固液比按g/ml为1:30,在50

70℃恒温水浴中以600rad/min搅拌1

2h,将酸洗后的伊利石过滤、清洗并在60℃条件下干燥2

3h,并研磨至过200目筛获得粉末,然后加入粉末重量8

10倍且浓度为30

40%的硫酸镁溶液,在70

80℃条件下超声处理40

60min,超声功率为1000

1200W,过滤后干燥获得改性伊利石粉体,通过盐酸对伊利石进行表面腐蚀改性,使伊利石颗粒的表面形成稳定的多孔结构,提高伊利石与体系的结合能力,通过加入硫酸镁溶液,可以使伊利石剥离分散成更薄的单晶片,能够呈均匀的纳米级别分散,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氮化硼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
[0010]优选地,所述改性蛭石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0

15g蛭石粉体放入150

200ml且浓度为1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然后加入30

50ml且质量分数为5

10%的次氯酸,在30

40℃下水浴加热并充分搅拌30

40min,调节pH至7.0,加入40

60mL且浓度为0.2

0.4mmol/L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升温至70

90℃反应1

2h,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去除溶剂,用蒸馏水洗涤3次,100℃烘干,研磨至过200目筛得到改性蛭石粉体,加入次氯酸,加热并搅拌,次氯酸分解,产生氧气和盐酸,用盐酸浸泡让蛭石晶片破裂,呈现出多孔特征,颗粒通道中的杂质被溶出,孔道疏通,从而有利于吸附质分子的扩散,吸附能力得以提高,产生的氧气形成小气泡,进入蛭石的层间,产生压力,使得蛭石的壁层产生更大空间,能够吸附、容纳更多的其他组分,与其他组分充分结合,通过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处理蛭石,使其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使有机基团覆盖在蛭石表面或插入其层间,使其表面能进一步增大,并且,在无压烧结过程中,改性蛭石发生体积膨胀,有效填充复合物胚体内部孔隙结构,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的致密性能,并能够提高力学性能。
[0011]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细菌纤维素发酵液50

90份,在辐照处理后,向混合液中注入细菌纤维素发酵液,包扎好,24

28℃静置培养2

4天;优选地,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接种葡糖醋杆菌菌种到培养液中,温度20

28℃,培养时间12

24小时,得到种子液;将体积为培养液的10

15%的种子液接入培养液中,得到细菌纤维素发酵液,通过发酵过程中细菌纤维素向其他组分中长入,相互形成交错的互穿网络,使得各组分之间连接更加致密和稳定,具有稳定的内在结构,力学性能高。
[0012]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PET热缩管研磨成的粉末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0

60份、改性伊利石粉体5

9份、改性蛭石粉体3

5份、表面活性剂1

3份、水200

300份;将氮化硼粉体、改性伊利石粉体、改性蛭石粉体、表面活性剂、水混合,进行超声分散1

2h,接着采用电子束作为辐照源进行辐照处理30

4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等静压剥片机中,进行等静压剥片,然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并烘干获得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进行压制得到复合物坯体,然后置于石墨坩埚,在保护气气氛下,以5

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0

1800℃进行无压烧结,保温2

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无压烧结氮化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2

58份、改性伊利石粉体6

8份、改性蛭石粉体3.5

4.5份、表面活性剂1.5

2.5份、水230

27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包括以下原料:氮化硼粉体55份、改性伊利石粉体7份、改性蛭石粉体4份、表面活性剂2份、水250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结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硼源和氮源按照1:2

4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硼源为硼酸或氧化硼,所述氮源为氯化铵或溴化铵;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将所述混合物加热至600

900℃并保温2

3h;将保温后的混合物进行研磨,与其4

5倍重量的硅烷偶联剂混合搅拌1

2h,并加热至80

120℃,反应完毕后将产物洗涤、干燥,然后在

30~

50℃冷冻30

50min;最后进行研磨至过200目筛得到所需氮化硼粉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超颜继鹏曹永勤姜立强朱文锦姜能明魏美玲吴赟孙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奥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