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13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包括绝缘垫片本体,绝缘垫片本体的整体形状呈圆形,绝缘垫片本体一边开设有第一极耳通孔,绝缘垫片本体另一边开设有第二极耳通孔,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形状均呈扇环形,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点,第二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一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第二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与绝缘垫片本体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极耳通孔能通过两个极耳,另一个极耳通孔能通过一个极耳,三个极耳能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只需要从一个方向去焊接极耳,焊接方便,焊接难度较低,焊接稳定性好,焊接精度容易得到保证。度容易得到保证。度容易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

技术介绍

[0002]圆柱型锂电池,具有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电化学稳定性能、使用中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圆柱型锂电池具有卷绕状电芯和安装于卷绕状电芯下侧的负极垫片,负极垫片为绝缘材质,负极垫片开设有极耳通孔,极耳能穿过极耳通孔,再与卷绕状电芯相焊接。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结构,负极垫片300的整体形状呈圆形,负极垫片300具有第一极耳通孔301、第二极耳通孔302和第三极耳通孔303,三个极耳通孔的形状均呈扇环形,三个极耳通孔围绕圆心设置并呈“品”字形排列,第三极耳通孔303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极耳通孔302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二极耳通孔302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301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负极垫片300的第一极耳通孔301、第二极耳通孔302和第三极耳通孔303分别穿过一极耳200,其中,穿过第一极耳通孔301的极耳200与卷绕状电芯的外环部负极焊接,穿过第二极耳通孔302的极耳200与卷绕状电芯的中环部负极焊接,穿过第三极耳通孔303的极耳200与卷绕状电芯的内环部负极焊接,三个极耳200在负极垫片300之外再汇聚在一起。
[0004]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负极垫片结构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第一极耳通孔、第二极耳通孔和第三极耳通孔围绕圆心设置并呈“品”字形排列,因此,三个极耳也需要围绕圆心设置并呈“品”字形排列,这样在焊接极耳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向去焊接极耳,焊接不方便,焊接难度高,焊接稳定性较差,焊接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该负极垫片开设有两个扇环形的极耳通孔,两个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与负极垫片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极耳通孔能通过两个极耳,另一个极耳通孔能通过一个极耳,三个极耳能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在焊接极耳的过程中,只需要从一个方向去焊接极耳,焊接方便,焊接难度较低,焊接稳定性好,焊接精度容易得到保证。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包括绝缘垫片本体,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整体形状呈圆形,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一边开设有第一极耳通孔,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另一边开设有第二极耳通孔,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形状均呈扇环形,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点,第二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一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第二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0007]优选地,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
心在同一点。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极耳通孔位于绝缘垫片本体的边缘部,第一极耳通孔中能穿过一个极耳;所述第二极耳通孔位于绝缘垫片本体的边缘部与圆孔之间的位置,第二极耳通孔中能穿过两个极耳。
[0009]优选地,所述绝缘垫片本体的直径为25

27mm,厚度为0.12

0.22m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8

4.2mm,所述第一极耳通孔的圆心角为38

42度,第一极耳通孔的外弧线与内弧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垫片本体半径的35%

45%,所述第二极耳通孔的圆心角为115

125度,第二极耳通孔的外弧线与内弧线之间的距离为绝缘垫片本体半径的50%

60%。
[0010]优选地,所述绝缘垫片本体为PI聚酰亚胺垫片本体或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垫片本体。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绝缘垫片本体开设有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形状均呈扇环形,第一极耳通孔和第二极耳通孔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点,第二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一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第二极耳通孔的对称轴线与绝缘垫片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当第二极耳通孔通过两个极耳,第一极耳通孔通过一个极耳后,三个极耳能够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在焊接极耳的过程中,只需要从一个方向去焊接极耳,焊接方便,焊接难度较低,焊接稳定性好,焊接精度容易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中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的结构图。
[0013]图2为现有技术中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插入极耳之后的状态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的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插入极耳之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包括绝缘垫片本体100,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整体形状呈圆形,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一边开设有第一极耳通孔1,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另一边开设有第二极耳通孔2,第一极耳通孔1和第二极耳通孔2的形状均呈扇环形,第一极耳通孔1和第二极耳通孔2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点,第二极耳通孔2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1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一极耳通孔1的对称轴线、第二极耳通孔2的对称轴线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0018]如图4所示,焊接极耳200时,将两个极耳200并列从第二极耳通孔2的中部穿过,将一个极耳200从第一极耳通孔1的中部穿过,以焊接卷状电芯(图中未示出),三个极耳200能够排列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在焊接极耳200的过程中,只需要从一个方向去焊接极耳200,焊接方便,焊接难度较低,焊接稳定性好,焊接精度容易得到保证。此外,第一极耳通孔1和第二极耳通孔2的形状均呈扇环形,扇环形结构能够与卷状电芯结构相适配。
[0019]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中部开设有圆孔3,圆孔3的圆心与绝缘垫片
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点,圆孔3用于透过电解液。
[002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极耳通孔1位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边缘部,第一极耳通孔1中能穿过一个极耳200;所述第二极耳通孔2位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边缘部与圆孔3之间的位置,第二极耳通孔2中能穿过两个极耳200。
[0021]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直径为25

27mm,优选为26mm,厚度为0.12

0.22mm,优选为0.18mm;所述圆孔3的直径为3.8

4.2mm,优选为4mm;所述第一极耳通孔1的圆心角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垫片本体(100),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整体形状呈圆形,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一边开设有第一极耳通孔(1),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另一边开设有第二极耳通孔(2),第一极耳通孔(1)和第二极耳通孔(2)的形状均呈扇环形,第一极耳通孔(1)和第二极耳通孔(2)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点,第二极耳通孔(2)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极耳通孔(1)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第一极耳通孔(1)的对称轴线、第二极耳通孔(2)的对称轴线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中部开设有圆孔(3),圆孔(3)的圆心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圆心在同一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通孔(1)位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边缘部,第一极耳通孔(1)中能穿过一个极耳(200);所述第二极耳通孔(2)位于绝缘垫片本体(100)的边缘部与圆孔(3)之间的位置,第二极耳通孔(2)中能穿过两个极耳(2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型锂电池的负极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片本体(100)的直径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善峰高浩善闻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