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6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设备连接端、模式转换开关、以及第三水泵手动控制开关;所述切换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信号变送器、外部电源以及设备端,切换模块通过设备端连接接触器,进而通过接触器控制变频器向水泵的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可以通过2台变频器驱动3台水泵,且3台水泵能够轮流停机,只保留2台同时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实现了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模式的一键切换,以及手动模式下水泵选择的一键切换。的一键切换。的一键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自动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水循环系统中,有时会配备一台或多台冗余水泵,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一种典型情况是配备3台水泵,但只需要其中2台同时运行即可满足流量要求。上述情况中,如果将一台水泵作为备份长期闲置,很容易因生锈等问题导致设备损坏,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实际使用中一般使3台水泵轮流工作、停机,从而提高水循环系统的整体寿命。
[0003]由于水泵交替运行,为每台水泵单独配备变频器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最理想情况是通过2台变频器实现对3台水泵的供电,例如:水泵A由1号变频器驱动,水泵B由2号变频器驱动,水泵C由1号、2号变频器交替驱动,从而使得3台水泵中只有2台运行,且各水泵能够轮流停机。
[0004]在上述模式中,水泵控制系统应该能通过简单操作实现以下功能:(1)手动、自动模式可以便捷切换;(2)自动控制模式下手动控制不能介入,手动控制模式下自控系统不能介入,即模式间互锁;(3)手动模式下,需确保由2台变频器交替驱动的水泵不会同时由2台变频器供电,消除手动误操作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设备连接端、模式转换开关、以及第三水泵手动控制开关;所述切换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信号变送器、外部电源以及设备端,切换模块通过设备端连接接触器,进而通过接触器控制变频器向水泵的供电;
[0008]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端包括接口C
K1
、C
K2
、C
K3
、C
K4
、C
K5
、C
K6
、C
K7
、C
K8
;所述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包括接口C
X1
、C
X2
、C
X3
、C
X4
、C
X5
、C
X6
、C
X7
、C
X8
、C
X9
、C
X10
,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端包括接口C
D1
、C
D2
,所述设备连接端包括接口C
J1
、C
J2
、C
J3
、C
J4
、C
J5
、C
J6

[0009]所述接口C
K1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一自动模式信号端,另一侧先通过常开开关K1‑1,再通过接口C
K2
接入控制系统第二自动模式信号端;
[0010]所述接口C
K3
、C
K4
一侧分别连接控制系统第三自动模式信号端和控制系统第四自动模式信号端,另一侧共同连接节点C
S10
,而后通过常开开关K1‑2连接节点C
S9

[0011]所述节点C
S9
另一侧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常开开关K2‑1后连接开关K4公共端,另一路通过节点C
S8
连接常开开关K2‑2,进而连接开关K3公共端,节点C
S8
还通过接口C
D1
连接外部电
源DC 24V+;
[0012]所述开关K3包含两个触点,其中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1
连接二极管VD5正极,VD5负极连接节点C
S1
;接口C
K8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一水泵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1正极,VD1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1
,节点C
S1
通过接口C
X1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一水泵一次运行信号端;开关K3另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2
连接二极管VD6正极,VD6负极连接节点C
S2
;接口C
K7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三水泵第一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2正极,VD2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2
,节点C
S2
通过接口C
X2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三水泵第一一次运行信号端;
[0013]所述开关K4包含两个触点,其中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3
连接二极管VD7正极,VD7负极连接节点C
S3
;接口C
K6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二水泵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3正极,VD3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3
,节点C
S3
通过接口C
X3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二水泵一次运行信号端;开关K4另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4
连接二极管VD8正极,VD8负极连接节点C
S4
;接口C
K5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三水泵第二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4正极,VD4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4
,节点C
S4
通过接口C
X4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三水泵第二一次运行信号端;
[0014]所述模式转换开关为旋钮开关,控制开关K1‑1、K1‑2、K2‑1、K2‑2;其中常开开关K1‑1、K1‑2联动,二者同步闭合或断开;常开开关K2‑1、K2‑2联动,二者同步闭合或断开;
[0015]所述第三水泵手动控制开关为旋钮开关,控制开关K3、K4,开关K3、K4各自包含2个触点,其中开关K3触点连接C
S11
一侧为常闭触点,连接C
S12
一侧为常开触点,开关K4触点连接C
S13
一侧为常闭触点,连接C
S14
一侧为常开触点;
[0016]所述接口C
D1
一侧连接外部电源DC 24V+,另一侧通过节点C
S5
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节点C
S8
,另一路通过接口C
J1
接入设备端DC 24V+供电接口;
[0017]所述接口C
D2
一侧连接外部电源DC 24V

,另一侧通过节点C
S6
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接口C
X9
,通过接口C
X9
连接信号变送器一次信号负极,另一路通过节点C
S7
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接口C
X10
接入信号变送器二次信号负极,另一路则通过接口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控制切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设备连接端、模式转换开关、以及第三水泵手动控制开关;所述切换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信号变送器、外部电源以及设备端,切换模块通过设备端连接接触器,进而通过接触器控制变频器向水泵的供电;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端包括接口C
K1
、C
K2
、C
K3
、C
K4
、C
K5
、C
K6
、C
K7
、C
K8
;所述信号变送器连接端包括接口C
X1
、C
X2
、C
X3
、C
X4
、C
X5
、C
X6
、C
X7
、C
X8
、C
X9
、C
X10
,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端包括接口C
D1
、C
D2
,所述设备连接端包括接口C
J1
、C
J2
、C
J3
、C
J4
、C
J5
、C
J6
;所述接口C
K1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一自动模式信号端,另一侧先通过常开开关K1‑1,再通过接口C
K2
接入控制系统第二自动模式信号端;所述接口C
K3
、C
K4
一侧分别连接控制系统第三自动模式信号端和控制系统第四自动模式信号端,另一侧共同连接节点C
S10
,而后通过常开开关K1‑2连接节点C
S9
;所述节点C
S9
另一侧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常开开关K2‑1后连接开关K4公共端,另一路通过节点C
S8
连接常开开关K2‑2,进而连接开关K3公共端,节点C
S8
还通过接口C
D1
连接外部电源DC 24V+;所述开关K3包含两个触点,其中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1
连接二极管VD5正极,VD5负极连接节点C
S1
;接口C
K8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一水泵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1正极,VD1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1
,节点C
S1
通过接口C
X1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一水泵一次运行信号端;开关K3另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2
连接二极管VD6正极,VD6负极连接节点C
S2
;接口C
K7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三水泵第一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2正极,VD2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2
,节点C
S2
通过接口C
X2
连接信号变送器第三水泵第一一次运行信号端;所述开关K4包含两个触点,其中一侧触点通过节点C
S13
连接二极管VD7正极,VD7负极连接节点C
S3
;接口C
K6
一侧连接控制系统第二水泵自动运行信号端,另一侧连接二极管VD3正极,VD3负极同样连接节点C
S3
,节点C
S3
通过接口C
X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研徐连鸣阎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