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70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砷污染的稻田土壤进行施基肥、翻耕、淹水,再进行水稻种植或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或抽穗初期,向砷污染的稻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铵,并保持土壤淹水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砷污染土壤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国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公报》,在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的调查中,耕地的污染较为严重,全国耕地点位污染超标率为19.4%,其中As的点位超标率为2.7%。砷在水稻中的分布呈现从根、茎叶、稻壳、稻米逐渐降低的趋势。但研究表明,水稻籽粒对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轻度砷污染土壤中,水稻茎叶向稻米的转移系数达到0.8。我国水稻产量在2.0亿t左右,年消费量1.4亿t,我国人均从大米中砷摄取量达25.20μg/d,大米已成为人体砷摄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0003]稻米中的砷进入机体以后,能与机体内含巯基的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而表现出急性、慢性中毒症状,急性中毒表现为立即出现呕吐,食道、腹部疼痛出血及血性便等,抢救不及时可以造成死亡。因此,食用含砷污染的稻米一般不会出现急性中毒的可能,而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砷的慢性中毒具有长期的潜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砷污染的稻田土壤进行施基肥、翻耕、淹水,再进行水稻种植或插秧;(2)在水稻分蘖后期或抽穗初期,向砷污染的稻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铵,并保持土壤淹水2

5cm;在收割水稻前一周保持水稻根际土壤落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土的质量计,所述硫酸亚铁铵的施加量为0.05

0.1g/k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包括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土的质量计,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钾的质量比以N:P2O5:K2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梦强陈志良李林谢剑雄黄玲苏世民武宇辉钟杰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