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492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管理和防治管理,通过调节水稻种植模式和管理措施,配置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进行浸泡,激发种子活力、诱导种子快速整齐萌发;分时期分别配置不同的肥料,调整合适的氮、磷、钾等配比将其复配,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吸收土壤营养物质,在植株内合成氨基酸类物质,提高大米氨基酸含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现有南繁培育出一年可繁育2

3代,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水稻秆直立,高0.5

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锥刺状;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花药长2

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胚比约为颖果长的1/4,将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大米,大米的营养十分丰富,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

8%,脂肪1.3%

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

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氨基酸是提高大米品质的关键,而传统种植方法,施用较多的速效化学肥,虽能达到较好的产量,但是其测出的总氨基酸含量较低,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种子处理:选取水稻种子浸泡在种子生长调节剂中,捞出浸泡后的水稻种子用清水冲洗2

4遍,沥干,再于30

32℃下催芽,10天后降低温度至20

22℃,待芽眼长到2mm之后控制温度14

16℃直到种子露白;提高种子的存活率,促进种子的萌发,本专利技术的浸种剂可使水稻种子发芽健壮健康,调控芽后秧苗生长,促进早生分蘖,成苗时秧苗矮壮多蘖,根系发达,秧苗移栽后返青快、发根和分蘖早;
[0006]步骤2、播种:按400

700g/m2进行均匀播种,播种结束后,覆盖0.3

0.5cm厚度的基质或营养土,种子出苗后及时补苗,并喷施秧期肥,喷施量为60

80kg/亩,秧苗长至五至六叶期,将移栽至撒有营养基肥的大田中;
[0007]步骤3、施肥管理:深耕后将土地暴晒4

6天,再次深耕并追施营养基肥,插秧移植后,再于分蘖期追肥1

3次,孕穗期追肥1

3次;
[0008]步骤4、防治管理:在插秧移植至收割前进行水管理、虫害管理及除草管理。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浸泡温度为32

55℃,浸泡时间25

50min。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弱酸性电位水38

55份、
浓度为4

8g/L的硫酸铜溶液12

33份、赤霉素5

10份、芸苔素0.25

1.61份、水杨酸2

6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藜麦粉与菌菇渣按质量比0.3

0.9:5混合制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营养土由质量比为2

5:1

3:8的细沙、泥炭、海藻粉制得。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每升秧期肥包括15

28g硫酸铵、33

48g过磷酸钙、50

64g脯氨酸、22

40g海藻多糖。
[0014]进一步的,所述营养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尿素40

60份、过磷酸钙25

28份、氯化钾10

18份、沼液浓缩液11

23份、钼酸铵10

15份、甘蔗渣5

9份、棉花秸秆颗粒3

10份、锅炉灰渣4

6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分蘖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过磷酸钙30

40份、硅钙肥25

35份、氯化钾11

16份、萘乙酸钠12

29份、绿藻素5

9份、鱼腥草素3

6份、微晶纤维素1

3份、甲壳素3

5份、木脂素4

8份、柠檬酸锌1

4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重过磷酸钙27

30分、氯化铵24

36份、γ

松油烯12

32份、茶多酚5

7份、柠檬酸1

3份、红糠3

5份、S

诱抗素1

3份、糖蜜素2

6份、茶皂素3

8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水稻种植模式和管理措施,先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生长调节剂中,提高水稻种子的存活率,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浸泡液能激发种子活力、诱导种子快速整齐萌发;
[0019]分时期分别配置不同的肥料,调整合适的氮、磷、钾等配比将其复配,配置的肥料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释放,充分被水稻吸收,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植株体内合成氨基酸类物质,充分保证水稻生长过程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元素,有效促进稻谷米粒中氨基酸的富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1、种子处理:选取金龙优163水稻种子浸泡在种子生长调节剂中,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弱酸性电位水38份、浓度为4g/L的硫酸铜溶液12份、赤霉素5份、芸苔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子处理:选取水稻种子浸泡在种子生长调节剂中,捞出浸泡后的水稻种子用清水冲洗2

4遍,沥干,再于30

32℃下催芽,10天后降低温度至20

22℃,待芽眼长到2mm之后控制温度14

16℃直到种子露白;步骤2、播种:按400

700g/m2进行均匀播种,播种结束后,覆盖0.3

0.5cm厚度的基质或营养土,种子出苗后及时补苗,并喷施秧期肥,喷施量为160

280kg/亩,秧苗长至五至六叶期,将移栽至撒有营养基肥的大田中;步骤3、施肥管理:深耕后将土地暴晒4

6天,再次深耕并追施营养基肥,基肥施用量为350

400kg/亩,插秧移植后,再于分蘖期追肥1

3次,追肥量为300

400kg/亩;孕穗期追肥1

3次,追肥量为250

450kg/亩;步骤4、防治管理:在插秧移植至收割前进行水管理、虫害管理及除草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浸泡温度为32

55℃,浸泡时间25

5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弱酸性电位水38

55份、浓度为4

8g/L的硫酸铜溶液12

33份、赤霉素5

10份、芸苔素0.25

1.61份、水杨酸2

6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藜麦粉与菌菇渣按质量比0.3

0.9:5混合制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米总氨基酸含量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营养土由质量比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汉广吕汉龙吕秀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能国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