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87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抵接有承压件,所述承压件上穿装有延伸至防护套筒内部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上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挤压套设有若干锚固套件,若干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锚固力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相邻的锚固套件之间间隔设置有滑移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岩体防护的前期,锚具防护结构能够伴随岩体的不可控变形产生相应滑移变形,缓慢释放锚固力以避免锚索断裂,在岩体变形的后期,锚具又能够为岩体提供足够的防护锚固力,防止岩体过度变形而失效。防止岩体过度变形而失效。防止岩体过度变形而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


[0001]本技术属于锚具的
,涉及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高边坡防护工程中,岩体的变形量可能较大,且岩体的变形中部分是不可预测控制的变形。对这部分不可控变形,应该让其发生而不应进行防护,使其能量得到部分释放,应力重新分布,充分利用岩体自身的承受能力。岩体剩余的可控变形则需要进行防护,以防止岩体垮塌。而岩体的不可控变形是随时间逐渐发展的,但对岩体的防护一般都在开挖岩体之后,立刻在岩体中打设锚具进行锚固。如果利用普通的锚索对岩体进行防护锚固,由于普通的锚索的变形量十分有限,因此在岩体发生不可控变形时,普通的锚索不能伴随岩体的不可控变形进行变形,极易出现锚索受到的锚固力过大而导致锚索断裂失效的情况。
[0003]因此,为了协调岩体的不可控变形,锚索伴随岩体不可控变形可调节的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在岩体防护的前期,锚具防护结构能够伴随岩体的不可控变形产生相应滑移变形,缓慢释放锚固力以避免锚索断裂,在岩体变形的后期,锚具又能够为岩体提供足够的防护锚固力,防止岩体过度变形而失效。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抵接有承压件,所述承压件上穿装有延伸至防护套筒内部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上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挤压套设有若干锚固套件,若干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锚固力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相邻的锚固套件之间间隔设置有滑移间距。
[0007]防滑套筒和承压件锚固在岩体内部,钢绞线穿过承压件中心的通孔延伸至防护套筒的内部,且钢绞线上依次挤压套设有若干锚固套件。且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锚固力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加,即越靠近承压件的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锚固力越小,越远离承压件的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锚固力越大。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设定有标定锚固力,当岩体变形对钢绞线施加的力小于等于标定锚固力时,此时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当岩体变形对钢绞线施加的力大于标定锚固力时,此时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则发生相对滑移,使得钢绞线从锚固套件的内部平稳滑出并缓慢释放钢绞线的受力,通过钢绞线的相对滑移量去补偿岩体的变形量,进而实现在岩体前期的不可控变形阶段使得钢绞线能够伴随岩体的不可控变形进行相应的滑移,有效避免了钢绞线在岩体不可控变形时期受力过大而断裂失效。同时,通过控制锚固套件在钢绞线外侧的套设间距,即可控制钢绞线的滑移距离。
[0008]而在岩体后期变形阶段,由于岩体变形量远远小于前期不可控变形量,此时岩体变形对钢绞线施加的拉力也小于锚固套件对钢绞线的锚固力。因此在岩体后期变形阶段,通过锚固套件对钢绞线进行锚固,阻止钢绞线继续滑移,进而通过钢绞线对岩体进行锚固,实现对岩体变形的控制。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套件的外侧面与防护套筒的内筒壁之间设置有滑移间隙。由于钢绞线并不是严格沿着防滑套筒的轴线滑移,还有可能在径向发生窜动,因此为了避免锚固套件与防护套筒的内筒壁之间卡死,需要在锚固套件的外侧面与防护套筒的内筒壁之间设置一定的滑移间隙,保证滑移的顺利进行。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相邻的锚固套件之间的滑移间距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套件包括滑移套和挤压套,所述滑移套套设在钢绞线的外侧,所述挤压套以标定锚固力套设在滑移套的外侧。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滑移套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与钢绞线的外侧面摩擦锚固连接的内锚固面,所述滑移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挤压套的内孔面摩擦锚固连接的外锚固面。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内锚固面上设置有与钢绞线的外侧面摩擦连接的内凸触。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外锚固面上设置有与挤压套的内孔面摩擦连接的外凸触。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承压件靠近防护套筒的一端设置有与防护套筒的开口端的端面抵接配合的承压面,所述承压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岩体中预埋锚固防护套筒,并在防护套筒的开口端设置承压件以承载锚固力,同时在承压件的中心穿装延伸至防护套筒内部的钢绞线,并在钢绞线位于防护套筒内部的线段上依次套设若干锚固套件,并且使得若干锚固套件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沿着防护套筒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加,并且根据需要补偿的岩体变形量控制各个锚固套件之间的滑移间距,使得岩体前期发生变形时,能够使得钢绞线依次与若干锚固套件发生相对滑移,通过滑移量对岩体的变形量进行补偿,进而适应岩体前期的不可控变形,避免钢绞线受力过大断裂;在岩体变形量减小的后期,则通过锚固套件对钢绞线进行锚固,阻止钢绞线滑移,进而通过钢绞线对岩体进行锚固,保证岩体后期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锚固套件之间的滑移间距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内凸触与外凸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3]其中:1

防护套筒;2

承压件;3

钢绞线;4

锚固套件;41

滑移套;42

挤压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防护套筒1,所述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抵接有承压件2,所述承压件2上穿装有延伸至防护套筒1内部的钢绞线3,所述钢绞线3上沿着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挤压套设有若干锚固套件4,若干锚固套件4与钢绞线3之间的锚固力沿着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相邻的锚固套件4之间间隔设置有滑移间距。
[0026]承压件2和防护套筒1预埋锚固在岩体内部,承压件2靠近防护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与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的端面抵接的承压面,使得锚固力作用在承压件2上。承压件2的中心处则设置有供钢绞线3穿过的通孔,通孔与防护套筒1的内部空腔连通,使得钢绞线3能够穿过通孔延伸至防护套筒1的内部。防护套筒1的内部按照预先计算设定的滑移距离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锚固套件4,锚固套件4的中心设置有与钢绞线3的外侧过渡配合连接的挤压孔,挤压孔对钢绞线3施加挤压的标定锚固力。
[0027]当岩体前期发生变形量较大的不可控变形时,此时钢绞线3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防护套筒(1),所述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抵接有承压件(2),所述承压件(2)上穿装有延伸至防护套筒(1)内部的钢绞线(3),所述钢绞线(3)上沿着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挤压套设有若干锚固套件(4),若干锚固套件(4)与钢绞线(3)之间的锚固力沿着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相邻的锚固套件(4)之间间隔设置有滑移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套件(4)的外侧面与防护套筒(1)的内筒壁之间设置有滑移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锚固套件(4)之间的滑移间距沿着防护套筒(1)的开口端指向封闭端的方向依次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锚固力可变的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套件(4)包括滑移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静明张勇胡重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川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