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0493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氧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吸附A罐、吸附B罐、真空泵、储氧罐、垫高和储罐本体均安装在底板之上;过滤器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空气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空气进气电磁阀相连,空气进气电磁阀与吸附罐相连,吸附罐与储氧罐相连,储氧罐与真空泵相连,分子筛位于吸附罐内,制冷机通过管路与储罐本体相连,制冷机放置于垫高上方,采用制冷机直接对氧气进行液化,前端采用VPSA制备氧气。通过该种方案,可以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以及对电力的消耗,适用于实验室等小型应用场景。场景。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氧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氧气的制备,如膜分离法、电解法和变压吸附法等,这些方法视使用环境不同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而液氧制备涉及气体的低温液化,现多采用深冷法进行制备;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使用制冷机对氧气进行液化,但由于成本和安全性等因素,未能被普遍使用。
[0003]现有的深冷法制液氧,由于其占地面积大,停机成本高,前期投入高等因素,往往用于工业制备液氧,不适用于实验室、舰船等对设备体积有要求,并且无法通过外界运输灌装液氧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解决占地面积大,停机成本高,前期投入高,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包括制氧部分、液化部分和储藏部分,所述制氧部分包括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空气进气电磁阀、吸附A罐、吸附B罐、真空泵、储氧罐、A分子筛和B分子筛,所述液化部分包括制冷机和垫高,所述储藏部分包括储罐本体、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和真空压力表;所述过滤器、空气压缩机、冷凝器、吸附A罐、吸附B罐、真空泵、储氧罐、垫高和储罐本体均安装在底板上。
[0007]所述过滤器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通过管路与空气进气电磁阀相连,空气进气电磁阀通过管路分别与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和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相连,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吸附A罐相连,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吸附B罐相连,分子筛A位于吸附A罐内,分子筛B位于吸附B罐内;吸附A罐通过管路分别与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和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相连,吸附B罐通过管路分别与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和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相连,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和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通过管路都与氧气出口电磁阀相连,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和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通过管路都与氮气出口电磁阀相连,所述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和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均在吸附罐的顶端,所述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和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高度均在分子筛下方,所有的空气进气电磁阀均位于吸附罐的下方,氧气出口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储氧罐相连,废氧出口电磁阀设于储氧罐底部,氮气出口电磁阀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
[0008]所述氧气入口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储氧罐相连,氧气入口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制冷机相连,制冷机通过管路和液氧出口电磁阀与储罐本体相连,制冷机放置于垫高上。
[0009]所述液位计和温度计位于储罐本体内液体里,安全阀连接储罐本体,安全阀上设压力表,储罐本体上方连接两管路,一条管路接排气阀,一条管路接出口阀,出口阀前端接
流量计,储罐本体右侧设真空压力表,底端设排污阀。
[0010]所述分子筛为5A分子筛。
[0011]所述制冷机为纯氮制冷机。
[0012]工作原理:启动空气压缩机与真空泵,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油污等杂质,由空气压缩机加压通过冷凝器,去除水分,原料空气处理完成,开始对氧气进行分离,同时打开空气进气电磁阀、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氧气出口电磁阀、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与氮气出口电磁阀,关闭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与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此时原料空气经过空气进气电磁阀与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进入吸附A罐中,通过分子筛A吸附原料空气中的氮气,氧气通过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和氧气出口电磁阀进入储氧罐,而真空泵会对吸附B罐进行抽真空;经过一段时间后,吸附A罐内的压力增大,将不能满足吸附氮气的条件,需要对该罐进行真空解吸,此时同时打开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与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关闭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与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吸附A罐和吸附B罐的工作状态会发生转变,吸附A罐会进入真空解吸状态,而吸附B罐会进入氮氧分离状态;随着制氧过程的进行,储氧罐内的氧气含量将会升高,通过控制废氧出口电磁阀、,可以将浓度不达标的氧气排除,待储氧罐内氧气达到稳定水平后,就可以打开氧气入口电磁阀与液氧出口电磁阀,使氧气进入制冷机,氧气在制冷机中液化后,通过液氧出口电磁阀,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储罐本体中,完成液氧制备与储藏过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4](1)采用制冷机直接对氧气进行液化,前端采用空气脱附方法制备氧气。通过该方案,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以及对电力的消耗,适用于实验室等小型应用场景;
[0015](2)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碳氢化合物,如在制备氧气的过程中不能将其除去,则后续对氧气进行压缩时则会有爆燃的风险,氧气由于其强氧化性,在其制备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5A分子筛能够有效的吸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氢化合物;
[0016](3)所选用的制冷机以纯氦为介质对氧气进行液化,可以有效解决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1、过滤器;2、空气压缩机;3、冷凝器;4、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5、吸附A罐; 6、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7、吸附B罐;8、氧气出口电磁阀;9、储氧罐;10、氧气入口电磁阀;11、制冷机;12、液氧出口;13、液位计;14、温度计;15、压力表;16、安全阀;17、储罐本体;18、排气阀;19、流量计;20、出口阀;21、真空压力表;22、排污阀;23、垫高;24、底板;25、废氧出口电磁阀;26、真空泵;27、氮气出口电磁阀;28、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29、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0、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1、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32、空气进气电磁阀;33、A分子筛;34、B分子筛。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包括制氧部分、液化部分和储藏部分,制氧部分包括过滤器1、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3、吸附A罐5、吸附B罐7、真空泵26、储氧罐9、分子筛A 33和
分子筛B 34,液化部分包括制冷机11和垫高23;储藏部分包括储罐本体17、液位计13、温度计14、压力表15、流量计19和真空压力表21,其中过滤器1、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3、吸附A罐5、吸附B罐7、真空泵26、储氧罐9、垫高23和储罐本体17均安装在底板24上。
[0021]过滤器1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2相连,空气压缩机2通过管路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器3通过管路与空气进气电磁阀32相连,空气进气电磁阀32通过管路分别与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0和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29相连,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0通过管路与吸附A罐5相连,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29通过管路与吸附B罐7相连,A分子筛33位于吸附A罐5内,B分子筛34位于吸附B罐7内;吸附A罐5通过管路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液氧制备与储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部分、液化部分和储藏部分,所述制氧部分包括过滤器(1)、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3)、吸附A罐(5)、吸附B罐(7)、真空泵(26)、储氧罐(9)、氧气入口电磁阀(10)、废氧出口电磁阀(25)、A 分子筛(33)和B分子筛(34),所述液化部分包括制冷机(11)和垫高(23);所述储藏部分包括储罐本体(17)、液位计(13)、温度计(14)、压力表(15)、流量计(19)、出口阀(20)和真空压力表(21),其中过滤器(1)、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3)、吸附A罐(5)、吸附B罐(7)、真空泵(26)、储氧罐(9)、垫高(23)和储罐本体(17)均安装在底板(24)上;所述过滤器(1)通过管路与空气压缩机(2)相连,空气压缩机(2)通过管路与冷凝器(3)相连,所述冷凝器(3)通过管路与空气进气电磁阀(32)相连,所述空气进气电磁阀(32)通过管路分别与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0)和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29)相连,A罐空气进气电磁阀(30)通过管路与吸附A罐(5)相连,B罐空气进气电磁阀(29)通过管路与吸附B罐(7)相连,所述A分子筛(33)位于吸附A罐(5)内,B分子筛(34)位于吸附B罐(7)内,所述吸附A罐(5)通过管路分别与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4)和A罐氮气出口电磁阀(31)相连,吸附B罐(7)通过管路分别与B罐氧气出口电磁阀(6)和B罐氮气出口电磁阀(28)相连,A罐氧气出口电磁阀(4)和B罐氧气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革菊张金鸣吴亚铭赵维翟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