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48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预制支撑和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和预制支撑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构,第一结构包括有与围护结构相连接的第一钢板、与预制支撑相连接的法兰结构,第一钢板和法兰结构之间连接有承重钢板,承重钢板、第一钢板和法兰结构围成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千斤顶。与现浇砼支撑相比,预制支撑及连接方式废弃工程量极小,预制支撑、钢接头均可反复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同时大幅减少现场支撑绑扎钢筋笼、假设模板的工程量,施工周期短、能源消耗低。能源消耗低。能源消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结构
,特指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混凝土腰梁、支撑基本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基坑开挖后现场绑扎钢筋笼、安装模板后再浇灌混凝土,并等待混凝土龄期后方可继续开挖,但是,这样会导致施工周期长、污染大、能源消耗多,基于此,通过预制混凝土支撑、腰梁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3]而预制腰梁、支撑是否能够安全可靠预转的关键是支撑与腰梁、腰梁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现有的连接节点有如下几种,详细如下:
[0004]第一,专利号为202010819455.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竖井内支撑结构,包括预制腰梁,预制腰梁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包括预埋钢板和预埋钢筋接驳器,相邻两个连接端的预埋钢板之间通过工字型钢焊接连接,相邻两个连接端的预埋钢筋接驳器之间通过搭接主筋相连。
[0005]第二,专利号为201510659421.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撑及其架设方法,通过混凝土支撑梁块预制,在混凝土支撑梁施工过程中,直接将预制的混凝土支撑梁块拼装,并通过预应力锚索连接,快速形成混凝土支撑梁;
[0006]第三,专利申请号为202011093820.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基坑内支撑边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装配式支撑以及冠梁或腰梁;装配式支撑的端部固定有第一伸缩接头,冠梁或腰梁的内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接头;第一伸缩接头和第二伸缩接头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实心钢板、U孔钢板、U形钢板和加劲板;U形钢板的一端贯穿U孔钢板上的U形孔并与实心钢板焊接,另一端的两侧壁上设有多列长圆孔;实心钢板与U孔钢板通过加劲板连接;第一伸缩接头的U形钢板卡在第二伸缩接头的U形钢板中,且第一伸缩接头上的长圆孔与第二伸缩接头上的长圆孔通过螺栓连接。
[0007]然而,现有的连接节点存在以下不足:
[0008]1、现浇混凝土支撑、腰梁需要现场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并等待混凝土支撑、腰梁达到设计强度时,方能对基坑提供足够的支护,这导致基坑在最不利工况暴露时间较长,基坑变形的较难控制。同时,在主体结构回筑阶段还要拆除现浇混凝土支撑、腰梁后才能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这样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占用大量的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加长了施工工期并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0009]2、在专利号为202010819455.1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预制腰梁与连续墙采用预埋接驳器进行连接,由于连续墙施工存在误差,未考虑实际施工误差,安装可行性不高。同时由于连续墙表面平整度一般,全预制腰梁与连续墙之间存在空隙,该节点可靠性不高;
[0010]3、在专利号为201510659421.X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预应力锚索连接体系与从传统的预应力体系不同,由于基坑现场施工的场地问题,支撑下方没有张拉空间,围护结构的位置导
致预应力波纹管无法贯穿整个结构,该节点的刚度、稳定性、安全性较难保证;
[0011]4、专利申请号为202011093820.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支撑与围护结构的钢接头刚度较小、承载力低、钢接头节点安装复杂、节点对于施工误差较为敏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
[001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预制支撑和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和所述预制支撑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有与所述围护结构相连接的第一钢板、与所述预制支撑相连接的法兰结构,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之间连接有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围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千斤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围护结构和所述第一钢板之间连接有多根型材,多根所述型材的一端通过第一槽钢与所述围护结构相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型材为工字型钢。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型材与所述围护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与所述围护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块。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法兰结构包括有与所述预制支撑预制成一体的第一法兰和与所述第一法兰相连接的第二法兰。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空间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钢板相连接的至少一块第一楔块。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空间还包括有两块连接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的第二槽钢,两块所述第二槽钢、所述承重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围成所述第一空间。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两块所述第二槽钢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第一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楔块。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钢板和所述承重钢板均为堵头钢板。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预制支撑为钢支撑、预制混凝土管撑或预制混凝土支撑。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与现浇砼支撑相比,预制支撑及连接方式废弃工程量极小,预制支撑、钢接头均可反复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同时大幅减少现场支
撑绑扎钢筋笼、假设模板的工程量,施工周期短、能源消耗低;
[0026]2、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像传统钢支撑一样采用钢腰梁,也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腰梁,适应广。采用混凝土腰梁时施工误差容许度高,三个方向误差均可通过现浇腰梁进行调差。同时,采用混凝土腰梁时,可加强支护结构整体性,钢接头中的工字型钢不影响混凝土腰梁的钢筋绑扎;
[0027]3、预制支撑及其连接方式能够避免纯预制腰梁与连续墙之间出现连接不密实的情况,保证结构受力体系安全可靠;
[0028]4、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结构分别与预制支撑和围护结构均为可拆卸连接,第一结构整体可重复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采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接节点时,支撑、腰梁使用一次即废弃,废弃工程大的问题;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螺栓,保证接头,预制支撑均是可重复利用的,只有用来消除误差、加强整体性的现浇混凝土腰梁为临时结构,废弃量小、同时容许误差大;
[0029]5、本专利技术中的法兰、槽钢、钢板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拧螺栓即可,施工便捷。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预制支撑和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和所述预制支撑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包括有与所述围护结构相连接的第一钢板、与所述预制支撑相连接的法兰结构,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之间连接有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法兰结构围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千斤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和所述第一钢板之间连接有多根型材,多根所述型材的一端通过第一槽钢与所述围护结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为工字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与所述围护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槽钢,所述第三槽钢与所述围护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楔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支撑与地下围护结构的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智李白宇毛武峰徐文田刘健美麦家儿顾锋赖鹏邦何冠鸿许卓吴玉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