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04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止模子彼此拆开后塑件与模子分开的注塑机,其包括第一模子、与第一模子装配起来以形成腔体的第二模子以及当第一模子与第二模子彼此分拆开时使塑件保持在第一模子中的束缚装置或者挤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涉及注塑机,特别是,涉及模子^皮彼此拆开时可支 撑塑件以防止塑件与模子分开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是通过将熔化的树脂注入由模子所限定的腔体中并且凝固该树 脂来生产模制产品的机器。有两种类型的注塑机,其一种类型是采用单一材 料通过单一模塑工艺生产模制产品,而另一种类型是采用两种或者多种材料 通过两个或者多个连续的模塑工艺生产模制产品。具体地讲,通过两个连续的模塑工艺生产模制产品的机器称为双注塑 机。双注塑机包括形成第一塑件的第一腔体,以及将第一塑件容放其中并且 对第一塑件执行第二次模塑工艺的第二腔体。在这样的双注塑机中,形成在 第一腔体中的第一塑件移动到第二腔体,此时第一塑件位于^f莫子中。另一种 材料注入到包含第一塑件的第二腔体中,以由此形成双塑件。因为形成在第 一腔体中的第 一 塑件会精确地移动到第二腔体,所以在第 一模塑工艺后模子彼此拆开时第一塑件不会与模子分开。同样,在普通注塑 机(不是双注塑机)的情况下,如果在塑件保持在模子中的同时执行塑件的 后置工艺(例如,涂覆、着色和清理工艺),则必须防止塑件与模分开。在模子彼此拆开时防止塑件与模子分开的双注塑机的实例在韩国技术公开No. 20-188896 ( 2000年7月15日公开)中被披露。所披露的双注 塑机包括形成有凹槽的第一腔体,从而在第一塑件上形成了凸起。因此,当 模子彼此拆开时,第一塑件的凸起保持在被凹槽抓紧的状态,并且因此第一 塑件防止与模子分开。然而,因为由上述传统注塑机生产的最终模制产品具 有不必要的凸起,所以存在要执行从模制产品上消除凸起的附加工艺的问 题,并且由于凸起的痕迹引起产品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提供当模子彼此拆开时防止模塑件与模子分开的 注塑机。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还提供在最终模制产品上最小化疤痕产生而在模 子彼此拆开时具有支撑塑件能力的注塑机。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方面和/或效果将部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 部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践得知。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的方面和效用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 来实现,其包括第一模子、与第一模子装配在一起以形成腔体的第二模子以 及在第 一模子与第二模子彼此拆开时使得塑件保持在第 一模子中的至少一个束缚装置(binding device),该束缚装置包括束缚构件(binding member) 和驱动单元,束縛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一模子以束缚(bind)或者释放 (release)塑件,驱动单元安装到第一模子以前后移动束缚构件。 束缚构件可以移入或者移出腔体。束缚构件可以从第一模子的中心朝着第一模子的周边的方向移动。 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处于彼此装配状态时,束缚构件可以包括限定一 部分腔体的部分。马区动单元可以包括液压缸。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及效果也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 来实现,其包括第一模子、与第一模子装配起来以形成腔体的第二模子以及 挤压塑件的至少一个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使得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拆 开时塑件保持在第一模子中,其包括挤压构件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该挤压 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二模子以挤压或者释放塑件,该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安 装到第二模子以前后移动挤压构件。挤压构件可以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装配和拆开的方向上前后移动。挤压构件可以保持挤压塑件,直到第 一模子和第二模子拆开且使彼此隔 开第 一 间隔,并且可以在第 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彼此远离移动且其间间距超过 第一间隔时释放塑件。在第一模子和第二模子处于彼此装配状态时,挤压构件可以包括限定一 部分腔体的部分。挤压构件可以具有沿着塑件周边连续延伸的形状以均匀地挤压塑件的周边,并且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二模子中彼此隔开设置的多个驱动 单元,从而使挤压构件均匀地挤压塑件。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 来实现,其包括固定模、与该固定模隔开的可移动模、可移动和可转动地安 装在固定模和可移动模之间的两个可转动模以及束缚第 一 塑件的至少 一 个 束缚装置,该两个可转动模选择性与可移动模装配以形成第一腔体,并且选 择性与固定模装配以形成第二腔体,该至少一个束缚装置形成在第一腔体 中,从而当两个可转动模之一从可移动模上拆开时,第一塑件保持在两个可 转动模之一中。束缚装置包括束缚构件和驱动单元,束缚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两个可转动模以束缚或者释放第一塑件,驱动单元安装到两个可转动模以 前后移动束缚构件。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 来实现,其包括固定模、与固定模隔开的可移动模、可移动和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模和可移动模之间的两个可转动模以及挤压第一塑件的挤压装置,该 两个可转动模选择性地与可移动模装配以形成第一腔体,并且选择性地与固定模装配以形成第二腔体,该挤压装置形成在第一腔体中,从而当两个可转 动模之一从可移动模上拆开时,第一塑件保持在两个可转动^^莫之一中。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构件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挤压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可移动模 以挤压或者释放第一塑件,该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安装到可移动模以前后移动 挤压构件。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操作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通过彼此装配多个模子来形成腔体,彼此拆 开该多个模子,以及当模子被拆开并且不超过模子之间的预定距离时用挤压 装置将塑件保持在模子之一中。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果也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注塑机 操作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通过彼此装配多个模子来形成腔体;彼此拆 开该多个模子;以及在该多个模子处于彼此拆开状态时用束缚装置将塑件束 缚在该模子之一中。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描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将变得显见和更加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模子的拆开状态的 截面图2是图解图1所示注塑才几模子的装配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nr线剖取的截面图,其图解了第一和第二可 转动模子的转动状态;图4是图2中的IV部分的详图; 图5是图2中的V部分的详图6是图解由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生产的模制产品 的透一见图7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的束縛装置的透视图8是沿着图7中的vin-vnr剖取的截面图9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的挤压装置的截面 图,其图解了挤压构件挤压塑件的状态;图10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的挤压装置的截 面图,其图解了挤压构件在塑件上的压力被去除的状态;图11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的挤压装置的透 视图;和图12是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的注塑机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的示范性实施例、附图中图解的实 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数字通篇表示相同的元件。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 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总专利技术构思。如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专利技术构思实施例的注塑设备或者注塑机可以 生产双模制产品1,其包括透明层2和有色层3。图6所示的双模制产品1 用作显示设备(例如,电视机、监视器等)或者移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包括: 第一模子; 第二模子,与该第一模子装配起来以形成腔体;以及 至少一个束缚装置,当该第一模子和该第二模子彼此拆开时,该至少一个束缚装置使塑件保持在该第一模子中,该束缚装置包括束缚构件和驱动单元,该束缚构件 可移动地安装到该第一模子以束缚或者释放该塑件,该驱动单元安装到该第一模子以前后移动该束缚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学黄翰燮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