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327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包括臂体、贴合层、连接组件、连接部和加固件,所述臂体的边侧设置有贴合层,且贴合层的中部设置有加固件,所述臂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臂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加固件包括锻造凹槽、减震槽、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加强孔,且锻造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槽,所述锻造凹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该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减震槽的作用可降低振动力的直接传导,使振动力传导至套筒上时将呈微小,另一侧加强孔的作用能承受扭转力,避免控制臂产生弯折的现象,同时在臂杆的外表设置有防水涂层、耐磨涂层和防腐涂层,可以阻挡水源的粘附,避免受到污染侵蚀,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臂
,具体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

技术介绍

[0002]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位于车架摆臂和转向节之间,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总成是汽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零部件,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控制臂总成必须具有较好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0003]市场上的控制臂在使用中结构复杂,整体耐磨性较差,同时重量容易超标,易受到振动等因素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包括臂体、贴合层、连接组件、连接部和加固件,所述臂体的边侧设置有贴合层,且贴合层的中部设置有加固件,所述臂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臂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加固件包括锻造凹槽、减震槽、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加强孔,且锻造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槽,所述锻造凹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的边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锻造凹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强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尺寸相同,且第一加强筋与减震槽之间相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孔,且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置为三个,且安装孔沿着安装板呈三角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层包括防水涂层、耐磨涂层和防腐涂层,且防水涂层的内部设置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底部设置有防腐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涂层通过耐磨涂层与防腐涂层之间为一体,且防水涂层包裹着臂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套筒、加强板和固定孔,且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臂体包括臂杆、连接杆和套管,且臂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套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减震槽的作用可降低振动力的直接传导,使振动力传导至套筒上时将呈微小,另一侧加强孔的作用能承受扭转力,避免控制臂产生弯折的现象,同时在臂杆的外表设置有防水涂层、耐磨涂层和防腐涂层,可以阻挡水源的粘附,避免受到污染侵蚀,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0014]减震槽的作用可降低振动力的直接传导,避免控制臂与振动力之间产生共振,使振动力传导至套筒上时将呈微小,当控制臂受到扭转力时,另一侧加强孔的作用能承受扭转力,避免控制臂产生弯折的现象,而中部加强筋的作用可增强控制臂的整体的机械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0015]由于安装孔分布为三角状,同时安装孔之间距离相等,使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产生断裂的现象,可通过安装板与车体车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贴合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臂体;101、臂杆;102、连接杆;103、套管;2、贴合层;201、防水涂层;202、耐磨涂层;203、防腐涂层;3、连接组件;301、连接柱;302、套筒;303、加强板;304、固定孔;4、连接部;401、安装板;402、安装孔;5、加固件;501、锻造凹槽;502、减震槽;503、第一加强筋;504、第二加强筋;505、加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包括:臂体1、贴合层2、连接件3、连接部4和加固件5,臂体1的边侧设置有贴合层2,且贴合层2的中部设置有加固件5,臂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件3,臂体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部4,臂体1包括臂杆101、连接杆102和套管103,且臂杆10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02,连接杆102的末端设置有套管103,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柱301、套筒302、加强板303和固定孔304,且连接柱301的顶端设置有套筒302,套筒30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303,且加强板30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孔304,连接部4包括安装板401和安装孔402,且安装板40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402,安装孔402设置为三个,且安装孔402沿着安装板401呈三角状,由于安装孔402分布为三角状,同时安装孔402之间距离相等,使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产生断裂的现象,可通过安装板401与车体车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加固件5包括锻造凹槽501、减震槽502、第一加强筋503、第二加强筋504和加强孔505,且锻造凹槽501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槽502,锻造凹槽5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03,且第一加强筋503的边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504,锻造凹槽501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强孔505,第一加强筋503与第二加强筋504尺寸相同,且第一加强筋503与减震槽502之间相配合,减震槽502的作用可降低振动力的直接传导,避免控制臂与振动力之间产生共振,使振动力传导至套筒302上时将呈微小,当控制臂受到扭转力时,另一侧加强孔505的作用能承受扭转力,避免控制臂产生弯折的现象,而中部加强筋的作用可增强控制臂的整体的机械强度,提高使用寿命,由于三者均设置在锻造凹槽501的弧线上,从而保证振动力能顺次传导且被层层削弱,最后中部多孔的设置可降低整体重量。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3所示,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贴合层2包括防水涂层201、耐磨涂层202和防腐涂层203,且防水涂层201的内部设置有耐磨涂层202,耐磨涂层202的底部设置有防腐
涂层203,防水涂层201通过耐磨涂层202与防腐涂层203之间为一体,且防水涂层201包裹着臂体1,臂杆101的外表设置有防水涂层201、耐磨涂层202和防腐涂层203,三种配合可以阻挡水源的粘附,避免受到污染侵蚀,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减少被外界石子碰擦留下伤痕。
[0024]综上,该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首先减震槽502的作用可降低振动力的直接传导,使振动力传导至套筒302上时将呈微小,当控制臂受到扭转力时,另一侧加强孔505的作用能承受扭转力,避免控制臂产生弯折的现象,而中部加强筋的作用可增强控制臂的整体的机械强度,接着臂杆101一端上的安装孔402分布为三角状,同时安装孔402之间距离相等,使受力更加均匀,另一端则连接车架部分,接着在臂杆101的外表设置有防水涂层201、耐磨涂层202和防腐涂层203,可以阻挡水源的粘附,避免受到污染侵蚀,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包括臂体(1)、贴合层(2)、连接组件(3)、连接部(4)和加固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1)的边侧设置有贴合层(2),且贴合层(2)的中部设置有加固件(5),所述臂体(1)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所述臂体(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加固件(5)包括锻造凹槽(501)、减震槽(502)、第一加强筋(503)、第二加强筋(504)和加强孔(505),且锻造凹槽(501)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槽(502),所述锻造凹槽(5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03),且第一加强筋(503)的边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504),所述锻造凹槽(501)的另一侧设置有加强孔(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503)与第二加强筋(504)尺寸相同,且第一加强筋(503)与减震槽(502)之间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包括安装板(401)和安装孔(402),且安装板(40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4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鼎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郑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