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25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下模板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与凸块在组合状态下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凹槽与凸块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行位机构,行位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组件与倾斜移动的第二滑块组件,下模板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位于下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安装板,下安装板设置有与料道相连通的进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布局合理、节省空间,增强模具强度,利用行位机构以保证产品中多个栅格与安装孔的成型与脱模,且尽量减少占用模具内腔的体积,提升结构强度,同时将进料孔设置于产品的内表面,保证产品外表面的光滑度,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汽车内的装饰面板,其整体呈曲线形的板状结构,位于板状结构的一侧倾斜设置且具有通风口,通风口设置有多个栅格01与安装孔02,因安装孔设于板状结构的内侧,所以需通过专门的脱模结构来完成相关的工作,然而多数的脱模结构设计时其体积都会偏大,导致其占用模具内腔过多的空间,从而使模具结构强度有降低的风险。
[0003]另外,成型后的装饰面板是安装于汽车内饰中的,其外表面会直接让人们看到并触摸到,因此对于产品表面的光滑度要求较高,但是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时,出于方便产品脱模的考虑,往往习惯性地将进料孔设置于外表面上,所以,这就使得本模具的设计与传统模具必须有所不同,才能符合产品的要求。
[0004]以上问题均需得到模具工程师的妥善解决,以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的凹槽与凸块在组合状态下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的凹槽与凸块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行位机构,所述的行位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组件与倾斜移动的第二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的前端均与型腔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块、及位于第一滑动块前端的栅格成型部,所述的栅格成型部与第一滑动块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滑块组件包括第二滑动块、及设置于第二滑动块内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安装孔成型副,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位于下模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安装板,所述的下安装板设置有与料道相连通的进料孔。
[0007]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可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组件与可倾斜移动的第二滑块组件相互配合动作,在确保产品能顺利成型与脱模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占用模具内部的体积,使模具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将本模具的进料孔设置于下安装板中,以使原材料从下端进入型腔,这样的好处是产品成型后,进料孔所残留的原材料不会对产品的外表面造成影响,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这也是本实用的新颖性所在之处,具有推广的价值。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安装孔成型副包括抵置件、及设置于抵置件周围的多个成型杆套件。由抵置件与成型杆套件组合构成安装孔成型副,有利于模具的组装,并且利用抵置件与栅格成型部的组合,得以成型产品中的多个栅格。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抵置件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并且抵置
件的前端与栅格成型部相组合以构成型腔的一部分,所述的成型杆套件包括多根安装成型杆,所述的安装成型杆插设于第二滑动块中并通过压母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母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扳手部。多根安装成型杆用于成型产品中的安装孔,通过压母的固定方式,将安装成型杆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块中,此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小占用模具内部的体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滑动块倾斜的设置于下模板中,并且还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的第二推动组件包括连杆、斜顶滑座、导向块,所述的斜顶滑座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移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块通过锁销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组件的推动下,使第二滑动块能在下模板中实现倾斜方向的运动,以帮助产品顺利的脱模,另外,第二推动组件由连杆、斜顶滑座、导向块组成,有利于组装工作的进行。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块设置有倾斜的导向孔且固定连接于下模板的底部,所述的连杆穿过导向孔且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的斜顶滑座固定连接于可上下移动的推板中。在推板的作用下,带动斜顶滑座同步的上下运动,通过导向孔与连杆的滑动配合,延长连杆的使用寿命,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推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利用两个第二推动组件可使第二滑动块的运动平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滑动块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第一推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具有令第一滑动块与下模板分开的趋势。由第一推动组件带动第一滑动块运动,实现第一滑动块与型腔的组合或分离,设置弹簧的作用在于保证第一滑动块的移动顺畅与灵敏。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推动组件包括推杆与限定块,所述的推杆与限定块插接,并且所述推杆与上模板通过限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的第一滑动块设置有与推杆相匹配的斜孔。在推杆的带动下,保证第一滑动块滑动顺畅,同时第一推动组件设置的数量为两组,以使第一滑动块的两侧均匀受力。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油缸组件,所述的油缸组件包括液压缸与连接块,所述的液压缸与连接块通过可来回往复运动的伸缩杆相连,所述的连接块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由液压缸与连接块组合而成的油缸组件,用于带动推板移动,保证其两侧的运动能够平衡。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穿透其自身的顶针,所述顶针的上端与型腔相贴合,下端与推板固定连接。通过顶针可以将成型后的产品顶出型腔,有利于产品的脱模。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布局合理、节省模具空间,利用第一滑块组件与第二滑块组件构成的行位机构,以保证产品中多个栅格与安装孔的成型与脱模,且尽量减少占用模具内腔的体积,提升模具的结构强度,同时将进料孔设置于下模板中,使原材料从下模板中注入型腔,保证产品外表面无浇口,这样既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保证产品外表面的光滑度。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滑块组件由第一滑动块与格栅成型部一体式组合而成,有利于增加第一滑块组件的结构强度,第二滑块组件由第二滑动块与安装孔成型副相配合组装而成,为产品中的多个栅格与安装孔的脱模提供有效的帮助,实现产品的顺利成型与脱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装饰面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装饰面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第一推动组件、弹簧、第一滑动块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5为第二滑动块与安装孔成型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成型杆套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8为第二推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
[0027]01、栅格;02、安装孔;1、上模板;2、下模板;3、第一滑块组件;4、第二滑块组件;5、下安装板;6、第二推动组件;7、推板;8、第一推动组件;9、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所述的上模板(1)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下模板(2)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21),所述的凹槽与凸块(21)在组合状态下构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与凸块(21)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行位机构,所述的行位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第一滑块组件(3)与倾斜移动的第二滑块组件(4),所述第一滑块组件(3)与第二滑块组件(4)的前端均与型腔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滑块组件(3)包括第一滑动块(31)、及位于第一滑动块(31)前端的栅格成型部(32),所述的栅格成型部(32)与第一滑动块(31)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二滑块组件(4)包括第二滑动块(41)、及设置于第二滑动块(41)内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安装孔成型副(42),所述的下模板(2)设置有与型腔相连通的料道,位于下模板(2)的下方设置有下安装板(5),所述的下安装板(5)设置有与料道相连通的进料孔(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成型副(42)包括抵置件(421)、及设置于抵置件(421)周围的多个成型杆套件(4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置件(421)与第二滑动块(41)固定连接,并且抵置件(421)的前端与栅格成型部(32)相组合以构成型腔的一部分,所述的成型杆套件(422)包括多根安装成型杆(422a),所述的安装成型杆(422a)插设于第二滑动块(41)中并通过压母(422b)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母(422b)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扳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面板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块(41)倾斜的设置于下模板(2)中,并且还设置有可推动其移动的第二推动组件(6),所述的第二推动组件(6)包括连杆(61)、斜顶滑座(62)、导向块(63),所述的斜顶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昂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