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79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属于水利护坡技术领域。包括坝体,分布在河道两侧,坝体沿河道走向延伸,坝体朝向河道的一侧呈阶梯状分布,坝体阶梯状一侧的水平面部分设置有阻拦装置,不规则填充设置,坝体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为朝向河道方向倾斜的斜面,坝体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设置有护坡结构,固定在坝体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河道水流冲击坝体时,通过护坡结构对水流进行缓冲,当水位较高水流冲击至生态结构时,阻拦装置能够对水流进行阻挡,从而减少水流对生态结构的破坏,减少了生态结构的损耗,降低了维护生态结构的成本。降低了维护生态结构的成本。降低了维护生态结构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利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属于水利护坡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和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其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的手段。
[0003]通常在河岸两侧的护坡上会种植植物,但由于河道水位变化,部分植物会被水流冲击导致死亡或从护坡上脱落,从而减少护坡的绿化程度,此时还需养护人员对绿植进行补种,提高了护坡绿植的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河岸两侧护坡种植植物会因水流冲击导致死亡或脱离,减少了护坡的绿化程度,提高了护坡绿植的养护成本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包括
[0006]坝体,分布在河道两侧,坝体沿河道走向延伸,坝体朝向河道的一侧呈阶梯状分布,坝体阶梯状一侧的水平面部分设置有
[0007]阻拦装置,不规则填充设置,
[0008]坝体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为朝向河道方向倾斜的斜面,坝体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设置有
[0009]护坡结构,固定在坝体上,
[0010]生态结构,可替换铺设在坝体上,
[0011]其中,阻拦装置能够对部分冲向生态结构的水流进行阻拦缓冲。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道水流冲击坝体时,通过护坡结构对水流进行缓冲,当水位较高水流冲击至生态结构时,阻拦装置能够对水流进行阻挡,从而减少水流对生态结构的破坏,减少了生态结构的损耗,降低了维护生态结构的成本。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阻拦装置包括
[0014]收纳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收纳腔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开口,
[0015]挡水柱,设置在收纳腔内,挡水柱在收纳腔内竖直运动,挡水柱外壁与收纳腔内壁存在摩擦力。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挡水柱的凸起形成对水流的阻拦,同时通过调节挡水柱从收纳腔内延伸出的长度即可满足阻拦不同水位水流的冲击需求,提高了挡水柱
的适用范围。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收纳腔底部设置有
[0018]气囊,与挡水柱固定连接,气囊与收纳腔底壁固定连接,
[0019]分导气管,设置在收纳腔底部端壁内,分导气管与气囊连通,
[0020]中间管,内置在坝体内部,中间管与若干收纳腔底部的分导气管连通,坝体内设置有
[0021]主导气管,延伸方向与坝体的延伸方向相同,主导气管与中间管连通,坝体顶部设置有
[0022]气泵,气泵与主导气管直接连通,
[0023]其中,中间管、分导气管、主导气管和气泵形成封闭管路。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启动后将空气送入主导气管内,而后依次通过中间管和分导气管通入气囊内,从而使气囊充气膨胀,此时挡水柱从收纳腔内延伸出的长度变长,反之当气泵反向启动即可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此时挡水柱体积变小,从而将挡水柱向下拉扯,此时挡水柱从收纳腔内延伸出的长度变短,从而达到对挡水柱伸出长度的调节,无需人工对若干挡水柱依次进行调节,提高了改变挡水柱伸出长度的便捷度,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分导气管与气囊的连接处设置有
[0026]压力阀,与气囊固定连接,压力阀分别与分导气管和气囊连通,压力阀仅在气泵启动时处于连通状态。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泵未启动时,此时压力阀承载压力达不到开启条件,此时压力阀关闭,气囊内气体无法从分导气管内排出,从而使气泵不使用时挡水柱能够长时间保持当前位置,避免气囊内气体漏出使挡水柱位置发生变化,同时也无需长时间启动气泵,降低了能源消耗。
[002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护坡结构包括
[0029]凸起,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随机分布在坝体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凸起位于靠近河道的竖直面上。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凸起,使水流与凸起接触时向两侧分流,此时与坝体接触的水流会被分流的水流扰乱,从而降低水流对坝体的直接冲击,有利于提高坝体的使用寿命。
[003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生态结构包括
[0032]防水布,铺设在坝体阶梯状一侧远离河道的竖直面上,
[0033]绿植,栽种在防水布上。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绿植栽种在防水布上,此时绿植根部无法越过防水布与坝体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绿植对坝体的破坏,有利于保证坝体的结构安全。
[003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坝体顶部设置有
[0036]挡板,固定在朝向河道的一侧,挡板的延伸方向与坝体相同,挡板延伸路径中设置有安装气泵的缺口。
[00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避免在坝体顶部行走的人群意外从坝体顶部掉落至河道,保护了坝体顶部通行人群的安全。
[003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1.当河道水流冲击坝体时,通过护坡结构对水流进行缓冲,当水位较高水流冲击至生态结构时,阻拦装置能够对水流进行阻挡,从而减少水流对生态结构的破坏,减少了生态结构的损耗,降低了维护生态结构的成本。
[0040]2.将绿植栽种在防水布上,此时绿植根部无法越过防水布与坝体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绿植对坝体的破坏,有利于保证坝体的结构安全。
[0041]3.通过设置若干凸起,使水流与凸起接触时向两侧分流,此时与坝体接触的水流会被分流的水流扰乱,从而降低水流对坝体的直接冲击,有利于提高坝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中封闭管路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0044]图3为本技术中阻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中:10、坝体;11、挡板;12、护坡结构;13、阻拦装置;20、生态结构;21、凸起;22、防水布;30、挡水柱;31、收纳腔;32、中间管;33、分导气管;34、压力阀;35、气囊;36、主导气管;37、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47]如图1

3所示,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包括坝体10,坝体10分布在河道两侧,坝体10沿河道走向延伸,坝体10朝向河道的一侧呈阶梯状分布。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水平面部分设置有阻拦装置13,阻拦装置13不规则填充设置。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为朝向河道方向倾斜的斜面,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0),分布在河道两侧,坝体(10)沿河道走向延伸,坝体(10)朝向河道的一侧呈阶梯状分布,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水平面部分设置有阻拦装置(13),不规则填充设置,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为朝向河道方向倾斜的斜面,坝体(10)阶梯状一侧的竖直面设置有护坡结构(12),固定在坝体(10)上,生态结构(20),可替换铺设在坝体(10)上,其中,阻拦装置(13)能够对部分冲向生态结构(20)的水流进行阻拦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阻拦装置(13)包括收纳腔(3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收纳腔(31)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开口,挡水柱(30),设置在收纳腔(31)内,挡水柱(30)在收纳腔(31)内竖直运动,挡水柱(30)外壁与收纳腔(31)内壁存在摩擦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收纳腔(31)底部设置有气囊(35),与挡水柱(30)固定连接,气囊(35)与收纳腔(31)底壁固定连接,分导气管(33),设置在收纳腔(31)底部端壁内,分导气管(33)与气囊(35)连通,中间管(32),内置在坝体(10)内部,中间管(32)与若干收纳腔(3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理文徐旭敏陈伦院吴鸣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珑竣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