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98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包括框架,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放置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罩,机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该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通过设置有气泵、气管、加热夹套与电加热丝,气泵通过气管向机罩内部通入气体时,通过加热夹套对气管进行加热,使气管内部空气受热,机罩内部温度上升,通过空气与塑料薄膜进行热交换,达到软化薄膜的效果,使薄膜平整且柔软,利于切割以及收放卷,薄膜不易撕裂因而具有更高的加工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膜加工
,具体为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薄膜通常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质制成的薄且软的片状物体,塑料薄膜主要应用于产品包装等行业,通过切膜机能够对塑料薄膜裁切出对应的大小,配合放卷以及收卷机构实现传送,从而达到高效精准加工的目的;
[0003]目前的切膜机在使用时,由放卷机构将薄膜卷放出,薄膜卷通过传送辊送入切膜机,但环境温度较低时塑料薄膜中的分子结合紧密,呈现塑料薄膜变硬的状态,切割时容易出现切口不够平整以及损坏;
[0004]且塑料薄膜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存在褶皱不易发现,进而在切割时不容易定位精准,切口也存在不够平整的情况;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高频次切膜机组件,以解决上述装置低温状态下切口不够平整以及切割定位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低温状态下切口不够平整以及切割定位不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罩,所述机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
[0008]所述机罩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包括两组,每组两根,每组所述两根定位辊均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切刀安装于两组定位辊之间位置;
[0009]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口设置于机罩的侧面,所述气管的端部套设有加热夹套,所述加热夹套的内部缠绕设置有电加热丝。
[0010]优选的,所述机罩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外侧面等距分布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气管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转辊的外侧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转辊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气囊套设于电磁阀的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气囊为圆环形状结构,所述气囊的外侧面为光滑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机罩的开口部位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工业相机,所述检测盒内部包括五台工业相机,五台所述工业相机均为等距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检测盒的开口侧安装有灯板。
[0015]优选的,所述机罩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切刀嵌入设置于滑槽内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通过设置有气泵、气管、加热夹套与电加热丝,气泵通过气管向机罩内部通入气体时,通过加热夹套对气管进行加热,使气管内部空气受热,机罩内部温度上升,通过空气与塑料薄膜进行热交换,达到软化薄膜的效果,使薄膜平整且柔软,利于切割以及收放卷,薄膜不易撕裂因而具有更高的加工质量。
[0018]2、其次,该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通过设置有转辊、挡板、气囊、电磁阀、检测盒、工业相机与灯板,通过工业相机对不断传送的薄膜进行检测,褶皱处厚度增加透光率降低,工业相机检测出后控制对应位置的气囊膨胀,通过电磁阀控制对应薄膜褶皱位置的气囊隆起,气囊膨胀的程度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时间进行控制,气囊内部充入气体的量通过电磁阀的开合角度以及开闭时间进行控制使气囊能够保持一定弹性,即不损坏薄膜,在消除褶皱后气囊能够恢复,避免长时间挤压薄膜造成薄膜的形变以及损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加热夹套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转辊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检测盒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框架1、放置台2、机罩201、气缸202、切刀203、定位辊204、气泵3、气管301、加热夹套302、电加热丝303、转辊4、挡板401、气囊402、电磁阀403、检测盒5、工业相机501、灯板5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6]实施例1: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包括框架1,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放置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罩201,机罩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02,气缸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203;
[0027]机罩201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辊204,定位辊204包括两组,每组两根,每组两根定位辊204均为上下平行设置,切刀203安装于两组定位辊204之间位置;
[0028]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泵3,气泵3的出气口连接有气管301,气管301的进气口设置于机罩201的侧面,气管301的端部套设有加热夹套302,加热夹套302的内部缠绕设置有电加热丝303;
[0029]通过框架1使装置整体稳定放置于生产线所加工位置,通过定位辊204对薄膜进行定位,将薄膜穿入两个定位辊204之间,使定位辊204对薄膜形成夹持固定,两组定位辊204分别从两侧对薄膜进行固定,通过气泵3供气,使气缸202带动切刀203上下往复运动,对薄膜完成切割操作;
[0030]气泵3通过气管301向机罩201内部通入气体时,通过加热夹套302对气管301进行加热,使气管301内部空气受热,机罩2内部温度上升,通过空气与塑料薄膜进行热交换,达到软化薄膜的效果,使薄膜平整且柔软,利于切割以及收放卷,薄膜不易撕裂因而具有更高的加工质量。
[0031]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2

5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1的不同在于:
[0032]机罩20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辊4,转辊4的外侧面等距分布有挡板401,挡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402,气囊402与气管301相连通;
[0033]转辊4与挡板401之间转动连接,薄膜穿过两个转辊4之间位置,通过气泵3对气囊402进行充气,使气囊402膨胀,利用气囊402塑料薄膜进行挤压,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使薄膜的褶皱展平,利用薄膜软化后的弹性,使薄膜不易撕裂,保证低温状态下的加工质量;
[0034]转辊4的外侧面设置有电磁阀403,转辊4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气囊402套设于电磁阀403的外侧;
[0035]通过电磁阀403控制对应薄膜褶皱位置的气囊402隆起,气囊402充盈的程度通过电磁阀403的开闭时间进行控制,气囊402内部充入气体的量通过电磁阀403的开合角度以及开闭时间进行控制使气囊402能够保持一定弹性,即不损坏薄膜,在消除褶皱后气囊402能够恢复,避免长时间挤压薄膜造成薄膜的形变以及损坏;
[0036]气囊402为圆环形状结构,气囊402的外侧面为光滑设置;
[0037]圆环形状的气囊402膨胀时外侧面为凸面且为圆弧面,没有锋利的棱角,且接触面为圆滑的曲面,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2),所述放置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罩(201),所述机罩(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02),所述气缸(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203);所述机罩(201)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定位辊(204),所述定位辊(204)包括两组,每组两根,每组所述两根定位辊(204)均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切刀(203)安装于两组定位辊(204)之间位置;所述框架(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气泵(3),所述气泵(3)的出气口连接有气管(301),所述气管(301)的进气口设置于机罩(201)的侧面,所述气管(301)的端部套设有加热夹套(302),所述加热夹套(302)的内部缠绕设置有电加热丝(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次切膜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20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辊(4),所述转辊(4)的外侧面等距分布有挡板(401),所述挡板(401)的侧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昌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帅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