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显示了一种气化器或者加热器,图2显示了一种冷却器,在图1中,外筒体11’为中空,其空腔形成冷却腔12’,外筒体11’的底部开 设有冷却水进口 13’,顶部开设有冷却水出口 14’,在冷却腔12’内有一螺旋管15’,该螺旋 管15,的两端部均穿过外筒体11,的上筒壁,伸至外筒体11,的外面,形成流体输入口 16, 和输出口 17’,在图2中,外筒体21’为中空,外筒体21,内有两块隔板22’、23’,两块隔板 22,、23,将外筒体21,的空腔隔成三个腔,输出腔24,、换热腔25,、输入腔26,,外筒体21, 的左右端壁上开设有冷却水输入口 27’、冷却水输出口 28’,分别与输入腔26’、输出腔24’ 相通,两块隔板22’、23’之间有多根支管29’,每根支管29’穿过换热腔25’,并穿透隔板 22’、23’,连通输入腔26’和输出腔24’,外筒体2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一对输入输出口 30’、 31’,与换热腔25’相连通,图1所示设备的冷却水进口 13’与图2所示设备的冷却水输出 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具有中空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上开设有第一流体输入口和第一流体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输入口和第一流体输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一流体管路,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外筒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换热腔相连通的传热介质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上还开设有第二流体输入口和第二流体输出口,所述第二流体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输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二流体管路,所述第二流体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波,张敬成,尹泉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