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65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属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乳液包括:响应体系10%~15%;乳化剂5%~8%;pH调节剂2%~5%;其余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响应体系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选自辛酸、异壬酸、油酸中的至少一种;B组分选自三乙醇胺和/或聚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响应性较好的材料和廉价易得的化学药剂配合使用得到一种开关型乳液,具有用量少,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高效、环保、安全、绿色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关型乳液在清洗出足够的污油后,可以进行通过改变乳液的性质使得油和乳液完全的分离,在这之后乳液可以继续清洗含油污泥,从而降低了清洗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清洗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油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泥是指在油田及炼厂等原油生产储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大量产生的一种含油危险废弃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的总量约为640余万吨。国内油田大多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采阶段,部分油田采油含水率高达99%以上,地层中大量的含油污泥被钻井液携带至地面,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含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也将会成为油泥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知的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中还没有一种成熟有效的处理方法。
[0003]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这与其广泛的来源,复杂的组成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来源的污泥性质相差巨大,含油率、含水率及结构组成完全不同。现在已知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主要包括资源回收、无害化处理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其中:(1)“资源回收技术”包括了:溶剂萃取法,热洗涤法,微乳洗涤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热处理法;(2)“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了:固定化处理法,生物处理,焚烧法等;(3)“综合利用技术”包括了:热分解,制砖铺路等。
[0004]目前,油田含油污泥的无害资源化处理在国内外仍一个未攻克的难题,尤其在我国,含油污泥产量远大于国外油田,而如今未能发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大多数的处理技术对原料的适用性都较低,处理结果都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标准。溶剂萃取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法,能回收油泥中大部分原油,具有规模化应用的潜能。但溶剂萃取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要通过蒸馏或加热的方式实现原油分离和有机溶剂的回收,这无疑会增加能量的消耗。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该方法在萃取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机溶剂,这不仅会提高处理成本,而且也会增加溶剂泄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含油污泥处理效率低、对环境不友好、有毒的技术问题。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
[0007]响应体系
ꢀꢀꢀꢀꢀꢀꢀꢀꢀ
10%~15%;
[0008]乳化剂
ꢀꢀꢀꢀꢀꢀꢀꢀꢀꢀꢀ
5%~8%;
[0009]pH调节剂
ꢀꢀꢀꢀꢀꢀꢀꢀꢀ
2%~5%;
[0010]其余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
[0011]其中,所述响应体系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12]所述A组分选自辛酸、异壬酸、油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3]所述B组分选自三乙醇胺和/或聚醚胺。
[0014]本专利技术研发的响应体系由酸和胺组成;当含油污泥系统为酸性条件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组分A(辛酸、异壬酸、油酸)作为溶剂,可有效溶解含油污泥中的污油,组分B(三乙醇胺、聚醚胺)无溶解污油的能力;当含油污泥系统为碱性条件时,组分B和组分A可发生反应,其反应产物为水溶性产物,不溶于污油,可达到油

水分离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组分A和组分B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以低毒有机胺作为处理剂,具有无毒或毒性更小、相对环保的优点。
[0015]可选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α

烯基磺酸钠AO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地,所述pH调节剂选自草酸和/或柠檬酸。
[0017]可选地,所述水包括自来水。
[0018]可选地,所述响应体系的百分比用量选自10%、11%、12%、13%、14%、15%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0019]可选地,所述乳化剂的百分比用量选自5%、6%、7%、8%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在水中加入pH调节剂、响应体系组分及乳化剂,搅拌混合后得到所述含油污泥处理乳液。
[0021]可选地,各原料混合搅拌速率为400

600r/min。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或上述方法制备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在含油污泥分离处理中的应用。
[0023]优选地,所述含油污泥包括油田落地泥、油品储罐内所沉积的罐底油泥、污水处理厂产生的隔油池底泥或浮选池浮渣。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将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加入到处理剂中,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0026](S2)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底泥和含油乳化液;
[0027]其中,所述处理剂为上述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或上述方法制备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
[0028]可选地,在步骤(S2)之后,进行步骤(S3),所述步骤(S3)包括:
[0029]对所述含油乳化液进行离心分离,取下层的乳化液;
[0030]向所述乳化液中加入碱,经搅拌混合后再进行离心分离,取下层的清液,所述清液包括所述处理乳液。
[0031]本专利技术的处理乳液作为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可循环用于新鲜的含油污泥:将该处理乳液加入到新鲜含油污泥中,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系统处于酸性后,溶油过程启动,溶油乳化结束后,含油乳化液和底泥分离开;再向含油乳化液系统中加入碱性物质,破乳分离过程启动,污油和处理乳液分开,处理乳液作为处理剂可继续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处理高效,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含量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0032]本专利技术配料中的响应剂可以通过pH调整来做到改变整个体系的性质,体系为油溶性时,该处理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能力;改变pH使体系为水溶性时,该处理剂又具有优秀的破乳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油水分离;再改变pH使体系恢复到油溶性后,又可以具
有良好的乳化增溶能力,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实现重复利用,从而极大的降低成本。这种开关型乳液清洗含油污泥时清洗效果好,通过循环清洗降低清洗成本,乳液内成分安全无毒、价格低廉,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0033]可选地,所述含油污泥与所述处理乳液的质量比为1:3~5。
[0034]可选地,所述含油污泥与所述处理乳液的质量比选自1:3、1:3.5、1:4、1:4.5、1:5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之间的范围值。
[0035]可选地,所述含油污泥与所述处理乳液在温度50℃、300r/min下搅拌混合。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采用响应性较好的材料和廉价易得的化学药剂配合使用得到一种开关型乳液,具有用量少,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高效、环保的优点。
[0038]2)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型乳液在清洗出足够的污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响应体系10%~15%;乳化剂5%~8%;pH调节剂2%~5%;其余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其中,所述响应体系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选自辛酸、异壬酸、油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组分选自三乙醇胺和/或聚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α

烯基磺酸钠AO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草酸和/或柠檬酸。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称取各原料,在水中加入pH调节剂、响应体系组分及乳化剂,搅拌混合后得到所述含油污泥处理乳液。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型含油污泥处理乳液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油污泥处理乳液在含油污泥分离处理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逾吴文炜崔浩业赵聪郭晓培邓青春陶震王耀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锋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