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99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结构,属于压力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包括锅盖、外锅、内锅、用以检测位移量的检测采集部件以及根据检测采集部件的信息控制电热器的电热控制装置,锅盖与内锅通过锅牙扣合,其特征在于外锅口部的锅牙面与内锅口部的结合面间设一弹性体,弹性体或内锅下方设一位移连动装置,检测采集部件设于外锅侧部或底部,弹性体或锅体的位移信息由检测采集部件传于电热控制装置。现有技术弹性锅牙材质要求高、成本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锅口面设置弹性体实现压力准确控压,且不改变原有锅牙扣合部分的强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弹性体作为内锅的支撑部分,外锅锅底无需承压,降低制作成本以及加工难度显著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力烹饪器具
,具体地说,在蒸汽动力驱动下控制电热器以实现锅内压力控制的一种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方式主要为以下两种 —种为测温控压,其主要在盖部或底部设置一测温装置如热敏电阻,通过测温装 置感应锅内的温度值,再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在IOO度至120度之间其对应关系 约为l度/5kPa)进行压力的模糊控制,但由于测温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材质,外界 环境温度,制造误差,产品质量,并不能实现压力的准确控制,甚至可能出现测温错误导致 安全问题,而且测温装置必须有相应的连接线,控制上需使用单片机进行信号采集控制,结 构设计不便,制造成本高。 —种为机械结构控压,其利用安装在外锅和发热盘间的弹性体变形实现发热盘与 外锅之间的相对位移,再连接一闪动开关实现控压,如专利ZL 91100026专利技术名称为"全密封自动多功能电烹锅"中,其采用匚式结构实现压紧密封,匚式结构由直立住上端的刚性 臂和下端的弹性臂组成,它将带有密封圈的锅盖与内锅压紧密封,并用一个可调整的闪动 开关,控制内锅底部和弹性臂之间的电热板的工况,实现压力控制,此专利技术在实现压力自动 控制领域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但此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成本及工艺要求过高,现有市场上产品基本采用外锅实现上述[:式结构,外锅底部作为弹性体变形或作为变形弹性体的载体,外锅或弹性体的材质及尺寸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对外锅的材质要求更高,成本增 加,同时,由于此专利技术方案以电热板,内锅作为G式结构的载体,对电热板,内锅的加工精度 要求高。2.控压累积误差较大,[式结构中,其控压是通过外锅,内锅,电热板,弹性体共同 实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外锅,内锅,电热板,弹性体由于长期受压,各个部件均会造成一 定的累积变形,电热板自身在高温下也存在变形,造成长期使用后控压误差累积增大,压力 控制不准。 现有的压力烹饪产品在进行安全控制时,往往是通过外锅底部作为承压件,受压 变形导致内锅下移,使在达到设定安全压力范围时内锅与密封圈不能实现密封而产生泄 压,但通过外锅底部变形控制,其受外锅底部材质,形状,尺寸及制造工艺影响,往往不能准 确控制泄压压力值,使部分产品在未达到设定安全压力值范围时就出现泄压,影响用户正 常使用,而且由于外锅底部在正常工作时作为承压件,其长期使用后其控压累积误差增大, 压力控制精度不高,使产品在未达到设定安全压力值范围时就出现泄压,影响用户正常使 用。 在专利CN00105466. X, CN200610033069. X中,专利技术者提出在锅盖扣牙或内锅扣牙 处设置弹性体或锅盖或内锅扣牙自身为弹性件实现压力控制或安全控制的方案,其原理为 受压后,锅盖在弹性体驱动下有一定的向上的位移,带动闪动开关向上位移而促动闪动开 关实现控制,在锅内压力超压时,由于锅盖上移,密封圈上移,与内锅出现间隙而导致泄压,3此方案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1.弹性体作为压力烹饪容器扣合的主 要部件,其扣合面的扣合强度至关重要,将弹性体作为扣合面进行控制,其弹性变形的控制 须精确,扣合强度要求高,实现弹性体弹性变形与扣合强度的有效结合,以现有的技术加工 条件很难实现,若只考虑强度,则不能满足压力控制的弹性变形要求,不能实现有效控制锅 内压力;若只追求弹性变形,扣合强度不能保证,否则极易引起变形过量而泄压,甚至导致 锅盖脱牙而引起爆锅;2.成本增加,由于弹性体为扣合主要部件,为满足一定扣合面积及 强度,材质要求高,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压力控制精度不准的缺陷,本技术提供 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控制精度高、控压稳定的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结构。 本技术实现技术的方案是 —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结构,包括锅盖、外锅、内锅、用以检测位移量的检测采 集部件以及根据检测采集部件的信息控制电热器的电热控制装置,锅盖与内锅通过锅牙扣 合,其特征在于外锅口部的锅牙面与内锅口部的结合面间设一弹性体,弹性体或内锅下方 设一位移连动装置,检测采集部件设于外锅侧部或底部,弹性体或锅体的位移信息由检测 采集部件传于电热控制装置。 压力容器通过内锅口部与锅盖密封圈配合实现密封,内锅口部应为实现密封最敏 感的区域,本技术在外锅口部锅牙面或内锅口部设置有弹性体,并作为内锅的支撑件, 当内锅受压后,锅口使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产生向下的变形位移,内锅也会产生相应的向 下方向的位移,弹性体或内锅的位移量传递到位移检测采集部件如闪动开关,在达到设定 压力值后,控制装置被触动,实现自动控压。由于锅牙口部具有较高强度,受压面积也相应 减小,且可直接与电热控制装置的位移检测部和控制部连接,其控压较为精确,长期使用后 累计变形误差较小,压力控制较为稳定,并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加工工艺难度。本实用 新型对密封最为敏感的锅口区域进行安全控制,锅口由于具有较高强度,受压面积也相应 减小,其受压后的下移距离比较容易控制,且在长期使用后也基本不会产生累计误差,可较 为准确控制其在出现异常后的泄压压力值范围,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同时,本技术由于是在外锅口部或内锅口部设置弹性体而不作为锅盖或内锅 的扣合部分,其一方面没有改变锅盖扣牙与外锅扣牙的扣合强度,一方面由于其只作为内 锅的支撑部分而不是扣合部分,其对扣合面积没有影响,对材质及尺寸要求不高,成本显著 降低。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内锅通过一设若干锅牙的锅圈与锅盖的锅牙扣合密封,锅圈 套接于内锅外沿,即外锅口部的锅牙圈作为一独立件与外锅分离,弹性体设于锅圈口部,扣 合后锅盖、内锅与锅圈成为一扣合体,其整体可以自外锅取出。此方案加工工艺简单,成本 显著降低,且易于清洗。 本技术中,其检测采集部件为压力开关、微动开关、磁簧开关、闪动开关、磁簧 开关、应变片、可调电阻、电容或电感,即检测采集部件可以为通过位移变化产生通断、电阻 变化、电容变化、或电感变化的装置,或可以采集位移变化量并传输给电热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从弹性体的材质选择上看,本技术具备更多的可选择性,因为弹性体只作为 支撑内锅部分,其可以为具备弹性变形的金属片,也可以为弹性的其他材质如塑胶类,橡胶 类等。优选为自身具备弹性变形的簧片或簧丝。带有至少一个弹性凸起的平薄片或波纹片。 弹性体可以通过铆接或粘接或焊接或压接固定在外锅口部或与内锅外沿套接的 锅牙圈口部或内锅口部,可以为外锅口部锅牙面通过冲压方式制出具备弹性变形形状的凸 凹面,并形成对内锅的支撑。 进一步,外锅底部设有弹性浮动的电热元件,电热板端脚设置于弹性装置上。弹性 装置可为弹片或弹簧。外锅底部不作为内锅支撑,可以通过弹性装置使发热盘与内锅接触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控压结构相比,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成本更低,其 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现有技术中弹性锅牙作为扣合部件,为满足压力烹饪器具标准需求,弹性扣牙需满足350KPa左右的泄压压力,其弹性体只能为金属且材质及厚度要求高,从弹性体的材质选择上看,本技术具备更多的可选择性,由于弹性体只作为支撑内锅部分,其可为弹性的金属簧片,也可为简单的簧丝,也可以弹性的其他材质如塑胶类,橡胶类等; (2)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控压结构,包括锅盖、外锅、内锅、用以检测位移量的检测采集部件以及根据检测采集部件的信息控制电热器的电热控制装置,锅盖与内锅通过锅牙扣合,其特征在于外锅口部的锅牙面与内锅口部的结合面间设一弹性体(10),弹性体或内锅下方设一位移连动装置(11),检测采集部件设于外锅侧部或底部,弹性体或锅体的位移信息由检测采集部件传于电热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才德高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