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镜筒和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80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镜筒和摄像设备。该镜头镜筒能够防止光线从镜头镜筒的内表面上的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反射。在摄像透镜单元中,为了驱动设置在第三透镜单元上的致动器,将作为通电构件的柔性配线板连接到该致动器。以覆盖直线运动限制部的内表面从而防止该内表面朝向光轴露出的方式布置该柔性配线板。此外,柔性配线板具有经受了抗反射处理的朝向光轴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镜头镜筒以及设置有该镜头镜筒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地,使用闺化银胶片的胶片照相机广泛地普及。但是, 近年来,无需使用胶片而能够将图像捕捉到存储器中的数字式 照相机开始迅速普及。这些数字式照相机包括设置有用于使多 个光学透镜沿着光轴移动从而改变摄像倍率的变焦机构的数字 式照相才几。日本特开2001-324663号公报公开了变焦镜头镜筒的构造 的一个例子。在该变焦镜头镜筒中,由凸轮环使保持多个透镜 的多个透镜保持部沿着光轴移动,同时,由转动限制部限制透 镜保持部在转动方向上的运动。利用该构造,可以将光学透镜 移动到指定位置。近年来,朝向更高的摄像倍率快速发展,随着该发展,透 镜组的数量和镜头镜筒在完全伸出状态下的长度趋于增加,也 就是说,变焦镜头镜筒的尺寸趋于增加。另一方面,强烈要求 减小照相机的厚度,因此要求变焦镜头镜筒在收容状态下的尺 寸最小化。为了减小照相机的厚度,设想减小变焦镜头镜筒的 各筒在光轴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连接尺寸减小的各筒,使得变焦 镜头镜筒具有镜筒的数量增加的多段构造。对于这种照相机厚 度的减小,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日本特开2000-66081号公报示出了小型化的使用棱柱状 金属的镜头镜筒的例子。利用该构造,可以由厚度减小的金属键(metal key)部分地保持镜头镜筒的各筒,使得各筒可以 直线移动。该类型的镜头镜筒的空间效率比由塑料成型筒保持 以直线运动的传统镜头镜筒的空间效率优异,因此,该类型的 镜头镜筒适于小型化。此外,日本特开2003-21776号公报示出了具有以多段连接 的凸轮镜筒的镜头镜筒的例子。在该情况下,也由薄金属键部 分地保持镜头镜筒的各筒,用于直线运动,因此,该类型的镜 头镜筒也适于小型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0-66081号乂>才艮和日本特开 2003-21776号公报中公开的镜头镜筒的情况下,如果在镜头镜 筒的内周面上布置用于限制为直线运动的金属键,则从金属键 反射通过摄像透镜的光线,从而形成有害光线,这引起所谓的 "重影(ghost)"现象。当引起该现象时,在输出图像中出现 与实际拍摄的被摄体像不同的像。因此,要求防止"重影,,的 产生。作为防止重影的措施,提出一种直接向金属键涂布抗反射 涂层的方法。在该情况下,要求适当地涂布涂层并且获得抗反 射效果。然而,由于对金属表面进行涂覆,因此,得到的表面 有时仍然稍孩i有光泽,对现有技术来说,难以完全防止光线从 金属键的反射。考虑到这些情况,期望不仅尺寸小且薄而且无 重影的镜头镜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光线从镜头镜筒的内表面上的直 线运动限制构件反射的镜头镜筒和摄像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镜头镜筒,其能在光轴 方向上移动并且包括透镜单元,其被构造成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其被布置在镜头镜筒的内侧,该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具有用于引导直线运动的透镜单元的直线运动限制部;致动部,其被布置在镜头镜筒的内侧;以及通电构件, 其被连接到致动部,用于向致动部供给电流,其中,通电构件 以从光轴侧覆盖直线运动限制部的方式在绕镜头镜筒的轴线转 动的方向上与直线运动限制部布置在相同的相位。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 包括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镜头镜筒,其中,该镜头镜筒包括 透镜单元,其被构造成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直线运动限制构 件,其被布置在镜头镜筒的内侧,该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具有用 于引导直线运动的透镜单元的直线运动限制部;致动部,其被 布置在镜头镜筒的内侧;以及通电构件,其被连接到致动部, 用于向致动部供给电流,其中,通电构件以从光轴侧覆盖直线 运动限制部的方式在绕镜头镜筒的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直线运 动限制部布置在相同的相位。根据本专利技术,通电构件从光轴侧覆盖布置在镜头镜筒的内 侧的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因此,可以防止光线从镜头镜筒的内 周面上的直线移动限制构件反射。此外,由于被连接到致动部 的通电构件用于防止光线的反射,因此,可以省略为该目的设 置的其它构件。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变 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l是处于电源OFF状态的数字式照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处于电源ON状态的数字式照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数字式照相机的俯视图。 图4是数字式照相机的背面图。 图5是数字式照相机的仰视图。图6是数字式照相机的控制器及其周边电路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处于收容状态的摄像镜头镜筒的内部构造的剖 视图。图8是示出处于摄像准备就绪状态的摄像镜头镜筒的内部 构造的剖视图。图9是摄像镜头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图IO是示出比较例的摄像镜头镜筒的结构的剖视图。图ll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镜筒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从光轴方向观察的摄像镜头镜筒的通电构件 与直线运动限制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从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摄像镜头镜 筒的通电构件与直线运动限制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14是设置有摄像镜头镜筒的数字式照相机的从电源O N 到摄像结束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 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适用于设置有摄像镜头镜筒的 数字式照相机,该摄像镜头镜筒具有能够任意改变摄像倍率的 折叠式(collapsible)变焦才几构。图1是处于电源O F F状态的数字式照相机12的外观的立体 图。图2是处于电源ON状态的数字式照相机12的外观的立体 图。图3是数字式照相机12的俯视图。图4是数字式照相机12 的背面图。图5是数字式照相机12的仰视图。在数字式照相机12的前表面上,配置有用于确定被摄体的 构成的取景器17、用于在测光和测距时补充光源的辅助光源 16、闪光灯(strobe) 18以及摄像镜头镜筒71 。在数字式照相机12的顶面上,配置有释放按钮13、电源切 换按钮15和变焦开关14。在数字式照相机12的底面上,配置有 三脚架安装部27和卡电池盖(card battery cover) 28。在卡 电池盖28内布置稍后提及的存储卡驱动器42和电池插入部(未 示出)。此外,在数字式照相机12的背面上,配置有用于切换各种 功能的操作按钮21、 22、 23、 24、 25和26、由LCD构成的显 示器20以及取景器目镜19。当按压操作按钮21、 22、 23、 24、 25和26中的 一 个操作按钮时,选择数字式照相机12的如摄像模 式、重放模式、动态画面拍摄模式等操作模式中的相关一个模 式。显示器20在屏幕上显示存储在存储器40中的图像数据或从 存储卡读取的图像数据。此外,当选择重放模式时,显示器20 减小多个摄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尺寸并且在屏幕上显示尺寸减小 的图像数据。图6是数字式照相机12的控制器及其周边电路的方框图。 控制器50基本上由CPU46、 ROM45和RAM47构成。经由总线 44将控制器50连接到释放按钮13、操作按钮21至26、显示器 20、存储器40、存储卡驱动器42以及其它构成元件。此外,经由总线44连接到控制器50的驱动电路43被连接到 变焦马达驱动部29、聚焦马达驱动部31、快门驱动部32、光圏 驱动部35、由CCD或CMOS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镜筒,其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并且包括: 透镜单元,其被构造成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其被布置在所述镜头镜筒的内侧,所述直线运动限制构件具有用于引导所述透镜单元直线运动的直线运动限制部; 致动部,其被布 置在所述镜头镜筒的内侧;以及 通电构件,其被连接到所述致动部,用于向所述致动部供给电流, 其中,所述通电构件以从光轴侧覆盖所述直线运动限制部的方式在绕所述镜头镜筒的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所述直线运动限制部布置在相同的相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