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的紫花曼陀罗生物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717 阅读:6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紫花曼陀罗油植物源生物农药,现有植物源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配方为紫花曼陀罗油30-40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将紫花曼陀罗种子粉碎至30-50目,加入溶剂,多次浸渍提取,后合并提取液,在-0.06Mpa,45℃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制得紫花曼陀罗油,再向其中加入溶剂溶解,后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混合均匀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乳剂成品。该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工业化生产,使用该乳剂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有效降低瓜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治瓜菜类作物蚜虫和红蜘蛛的植物源生物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紫花曼陀罗生物农药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禾口红卿蛛[朱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duval)、■?f 卩十· T. truncates Ehara 禾口二■卩十· T. urticaeKoch等]是危害瓜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地栽培面积 的不断扩大,其发生危害逐年严重。高温可使其发生基数增加,发生世代增多,并且保护地 在冬季成了害虫大量越冬和繁殖的场所。其次,在保护地栽培中,害虫天敌往往被隔离在 夕卜,失去控制作用而使害虫繁殖更加迅速。由于其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生产上需要多 次防治才能奏效。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其对某些化学农药(如溴氰菊酯、氰戊菊 酯、吡虫啉等)产生抗药性,田间防效显著降低。蚜虫和红蜘蛛等小型害虫目前已成为生产 上难以防治的对象。目前我国登记的植物源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苦参碱、烟碱、鱼藤酮、除虫菊素等10 余种,用于防治蚜虫的有效成分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烟碱、藜芦碱、除虫菊素等5种,用 于防治红蜘蛛的有效成分只有苦参碱、烟碱和鱼藤酮3种,能够兼防蚜虫和红蜘蛛的有效 成分也是上述3种。而苦参碱、烟碱和鱼藤碱因其原料受种植区域所限,资源有限,价格高B PP O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其中紫花曼陀罗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 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料易得。中医学研究表明,紫花曼陀罗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 可入药,味辛性温,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 伤,还可作麻药。紫花曼陀罗在医学上已经得到应用,但以紫花曼陀罗油为基础制备植物源 生物农药,国内外未见报道。紫花曼陀罗油乳剂加工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适宜工业化生产, 克服了很多植物源农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的弊端。紫花曼陀罗根系发达,耐干旱和贫 瘠,可以利用荒山荒地、房产屋后、道路两侧实施人工大面积种植,亩产种子可达200kg左 右,用溶剂提取的出油率高达20%,如此可为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来源, 有效地解决了资源开发与保护野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 一种能够兼防瓜菜类作物蚜虫和红蜘蛛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乳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以重量为基础的技术方案实现紫花曼陀罗油 30-40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 5-3份,抗冻剂1-5份。溶剂选用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环己酮中的一种、多种。乳化剂选用2201、1601、0201B、0203B、127、103、700#、500#、OP-IO 中的一种、多种。 渗透剂选用渗透剂BX、渗透剂JFC、氮酮、噻酮、渗透剂T、有机硅渗透剂中的一种。抗冻剂选用乙二醇、丙二醇、尿素、硫酸铵、甘油、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紫花曼陀罗油植物源生物农药,其制备步骤如下(1)将紫花曼陀罗种子粉碎至30-50目,加入溶剂,浸渍提取多次,每次溶剂用量 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72小时,合并提取液,在-0. 06Mpa,45°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 挥发完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母液。(2)常温条件下在紫花曼陀罗油母液中加入溶剂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 冻剂,混合均勻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乳剂成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紫花曼陀罗油植物源生物农药具有如下功效(1)可以兼防危害瓜菜类作物的蚜虫和红蜘蛛,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乳剂稀释400倍液药后第1天对棉蚜和红蜘蛛(朱砂叶螨)的 防效分别为89. 72%和84. 28%,药后第3天的防效分别为95. 30%和86. 34%,药后第7天 的防效分别为85. 24%和82. 70%,优于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对棉蚜的防效。(2)制备成本低,原料易得。紫花曼陀罗油乳剂的主要原料来源于可人工大面积种 植的植物,有效地解决了国内植物源农药主导产品苦参碱类农药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与破坏 生态环境的矛盾。(3)对环境污染小。本专利技术农药为生物源农药,使用该乳剂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可 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有效降低瓜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保护生态 环境,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以配制Ikg乳剂为例,其具体配方及配制方法如下实施例1紫花曼陀罗油30份,溶剂20份(甲醇5份,乙醇5份,正丁醇6份,异丙醇4份), 乳化剂15份(2201为8份,1601为4份,0201B3份),渗透剂0. 5份(渗透剂ΒΧ0. 5份), 抗冻剂1份(乙二醇1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干燥的紫花曼陀罗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3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 提3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4、48、72小时,合并3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倒 入浓缩罐中在-0. 06MPa,45°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母液。回 收溶剂备用。2、在20°C条件下将30份紫花曼陀罗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 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乳 剂成品。实施例2紫花曼陀罗油35份,溶剂35份(苯10份,甲苯10份,二甲苯7份,二甲基亚砜(DMSO)S份),乳化剂25份(0203B10份,127为10份,103为5份),渗透剂2份(氮酮2 份),抗冻剂3份(尿素3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干燥的紫花曼陀罗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4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 提4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6、50、60、70小时,合并4次提取液,将提取液 倒入浓缩罐中在-0. 06MPa,45°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母液。 回收溶剂备用。2、在20°C条件下将35份紫花曼陀罗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 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乳 剂成品。实施例3紫花曼陀罗油40份,溶剂50份(二甲基甲酰胺(DMF)20份,环己酮30份),乳化 剂30份(700#10份,500#10份,0P-10为10份),渗透剂3份(渗透剂T 3份),抗冻剂5 份(氯化钙5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干燥的紫花曼陀罗种子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后倒入浸提罐中,加入溶剂浸 提5次,每次溶剂用量相同,浸提时间分别为25、40、50、60、70小时,合并5次提取液,将提 取液倒入浓缩罐中在-0. 06MPa,45°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母 液。回收溶剂备用。2、在20°C条件下将40份紫花曼陀罗油母液加入调制釜中,然后按比例加入溶剂, 搅拌溶解;再依次加入乳化剂、渗透剂和抗冻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勻后即得紫花曼陀罗油乳 剂成品。实施例4紫花曼陀罗油30份,溶剂20份(甲醇5份,乙醇5份,正丁醇6份,异丙醇4份), 乳化剂15份(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蚜虫和红蜘蛛的紫花曼陀罗生物源农药,其特征为各原料以重量为基础的配方为:紫花曼陀罗油30-40份,溶剂20-50份,乳化剂15-30份,渗透剂0.5-3份,抗冻剂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冠芳刘敏艳李玉奇余海涛张新瑞李建军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