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25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包括立式拼装组件和卧式拼装组件,立式拼装组件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下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下部钢塔的拼接部均安装有立式拼装组件,立式拼装组件固定在承台上;卧式拼装组件的顶面与上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上部钢塔的拼接部均安装有卧式拼装组件,卧式拼装组件固定在河床上;上部钢塔与下部钢塔之间的铰接处钢塔分别通过立式拼装组件和卧式拼装组件抵靠,且立式拼装组件和卧式拼装组件均固定在承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保证钢塔拼装支架所需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还可以降低钢塔拼装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造型独特的桥梁结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斜拉桥凭借跨度大、外形美观的特点已经在桥梁行业中广泛应用,通常采用竖转法进行斜拉桥施工。目前斜拉桥索塔通常选择先卧拼再竖转的施工方案,若想要竖转顺利,则需钢塔卧拼顺利,钢塔卧拼顺利则需要良好的施工支架,故一个良好的桥位拼装临时施工支架也是竖转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结构设计的独特性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现有桥位拼装临时施工支架不能满足钢塔施工所需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故需设计一种新的桥位拼装临时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好及稳定性高的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包括立式拼装组件和卧式拼装组件,所述立式拼装组件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下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所述下部钢塔的拼接部均安装有所述立式拼装组件,所述立式拼装组件固定在承台上;所述卧式拼装组件的顶面与上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所述上部钢塔的拼接部均安装有所述卧式拼装组件,所述卧式拼装组件固定在河床上;所述上部钢塔与所述下部钢塔之间的铰接处钢塔分别通过所述立式拼装组件和所述卧式拼装组件抵靠,且所述立式拼装组件和所述卧式拼装组件均固定在承台上。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立式拼装组件和卧式拼装组件,且立式拼装组件用于抵靠下部钢塔,卧式拼装组件用于抵靠上部钢塔,以保证钢塔拼装支架所需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还可以降低钢塔拼装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0006]作为优选,所述立式拼装组件包括第一钢管桩支架、第一工字横梁和第一垫块,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第一工字横梁通过第一钢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的顶部端面上,所述第一垫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工字横梁上,且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下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立式拼装组件的强度更好,从而使得支撑下部钢塔的稳定性也更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所述下部钢塔的倾斜度一致;这样使得下部钢塔的倾斜方向的受力均在第一钢管桩支架上,来确保钢塔施工中的稳定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垫块为楔形状的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楔形面与所述下部钢
塔的侧面相吻合并抵靠;这样使得下部钢塔的侧面与立式拼装组件之间的贴合度更好,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下,也能提升钢塔拼接的精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包括四根第一钢管桩,四根所述第一钢管桩之间围成一个矩形状的钢管桩支架,且相邻的所述第一钢管桩之间安装有横向撑;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一钢管桩支架的强度更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卧式拼装组件包括第二钢管桩支架、第二工字横梁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二钢管桩支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河床上,所述第二工字横梁通过第二钢板安装在所述第二钢管桩支架的顶部端面上,所述第二垫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工字横梁上,且所述第二垫块与所述上部钢塔的侧面相抵靠;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卧式拼装组件的强度更好,从而使得支撑上部钢塔的稳定性也更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钢管桩支架包括四根第二钢管桩,四根所述第二钢管桩之间围成一个矩形状的钢管桩支架,且相邻的所述第二钢管桩之间安装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位于所述第二钢管桩支架的上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钢管桩支架的强度更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支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立式拼装组件;2、卧式拼装组件;3、下部钢塔;4、承台;5、上部钢塔;6、河床;7、铰接处钢塔;8、拼接部;11、第一钢管桩支架;12、第一工字横梁;13、第一垫块;14、第一钢板;11

1、第一钢管桩;11

2、横向撑;21、第二钢管桩支架;22、第二工字横梁;23、第二垫块;24、第二钢板;21

1、第二钢管桩;21

2、剪刀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立式拼装组件1和卧式拼装组件2,立式拼装组件1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下部钢塔3的侧面相抵靠,下部钢塔3的拼接部8均安装有立式拼装组件1,立式拼装组件1固定在承台4上;卧式拼装组件2的顶面与上部钢塔5的侧面相抵靠,上部钢塔5的拼接部8均安装有卧式拼装组件2,卧式拼装组件2固定在河床6上;上部钢塔5与下部钢塔3之间的铰接处钢塔7分别通过立式拼装组件1和卧式拼装组件2抵靠,且立式拼装组件1和卧式拼装组件2均固定在承台4上。
[0016]立式拼装组件1包括第一钢管桩支架11、第一工字横梁12和第一垫块13,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底部固定在承台4上,第一工字横梁12通过第一钢板14安装在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顶部端面上,第一垫块13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第一工字横梁12上,且第一垫块13与下部钢塔3的侧面相抵靠。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下部钢塔3的倾斜度一致。第一垫块13为楔形状的垫块,第一垫块13的楔形面与下部钢塔3的侧面相吻合并抵靠。第一钢管桩支架11包括四根第一钢管桩11

1,四根第一钢管桩11

1之间围成一个矩形状的钢管桩支架,且相邻的第一钢管桩11

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安装有横向撑11

2。
[0017]卧式拼装组件2包括第二钢管桩支架21、第二工字横梁22和第二垫块23,第二钢管
桩支架21的底部固定在河床6上,第二工字横梁22通过第二钢板24安装在第二钢管桩支架21的顶部端面上,第二垫块23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第二工字横梁22上,且第二垫块23与上部钢塔5的侧面相抵靠。第二钢管桩支架21包括四根第二钢管桩21

1,四根第二钢管桩21

1之间围成一个矩形状的钢管桩支架,且相邻的第二钢管桩21

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安装有剪刀撑21

2,剪刀撑21

2位于第二钢管桩支架21的上部。
[0018]该支架施工方法如下:
[0019]1)、钢管桩施工:首先依据支架布设坐标图,放出支架位置,并对陆上支架位置处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分层压实;
[0020]①
陆上基础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包括立式拼装组件(1)和卧式拼装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下部钢塔(3)的侧面相抵靠,所述下部钢塔(3)的拼接部(8)均安装有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卧式拼装组件(2)的顶面与上部钢塔(5)的侧面相抵靠,所述上部钢塔(5)的拼接部(8)均安装有所述卧式拼装组件(2),所述卧式拼装组件(2)固定在河床(6)上;所述上部钢塔(5)与所述下部钢塔(3)之间的铰接处钢塔(7)分别通过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和所述卧式拼装组件(2)抵靠,且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和所述卧式拼装组件(2)均固定在承台(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拼装组件(1)包括第一钢管桩支架(11)、第一工字横梁(12)和第一垫块(13),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承台(4)上,所述第一工字横梁(12)通过第一钢板(14)安装在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顶部端面上,所述第一垫块(13)安装在所述第一工字横梁(12)上,且所述第一垫块(13)与所述下部钢塔(3)的侧面相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桩支架(11)的顶面呈倾斜状分布并与所述下部钢塔(3)的倾斜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箱梁斜拉桥独柱内倾钢塔桥位拼装临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13)为楔形状的垫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欣白海洋范明扬沈许昌林叶儿肖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