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8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包括箱体,夹持平台,夹持组件,下移驱动件,卡接套,所述卡接套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通孔、设置在第一柱体的凹槽、以及开设在第二柱体底部的卡接槽;本工装通过对旋转拧紧和钻孔过程进行集成,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件加工
,特别是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及摩托车,相较于人力踩动进行驱动的非机动车而言,具有行驶速度快、省力的特点,因此,电动车及摩托车备受使用者的青睐,两者都采用前叉架将方向柱和前叉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在前叉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下接头200安装在前叉管100的端部,常用的安装方式是,人工旋动下接头200安装在前叉管100的端部,然后再将整体移动到打孔机上,在下接头200的端部进行打孔。
[0003]上述的加工方式需要人工进行参与,且打孔过程中需要重新夹持前叉管100,导致整个加工环节耗时耗力,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前叉管和下接头安装过程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
[0005]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包括
[0006]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开口,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
[0007]夹持平台,固定设置在工作腔内,将工作腔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
[0008]夹持组件,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
[0009]加工组件,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工作腔内,
[0010]下移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下移驱动件的输出端穿入第一工作腔内并与加工组件固定连接,驱动下移驱动件移动;
[0011]卡接套,所述卡接套包括
[0012]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
[0013]贯穿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通孔、
[0014]设置在第一柱体的凹槽、
[0015]以及开设在第二柱体底部的卡接槽;
[0016]所述加工组件包括
[0017]承接板,所述下移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承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8]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承接板的上表面;
[0019]第二气缸,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
[0020]转动套,固定设置在承接板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气缸的正下方;
[0021]转动套筒,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转动套内,所述转动套筒的底端贯穿承接板;
[0022]所述转动套筒的上端套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套筒的下端外壁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匹配设置;
[0023]冲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另一端贯穿转动套筒并固定设置冲头;
[0024]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承接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调节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气缸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前端的第一夹块;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在安装座前端的第二夹块。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内壁上开设有零件放置槽,所述零件放置槽贯穿夹持平台。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下移驱动件设置为电动推杆。
[0028]进一步的,所述凸块设置为六棱柱凸块,所述凹槽设置为六棱柱凹槽。
[0029]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贯穿箱体上壁。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工装通过对旋转拧紧和钻孔过程进行集成,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0032]2、通过工装代替人工组装,保证了产品加工后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前叉管与下接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工装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加工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加工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卡接套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1

箱体,10

工作腔,101

第一工作腔,102

第二工作腔,11

夹持平台,12

零件放置槽,3

夹持组件,31

第一夹持件,3101

第一气缸,3102

第一夹块,32

第二夹持件,3201

安装座,3202

第二夹块,4

卡接套,41

第一柱体,42

第二柱体,43

卡接槽,44

凹槽,45

通孔,5

加工组件,51

承接板,52

转动套,53

转动套筒,54

凸块,55

第二气缸,56

冲杆,57

安装架,58

第一锥齿轮,59

驱动电机,510

第二锥齿轮,511

冲头,6

下移驱动件,61

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41]实施例1
[0042]如图2~5所示,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正面开口,箱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10。
[0043]夹持平台11,固定设置在工作腔10内,将工作腔10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一工作腔101和第二工作腔102;具体的,所述夹持平台11用于安装夹持组件。
[0044]为了便于将前叉管100准确的放置在工装中,所述第二工作腔102的内壁上开设有零件放置槽12,所述零件放置槽12贯穿夹持平台11。
[0045]夹持组件3,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32;所述第一夹持件31包括第一气缸3101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3101前端的第一夹块3102;所述第二夹持件32包括安装座3201和固定在安装座3201前端的第二夹块3202。使用时,前叉管竖直安放在第一夹块3102和第二夹块3202之间,其中前叉管一段贴合在第二夹块3202的内侧面,通过控制第一气缸3101工作,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叉管下接头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正面开口,箱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10);夹持平台(11),固定设置在工作腔(10)内,将工作腔(10)由上至下划分为第一工作腔(101)和第二工作腔(102);夹持组件(3),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32);加工组件(5),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工作腔(101)内,下移驱动件(6),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下移驱动件(6)的输出端穿入第一工作腔(101)内并与加工组件(5)固定连接,驱动下移驱动件(6)移动;卡接套(4),所述卡接套(4)包括从上到下一体成型的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贯穿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的通孔(45)、设置在第一柱体(41)的凹槽(44)、以及开设在第二柱体(42)底部的卡接槽(43);所述加工组件(5)包括承接板(51),所述下移驱动件(6)的输出端与承接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架(57),固定设置在承接板(51)的上表面;第二气缸(55),固定设置在安装架(57)上;转动套(52),固定设置在承接板(51)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气缸(55)的正下方;转动套筒(53),可转动地贯穿设置在转动套(52)内,所述转动套筒(53)的底端贯穿承接板(51);所述转动套筒(53)的上端套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麦诺特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