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06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属于修复技术领域,S1:确定建筑渗水区域的具体位置;S2:如果渗水区域在建筑外墙,则在渗水区域上设置修复区域,并在所述修复区域上边缘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如果渗水区域在建筑内墙,则在内墙渗水区域对应的外墙上设置修复区域,所述修复区域上方位置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所述修复区域的面积大于渗水区域的面积;S3:在第一隔水槽内安装隔水条,将墙体渗水区域进行修缮,在渗水区域通过安装隔水条隔断渗水进入渗水区域,可以有效解决建筑渗漏造成的空鼓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墙体渗漏修复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墙体因受潮、老化或施工质量不佳等原因导致的漏水、渗水等问题进行的维修工作,常规维修工艺一般为:整体拆除(或局部拆除)外墙构造层,基层裂缝剔槽打胶,整体抹灰,整体防水,再恢复,有可能要涉及屋面防水重新施工,这样会涉及大面拆除,动静大,影响正常建筑使用,同时造价高昂,施工周期长。
[0003]上述方法处理外墙渗漏水问题具有诸多局限性,如对渗漏位置修复的定位不准确、修复工程缓慢繁琐且创伤大,容易引发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能够解决外墙渗水区域修缮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S1:确定建筑渗水区域的具体位置;S2:如果渗水区域在建筑外墙,则在渗水区域上设置修复区域,并在所述修复区域上边缘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如果渗水区域在建筑内墙,则在内墙渗水区域对应的外墙上设置修复区域,所述修复区域上方位置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所述修复区域的面积大于渗水区域的面积;S3:在第一隔水槽内安装隔水条。
[0007]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步骤S4:在渗水区域的两侧纵向开设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且第二隔水槽与第三隔水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水槽的两端连接,使得第一隔水槽、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将渗水区域围在内部。
[0008]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确定渗水区域上方筑水平构件的底部缝隙步骤,所述修复区域上边缘位于所述底部缝隙与所述渗水区域之间。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步骤S3中的隔水条包括隔水条本体,所述隔水条本体包括第一固定面以及斜面,所述第一固定面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水槽、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上,所述斜面沿着所述第一固定面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面的方向倾斜,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其中位于第一隔水槽开口位置的斜面高度低于位于第一隔水槽内部的斜面高度;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2
°‑
30
°

[0010]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隔水条还包括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位于所述斜面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面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固定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密封腔的另一侧上,所述紧固件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还固定有泛水板,所述泛水板包括安装台以及导水台,所述安装台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水台延伸至所述隔水条本体的外侧。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面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面,并将所述隔水条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水槽、所述第二隔水槽以及所述第三隔水槽上;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注孔以及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紧固件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面的一侧上,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孔连通,所述紧固件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面,分别固定在第一隔水槽、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内,且所述第一隔水槽、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内分别通过所述注孔以及所述通道填满有密封胶。
[0012]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面上开设有密封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密封腔内,且所述注孔与所述密封腔连通,所述密封腔的深度超过所述第一固定面至所述第二固定面的距离的五分之一。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表面件,所述表面件贴合在所述斜面以及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斜面一侧的外侧,且所述表面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上方。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步骤S5:在渗水区域上涂覆防水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步骤S5中的防水材料为丙烯酸或者有机硅。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采用局部微创开槽并安装隔水条的方式,对渗漏区域进行定点维修,具有渗水区域定位准确,进而可以实现快捷修复,经济可靠,效果明显,微创影响小,不涉及权利纠纷等优点。
[0018](2)将外墙墙体渗水区域或内墙渗水区域对应的外墙进行修缮,在渗水区域通过安装隔水条隔断渗水进入构造层,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外墙渗漏造成的空鼓现象。
[0019](3)通过在渗水区域的两侧开设第二隔水槽以及第三隔水槽,并且安装隔水条,防止上部雨水通过左右斜向串流至渗漏区域。
[0020](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在修复区域表面涂覆防水涂料防止外界雨水通过墙面小型缺陷进入墙体构造层次,进而影响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修复建筑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图1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中隔水条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中隔水条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中隔水条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中隔水条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侧视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图7的B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隔水条本体;11、第一固定面;111、密封腔;12、斜面;13、第二固定面;131、安装槽;14、紧固件;141、注孔;142、通道;15、泛水板;151、安装台;152、导水台;16、表面件;2、第一隔水槽;3、第二隔水槽;4、第三隔水槽;5、固定件;6、密封胶;7、渗水区域;8、防水材料;9、底部缝隙;10、修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S1:确定建筑渗水区域(7)的具体位置;S2:如果渗水区域(7)在建筑外墙,则在渗水区域(7)上设置修复区域,并在所述修复区域上边缘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2),如果渗水区域(7)在建筑内墙,则在内墙渗水区域(7)对应的外墙上设置修复区域(10),所述修复区域(10)上方位置横向开设第一隔水槽(2),所述修复区域(10)的面积大于渗水区域(7)的面积;S3:在第一隔水槽(2)内安装隔水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在渗水区域(7)的两侧纵向开设第二隔水槽(3)以及第三隔水槽(4),且第二隔水槽(3)与第三隔水槽(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水槽(2)的两端连接,使得第一隔水槽(2)、第二隔水槽(3)以及第三隔水槽(4)将渗水区域围在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渗水区域(7)上方筑水平构件的底部缝隙(9)步骤,所述修复区域(10)上边缘位于所述底部缝隙(9)与所述渗水区域(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隔水条包括隔水条本体(1),所述隔水条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面(11)以及斜面(12),所述第一固定面(11)通过固定件(5)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水槽(2)、第二隔水槽(3)以及第三隔水槽(4)上,所述斜面(12)沿着所述第一固定面(11)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面(11)的方向倾斜,所述斜面(12)与所述第一固定面(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其中位于第一隔水槽(2)开口位置的斜面(12)高度低于位于第一隔水槽(2)内部的斜面(12)高度;所述斜面(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2
°‑
3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渗漏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隔水条还包括第二固定面(13),所述第二固定面(13)位于所述斜面(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面(11)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固定面(13)上开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超慕武威
申请(专利权)人:固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