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77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所述互锁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变频器、外部电源、控制模式切换开关、以及设备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互锁模块可以同时适配2台变频器驱动3台水泵和2台变频器驱动4台水泵两种情况,且只需通过模式选择开关的开、闭即可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使用方便,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自动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循环系统中,水泵经常采用交替运行的模式,一种典型情况是配备3至4台水泵,但只需要其中2台同时运行即可满足流量要求,也即水泵可轮流停机,从而提高循环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03]由于水泵交替运行,为每台水泵单独配备变频器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例如,针对上述3或4台水泵中只需2台同时运行的情况,理想情况是只采用2台变频器,并使变频器轮流向各水泵供电。在2台变频器驱动3台水泵的情况中,可以采用如下模式:水泵A由1号变频器供电,水泵B由2号变频器供电,水泵C由1号变频器、2号变频器交替供电,从而使得3台水泵只有2台运行,且所有水泵可以轮流停机;类似的,在2台变频器驱动4台水泵的情况中,可以采用如下模式:水泵A、B由1号变频器供电,水泵C、D由2号变频器供电,同样可以使4台水泵只有2台运行,且所有水泵可以轮流停机。
[0004]然而,在上述控制方法中,必须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1)必须确保控制系统不会同时启动同一台变频器所对应的两台水泵。(2)针对2台变频器驱动3台水泵的情况,需要避免两台变频器同时向一台水泵供电。(3)当变频器处于运行状态时,应能锁定其所对应的水泵的供电状态,也即水泵切换必须在变频器停机时才能进行。上述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法是在强电一侧设置互锁,线路非常复杂,施工、检修困难。但如果在弱电一侧,即控制系统一侧设置互锁,则可以大大简化接线,使施工、检修更便捷。本专利技术创造即提供了一种针对上述情况的控制信号互锁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所述互锁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变频器、外部电源、控制模式切换开关、以及设备端,互锁模块通过设备端连接接触器,进而通过接触器控制变频器向水泵的供电;
[0008]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端包括接口C
K1
、C
K2
、C
K3
、C
K4
、C
K5
、C
K6
、C
K7
、C
K8
,所述变频器连接端包括接口C
B1
、C
B2
,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端包括接口C
D1
、C
D2
,所述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包括接口C
M1
、C
M2
、C
M3
、C
M4
、C
M5
、C
M6
、C
M7
、C
M8
、C
M9
,所述设备连接端包括接口C
J1
、C
J2
、C
J3
、C
J4
、C
J5

[0009]所述接口C
K1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一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1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一自动模式信号输出;
[0010]所述接口C
K2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二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2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二自动模式信号输出;
[0011]所述接口C
K3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三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3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三自动模式信号输出;
[0012]所述接口C
K4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四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4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四自动模式信号输出;
[0013]所述接口C
K5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四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1正极,VD1负极连接节点C
S4

[0014]所述接口C
K6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二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正极,VD2负极连接节点C
S3

[0015]所述接口C
K7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三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3正极,VD3负极连接节点C
S2

[0016]所述接口C
K8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一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4正极,VD4负极连接节点C
S1

[0017]所述接口C
M6
一端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一水泵手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7正极,VD7负极连接节点C
S1
,节点C
S1
通过保险FU1后连接至节点C
S9
;节点C
S9
一方面通过继电器J1的常开开关J1‑4连接接口C
J2
,通过接口C
J2
连接设备端第一水泵运行信号,另一方面串接继电器J1的线圈和继电器J3的常闭开关J3‑1,再通过节点C
S17
连接接口C
D2
,进而接入外部电源DC 24V

端;
[0018]所述接口C
M7
一端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三水泵手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8正极,VD8负极连接节点C
S2
,节点C
S2
通过保险FU2后连接至节点C
S10
;节点C
S10
一方面通过继电器J3的常开开关J3‑4连接接口C
J3
,通过接口C
J3
连接设备端第三水泵运行信号,另一方面先通过继电器J3的线圈,然后在节点C
S13
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继电器J4的常闭开关J4‑2,另一路连接模式选择开关K1,并且在通过这两个开关后,在节点C
S14
处再次汇合,节点C
S14
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开关J1‑1后,通过节点C
S18
连接接口C
D2
,进而接入外部电源DC 24V

端;
[0019]所述接口C
M8
一端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二水泵手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9正极,VD9负极连接节点C
S3
,节点C
S3
通过保险FU3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控制信号互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所述互锁模块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连接端、变频器连接端、外部电源连接端、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以及设备连接端连接控制系统、变频器、外部电源、控制模式切换开关、以及设备端,互锁模块通过设备端连接接触器,进而通过接触器控制变频器向水泵的供电;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端包括接口C
K1
、C
K2
、C
K3
、C
K4
、C
K5
、C
K6
、C
K7
、C
K8
,所述变频器连接端包括接口C
B1
、C
B2
,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端包括接口C
D1
、C
D2
,所述控制模式切换开关连接端包括接口C
M1
、C
M2
、C
M3
、C
M4
、C
M5
、C
M6
、C
M7
、C
M8
、C
M9
,所述设备连接端包括接口C
J1
、C
J2
、C
J3
、C
J4
、C
J5
;所述接口C
K1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一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1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一自动模式信号输出;所述接口C
K2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二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2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二自动模式信号输出;所述接口C
K3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三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3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三自动模式信号输出;所述接口C
K4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四自动模式信号输入,另一端通过接口C
M4
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四自动模式信号输出;所述接口C
K5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四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1正极,VD1负极连接节点C
S4
;所述接口C
K6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二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正极,VD2负极连接节点C
S3
;所述接口C
K7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三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3正极,VD3负极连接节点C
S2
;所述接口C
K8
一端连接控制系统端第一水泵自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4正极,VD4负极连接节点C
S1
;所述接口C
M6
一端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一水泵手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7正极,VD7负极连接节点C
S1
,节点C
S1
通过保险FU1后连接至节点C
S9
;节点C
S9
一方面通过继电器J1的常开开关J1‑4连接接口C
J2
,通过接口C
J2
连接设备端第一水泵运行信号,另一方面串接继电器J1的线圈和继电器J3的常闭开关J3‑1,再通过节点C
S17
连接接口C
D2
,进而接入外部电源DC 24V

端;所述接口C
M7
一端连接控制模式切换开关端第三水泵手动运行信号,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8正极,VD8负极连接节点C
S2
,节点C
S2
通过保险FU2后连接至节点C
S10
;节点C
S10
一方面通过继电器J3的常开开关J3‑4连接接口C
J3
,通过接口C
J3
连接设备端第三水泵运行信号,另一方面先通过继电器J3的线圈,然后在节点C
S13
分为两路:一路连接继电器J4的常闭开关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鸣徐云研阎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