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174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利护坡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包括护坡本体,还包括植被区、第一疏水管路、供水管道、第一水闸组件、防护组件和紧急疏水管路,所述植被区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所述第一疏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并且所述植被区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管路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植被区和第一疏水管路之间,第一水闸组件设置在供水管道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没有合理的疏水管路,在每年降雨量大的季节,河岸的凹岸因为雨水冲刷,导致河岸不断地坍塌,植被或被冲走或因为积水导致烂根、坏死,长此以往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河岸旁生活的民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岸旁生活的民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岸旁生活的民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利护坡
,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依护坡的功能可将其概分为两种:一、仅为抗风化及抗冲刷的坡面保护,该保护并不承受侧向土压力,如喷凝土护坡,格框植生护坡,植生护坡等均属此类,仅适用于平缓且稳定无滑动之虞的边坡上。
[0003]二、提供抗滑力之挡土护坡,如刚性自重式挡土墙、柔性自重式挡土墙和锚拉式挡土墙。
[0004]修建在河岸处的坡面,在每年降雨量大的季节,河岸的凹岸都会遭受水流冲刷,因为没有合理的疏水管路,导致河岸不断地坍塌,植被或被冲走或因为积水导致烂根、坏死,长此以往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河岸旁生活的民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为没有合理的疏水管路,在每年降雨量大的季节,河岸的凹岸因为雨水冲刷,导致河岸不断地坍塌,植被或被冲走或因为积水导致烂根、坏死,长此以往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河岸旁生活的民众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包括护坡本体,还包括植被区、第一疏水管路、供水管道、第一水闸组件、防护组件和紧急疏水管路,所述植被区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所述第一疏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并且所述植被区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管路的两侧,所述供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植被区和所述第一疏水管路之间,用于对所述植被区进行供水,所述第一水闸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处,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靠近河道的一侧,所述紧急疏水管路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并且所述紧急疏水管路与所述第一疏水管路固定连通。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疏水管路包括:疏水总管道,所述疏水总管道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第一疏水支管道,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并且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与所述疏水总管道固定连通;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疏水总管道和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护坡本体的顶壁相互齐平,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多个通水孔。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闸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并且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一隔板刚好可以插在所述供水管道处。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弯板,所述弯板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靠近河道的一侧,所述弯板上设置有观察窗;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靠近河道的一侧,并且所述弯板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紧急疏水管路包括:紧急疏水管道,所述紧急疏水管道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上,并且所述紧急疏水管道与所述疏水总管道固定连通;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的侧壁上;第一疏水导管,所述第一疏水导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第一疏水导管与所述紧急疏水管道固定连通;第二水闸组件,所述第二水闸组件设置在所述紧急疏水管道处;其中,所述第二水闸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紧急疏水管道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端;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
[0011]再进一步的,还包括:观光平台,所述观光平台和所述护坡本体之间设置有步行梯;疏水槽,所述疏水槽设置在所述步行梯上,并且所述疏水槽与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连通;电动栅栏门,所述弯板靠近所述步行梯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电动栅栏门设置在所述弯板的开口处;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观光平台靠近河道的一侧;第二疏水管路,所述第二疏水管路设置在所述观光平台上;其中,所述第二疏水管路包括:第二疏水支管道,所述第二疏水支管道与所述疏水槽连通;第二疏水导管,所述第二疏水导管设置在所述观光平台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疏水导管与所述第二疏水支管道固定连通;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疏水支管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观光平台的顶壁相互齐平,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多个通水孔。
[001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在降雨量正常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疏水管路对雨水进行疏导,使雨水顺着第一疏水支管道流入河道中,通过向植被区种植灌木或草皮等,防止河岸的水土流失,并且通过供水管道配合第一水闸组件,适时的对植被区的植物灌入适量的雨水,防止植物枯萎;
2、 本专利技术中,在降雨量过大时,在第一疏水管路对雨水进行疏导的基础上,开启第二水闸组件,通过紧急疏水管路对大量的雨水进行紧急的疏导,当植被区因降雨量过大而产生积水时,开启第一水闸组件,积水通过供水管道流入第一疏水管路中进行疏导,防止植物出现被冲走或因为积水导致烂根、坏死。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护坡本体、植被区、第一支撑板、弯板和第一疏水导管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疏水管路、第一水闸组件、紧急疏水管路和第二水闸组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护坡本体、植被区、供水管道、疏水总管道、紧急疏水管路和第二水闸组件配合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组件和电动栅栏门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观光平台、步行梯、疏水槽、护栏、第二疏水导管和第二支撑板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观光平台、护栏和第二疏水管路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00、第一疏水管路;200、第一水闸组件;300、防护组件;400、紧急疏水管路;500、第二水闸组件;600、第二疏水管路;1、护坡本体;2、植被区;3、供水管道;4、疏水总管道;5、第一疏水支管道;6、第一支撑板;7、第一支撑架;8、第一气缸;9、第一隔板;10、弯板;11、观察窗;12、立柱;13、紧急疏水管道;14、支架;15、第一疏水导管;16、第二支撑架;17、第二气缸;18、第二隔板;19、观光平台;20、步行梯;21、疏水槽;22、电动栅栏门;23、护栏;24、第二疏水支管道;25、第二疏水导管;26、第二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图7所示,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包括护坡本体1,还包括植被区2、第一疏水管路100、供水管道3、第一水闸组件200、防护组件300和紧急疏水管路400,植被区2设置在护坡本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包括护坡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被区(2),所述植被区(2)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上;第一疏水管路(100),所述第一疏水管路(100)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上,并且所述植被区(2)设置在所述第一疏水管路(100)的两侧;供水管道(3),所述供水管道(3)设置在所述植被区(2)和所述第一疏水管路(100)之间,用于对所述植被区(2)进行供水;第一水闸组件(200),所述第一水闸组件(200)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3)处;防护组件(300),所述防护组件(300)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靠近河道的一侧;紧急疏水管路(400),所述紧急疏水管路(400)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上,并且所述紧急疏水管路(400)与所述第一疏水管路(100)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管路(100)包括:疏水总管道(4),所述疏水总管道(4)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上;第一疏水支管道(5),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5)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上,并且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5)与所述疏水总管道(4)固定连通;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设置在所述疏水总管道(4)和所述第一疏水支管道(5)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6)与所述护坡本体(1)的顶壁相互齐平,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板(6)设置有多个通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闸组件(200)包括:第一支撑架(7),所述第一支撑架(7)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3)处;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7)的顶端,并且所述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7);第一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9)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上,并且所述第一隔板(9)刚好可以插在所述供水管道(3)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300)包括:弯板(10),所述弯板(10)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靠近河道的一侧,所述弯板(10)上设置有观察窗(11);立柱(12),所述立柱(12)设置在所述护坡本体(1)靠近河道的一侧,并且所述弯板(10)设置在所述立柱(12)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娉婷郝晓敏李强郭伟伟侯韬
申请(专利权)人:武安市水利局八一水库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