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及折叠机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91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及折叠机翼,属于折叠机翼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控制折叠机翼的多角度展开状态的机构成本高、冲击性大的问题。该机构包括壳体、锁紧结构、形状记忆合金丝智能驱动的插销结构、铰接座和两组传动结构;锁紧结构的一端与壳体固定,并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径向锁紧孔;铰接座固定于锁紧结构的另一端;两组传动结构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铰接座的两侧,第二端的底部与壳体固定,第二端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机翼固定;插销结构的前端能够插入或者退出锁紧孔,每个锁紧孔分别对应一个机翼的角度状态,当插销结构的前端退出锁紧孔时,锁紧结构能够带动铰接座沿自身轴向运动。本申请成本较低,冲击性小。冲击性小。冲击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及折叠机翼


[0001]本申请涉及折叠机翼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及折叠机翼。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传统的固定式机翼,折叠机翼不仅使无人机方便储存和运输,而且拓宽了无人机的发射方式,比如航载发射、机载投放等。折叠机翼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无人机的适用范围和战斗类型。
[0003]目前控制折叠机翼的多角度展开状态的机构多为火工品,其成本高,同时火工品爆炸时的冲击性大,由于无人机携带的如柔性敏感器件和光学设备的精密载荷对控制折叠机翼的多角度展开状态的机构的振动和冲击极其敏感,从而目前控制折叠机翼的多角度展开状态的机构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折叠机翼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及折叠机翼,能够解决现有控制折叠机翼的多角度展开状态的机构成本高、冲击性大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包括壳体、锁紧结构、插销结构、铰接座和两组传动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并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径向锁紧孔;所述铰接座固定于所述锁紧结构的另一端;两组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铰接座的两侧,第二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固定,第二端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机翼固定;所述插销结构的前端能够插入或者退出所述锁紧孔,每个所述锁紧孔分别对应一个机翼的角度状态,当所述插销结构的前端退出所述锁紧孔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带动所述铰接座沿自身轴向运动。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外壳、弹性组件和锁紧柱;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锁紧柱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所述锁紧孔,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铰接座固定于所述锁紧柱的第一端,该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锁紧柱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底面。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锁紧柱设置有贯穿自身径向的通孔;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穿设于所述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多个导向柱;多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导向过孔;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穿设于所述导向过孔内。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弹性件;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绕所述锁紧柱的中轴线环形阵列分布。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柱为六面体;所述锁紧柱的四
条棱的位置处沿径向内凹,并在四条棱的位置处的顶部设置阻挡台;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内凹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阻挡台和所述壳体的底面。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销结构包括插销、固定筒、第二弹性件、底板和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固定筒的一端卡设所述插销,另一端固定所述底板;所述插销能够沿所述固定筒的轴向移动,前端能够插入或者退出所述锁紧孔,后端与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丝连接;所述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筒的内腔,两端分别抵于所述插销和所述底板。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锁紧孔分别设置于所述锁紧结构的相对两侧,且两侧的所述锁紧孔错位设置;所述插销结构为两组,两组所述插销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锁紧结构的两侧,前端分别能够插入或者退出对应侧的所述锁紧孔。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支座、轴承、螺栓、摇杆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作为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座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支座的底部作为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固定,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卡设于所述轴承安装孔;所述螺栓卡设于所述轴承的内孔;所述摇杆的中部套设于所述螺栓;所述摇杆作为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二端的顶部与所述机翼固定。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翼,包括上述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锁紧结构的一端与壳体固定,锁紧结构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径向锁紧孔,铰接座固定于锁紧结构的另一端,两组传动结构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铰接座的两侧,第二端的底部与壳体固定,第二端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机翼固定,插销结构的前端能够插入或者退出锁紧孔,每个锁紧孔分别对应一个机翼的角度状态。机翼安装于机身上,机翼完全收回,插销结构的前端插入锁紧结构的靠近铰接座的锁紧孔,便于机翼内埋于机舱内。巡飞弹发射后,本申请的机构的插销结构的前端退出锁紧孔,解除插销结构对锁紧结构的锁定,锁紧结构能够带动铰接座沿自身轴向运动,由于两组传动结构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铰接座的两侧,第二端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机翼固定,从而铰接座带动传动结构运动,机翼被展开。每个锁紧孔分别对应一个机翼的角度状态,当插销结构的前端插入另一个锁紧孔时,机翼被保持在该锁紧孔对应的角度状态。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通过纯机械结构控制机翼保持多角度状态,成本较低,冲击性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2]附图标记:1

壳体;2

锁紧结构;21

外壳;211

棱柱筒;212

固定片;22

弹性组件;221

第一弹性件;23

锁紧柱;231

挡台;232

锁紧孔;24

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25

导向柱;251

导向过孔;3

插销结构;31

插销;32

固定筒;33

第二弹性件;34

底板;35

第二形状记忆合金丝;4

铰接座;5

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锁紧结构、插销结构、铰接座和两组传动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并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径向锁紧孔;所述铰接座固定于所述锁紧结构的另一端;两组所述传动结构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铰接座的两侧,第二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固定,第二端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机翼固定;所述插销结构的前端能够插入或者退出所述锁紧孔,每个所述锁紧孔分别对应一个机翼的角度状态,当所述插销结构的前端退出所述锁紧孔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带动所述铰接座沿自身轴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外壳、弹性组件和锁紧柱;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锁紧柱沿自身轴向布设多个所述锁紧孔,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铰接座固定于所述锁紧柱的第一端,该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锁紧柱的第一端和所述壳体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锁紧柱设置有贯穿自身径向的通孔;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穿设于所述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还包括多个导向柱;多个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导向过孔;所述第一形状记忆合金丝穿设于所述导向过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状态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弹性件;四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绕所述锁紧柱的中轴线环形阵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机翼多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李瑞张卫红朱继宏谷小军张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