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118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包含一基座、一定子、一轴承、一转子及一扣环。该基座可供结合该定子及轴承;该转子具有一心轴,该心轴设有一扣槽及一卡扣部,该扣槽及卡扣部分别具有一第一外径及一第二外径,该第二外径大于该第一外径;该扣环扣持于该扣槽,且该扣环具有一结合部及一扣持部,该结合部可供定位该扣环,该扣持部环绕形成一内孔,该内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外径且小于该第二外径,使该内孔与该扣槽之间具有一间隙。借此,可避免该扣环与该心轴之间因相互摩擦而产生噪音,并确保该转子不会任意脱离该基座,且在组装上也不会受到过多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马达结构,尤其是一种能有效防止扣环于轴管内位 移,并避免因扣环而产生磨擦噪音的马达。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l所示,现有马达9大致包含一定子91及一转子92。该定 子91装设固定于一轴管座93上,且该轴管座93中央固定有一轴管931, 该轴管931内部配置有一轴承932,该轴承932设有一轴孔(未标示)。该转子92具有一轮毂921,该轮毂921中央设有一心轴922,该心 轴922的端部设有一扣槽923;且该心轴922邻近该轮毂921的外周面套 入如油圏94及麦啦(Mylar聚酯薄膜片)95等构件后,即可穿伸该轴承 932的轴孔;借此,再于该心轴922远离该轮毂921的外周面另套入如油 圈96、麦啦(mylar) 97及华司98 ( washer簧垫)等构件后,另于该心 轴922的扣槽923结合一扣环99,最后再以一封油盖90将该轴管931底 部封闭。请配合参照图2所示,前述现有马达9于实际使用时,仍具有如下 所述的诸多缺点,例如1 、该扣环99扣持固定于该心轴922的扣槽923时,由于该扣槽923 的外径大于该扣环99的内径,因此,该扣环99与该扣槽923之间呈毫 无间隙的紧配合,导致该扣环99因受该心轴922的一端迫入而扩大,而 容易造成该扣环99变形,使该扣环99的扣持功能受到影响,故现有马 达9在进行搬运、装载、包装或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并无法确保该转子 92不会任意脱落。2 、又由于该心轴922旋转时,该扣环99也会随着该心轴922旋转,因此造成该扣环99容易与华司98或该心轴922等构件相互碰撞而产生 磨擦噪音,使该转子92无法稳定旋转工作。3、该现有马达9于该心轴922穿伸该轴承932的轴孔后,必须另 通过该轴管931的底部将该扣环99扣才妄于该心轴922的扣槽923,并配 合以该封油盖90封闭该轴管931底部;因此,该心轴922穿伸该轴岸义932 的轴孔及该扣环99扣接该扣槽923等组装动作无法一次完成,造成组装 上的诸多限制,且组装便利性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用以解决现有马达的扣环容易随着心轴旋转 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为主要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马达的另一目的,可使该马达于组装上不易受到限制且更为 简易方便。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助该技术手段 所能达到的功效包含有一种马达,包含一基座、 一定子、 一轴承、 一转子及一扣环。该基 座设有一轴管;该定子结合于该基座上;该轴承结合于该轴管内,该轴 承具有一穿孔;该转子具有一心轴,该心轴结合该轴承,且该心轴的外 周面设有一扣槽,该扣槽具有一第一外径,且该心轴另设有邻接该扣槽 的一卡扣部,该卡扣部具有一第二外径,该第二外径大于该第一外径; 该扣环结合于该轴管内且扣持于该心轴的扣槽,该扣环具有一结合部及 一扣持部,该结合部定位于该轴承的端面,该扣持部环绕形成一内孔, 该扣持部具有邻接该内孔的一卡扣周缘,该卡扣周缘于该心轴的径向上延伸至该穿孔的范围内,该内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外径,使该内孔与该 扣槽之间具有一间隙,又该内孔的孔径小于该第二外径以挡止该转子的卡扣部。借此,以达到避免该扣环与该心轴之间相互磨擦而产生噪音、5确保该转子不会任意脱离该基座及组装上不会受到限制等诸多功效。所述转子具有一轮毂,该心轴一端结合该轮毂,该轴承具有一第一 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轮毂相对,该扣槽形成于该心轴远 离该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该扣环的结合部二侧面分别为一第一定位端 面及一第二定位端面,该第 一定位端面与该轮毂相对且抵接定位于该轴 承的第二端面。借此,可确保该扣环于该心轴的轴向上不会任意位移, 以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及结合稳固性等功效。所述轴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二端结合一顶心盖,该扣环的结合部的第二定位端面4氏接定位于该顶心盖的一端,使该扣环;陂夹 持于该轴承与该顶心盖之间。借此,可提供该扣环更佳的定位功效。所述转子具有一轮毂,该心轴一端结合该轮毂,该轴承具有一第一 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轮毂相对,该扣槽形成于该心轴邻 近该轮穀的一端的外周面,该扣环的结合部二侧面分别为一第一定位端 面及一第二定位端面,该第一定位端面与该轮毂相对,该第二定位端面 抵接定位于该轴承的第一端面。借此,该扣环的内孔可更容易与该轴承 的穿孔进行对位,使得组装作业上更为简易方便。所述扣环的结合部的第一定位端面设有一固定凸部,该固定凸部固 定于该轴管的内侧周壁。借此,该扣环可确实固定于该轴管的内侧周壁 而不会脱落,使该扣环可确保该转子不会任意脱落,以达到更进一步防 止如轴承等构件脱离该轴管的功效。所述扣环的结合部具有一外侧周缘,该外侧周缘抵接定位于该轴管 的内侧周壁。借此,可确保该扣环于该心轴的径向上不会任意位移,同 样可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及结合稳固性等功效。所述心轴的卡扣部与该扣槽相互邻接的部位形成 一 平面,该平面平 行于该扣环的扣持部。借此,可确保该心轴无法任意由该扣环中拔出,以提供该转子更佳的防脱落功效。所述轴承的穿孔内具有一扩径部,使该穿孔内形成一储油区,并在 该穿孔内形成数个不同孔径大小的部位,该扣环的卡扣周缘则超出该轴 承的穿孔具有最小孔径的部位。借此,可于该储油区储存润滑油,使该 转子的旋转更为稳定,并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功效。所述内孔与该扣槽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0.67mm。借此,可确保该 扣环不会随着该心轴而旋转,以达到减少噪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2:现有马达的局部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的局部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的局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2马达10基座眾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2顶心盖20定子30轴承31第一端面32第二端面33穿孔40转子41轮毂42心轴421扣槽422卡扣部423圆弧部424平面50扣环51结合部511外侧周缘512第一定位端面513第二定位端面52扣持部521卡扣周缘53内孔60轴承61第一端面62第二端面63穿孔631储油区70转子71轮毂72心轴721扣槽722卡扣部80扣环81结合部811外侧周缘812第一定位端面 813第二定位端面 814固定凸部821卡扣周缘 D2第二外径 91定子 923扣槽 94油圈 98华司具体实施例方式83内孑L d孔径 92转子 93轴管座 95麦啦 99扣环Dl第一外径 G间隙 921轮毂 931轴管 96油圈 90油封盖82扣持部9马达 922心轴 932轴承 97麦啦下文特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憎 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及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马达l包含一基座10、 一定子20、 一轴承30、 一转子40及一扣环50。该基座IO设有一轴管11,该轴管11具有一第一端111及一第二端 112,该第一端111形成一开放状,该第二端112形成一封闭状;其中, 该轴管11可选用二端皆形成开口的一中空轴管,再于该第二端112置入 一顶心盖12,以将该轴管11的第二端封闭;或者,该轴管11的第二端 112也可利用 一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 一个定子,结合于该基座上; 一个轴承,结合于该轴管内,该轴承具有一个穿孔; 一个转子,具有一个心轴,该心轴结合该轴承,且该心轴的外周面设有一个扣槽,该扣槽具有一 个第一外径,且该心轴另设有邻接该扣槽的一个卡扣部,该卡扣部具有一个第二外径,该第二外径大于该第一外径;及 一个扣环,结合于该轴管内且扣持于该心轴的扣槽,该扣环具有一个结合部及一个扣持部,该结合部定位于该轴承的端面,该扣持部环绕形成一个 内孔,该扣持部具有邻接该内孔的一个卡扣周缘,该卡扣周缘于该心轴的径向上延伸至该穿孔的范围内,该内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一外径,该内孔与该扣槽之间具有一个间隙,又该内孔的孔径小于该第二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