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49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旨在解决当前蓝牙耳机与手环可拆卸连接稳固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包括充电式耳机座、腕带、耳机槽、入耳式蓝牙耳机、触摸延时开关及锁止结构;其中,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对耳屏贴面沿充电式耳机座正面长轴对称设置,且充电顶针限制入耳式蓝牙耳机在耳机槽内的水平位移,锁止结构限制入耳式蓝牙耳机在耳机槽内的高度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手环式蓝牙耳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适配左右耳的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插拔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充电式耳机座的形状在适配入耳式蓝牙耳机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避免充电式耳机座结构形状冗长、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巧妙,有利于入耳式蓝牙耳机与手环的结合。有利于入耳式蓝牙耳机与手环的结合。有利于入耳式蓝牙耳机与手环的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蓝牙耳机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电线的牵绊,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提升无线通信效率。现有的蓝牙耳机一般会配备有给耳机充电的充电仓,需要使用时,将耳机从充电仓中取出,但是在运动时或户外活动时,蓝牙耳机的充电仓要放在衣服口袋里,会影响运动的体验感,不舒适;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穿戴型的蓝牙耳机,通过手环将蓝牙耳机固定在手腕上,方便携带,如公开号为CN10381562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一种蓝牙通讯手环,或公开号为CN216651537U的中国技术提供的一种手环式蓝牙耳机,大多数这种可穿戴的蓝牙耳机与手环的可拆卸连接主要利用磁吸固定或者卡槽固定,随着蓝牙耳机从手环上拿取的次数逐渐增加,蓝牙耳机与手环的磁吸能力或者卡接能力逐渐降低,易使蓝牙耳机意外从手环上脱离,进而造成损坏或者丢失。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以解决当前蓝牙耳机与手环可拆卸连接稳固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包括充电式耳机座、腕带、耳机槽、入耳式蓝牙耳机、触摸延时开关及锁止结构;所述腕带穿设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背面,具有充电顶针的所述耳机槽设置有两个,呈对称结构布置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正面,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布置于所述耳机槽内,其中,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对耳屏贴面沿所述充电式耳机座正面长轴对称设置,所述触摸延时开关布置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一侧立面,所述锁止结构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插入方向相对所述充电顶针的位置布置于所述耳机槽内,其中,所述充电顶针限制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在所述耳机槽内的水平位移,所述锁止结构限制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在所述耳机槽内的高度位移。
[0005]优选地,所述充电式耳机座正面为隆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高端设有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信号连接的显示屏。
[0006]优选地,所述触摸延时开关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电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分度爪、滑爪套、导轨、弹簧导向座、螺旋弹簧、齿环、限位环、固定环、波形弹簧及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插入方向相对所述充电顶针的位置开设于所述耳机槽上,所述固定环固设于所述活动槽槽口,所述分度爪通过限位环限位于所述活动槽内线性滑动,且所述分度爪受压端穿出所述活动槽槽口并连接有卡座,所述滑爪套设于分度爪挤压端,所述齿环套接于所述滑爪套挤压端,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呈中心对称结构固设于活动槽内,所述弹簧导向座布置于所述活动槽槽底,所述螺
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导向座的导柱上,所述导柱穿设于所述滑爪套挤压端,所述波形弹簧相对所述固定环与限位环的间隙套设于所述分度爪上。
[0008]优选地,所述滑爪套受压端的自锁斜面与分度爪挤压端的分度斜面相对滑动,所述导轨与滑爪套壁面上的导槽滑动连接,且所述导轨终端的导向斜面与自锁斜面卡接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卡座头部与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对耳屏贴面上的卡槽卡接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卡座头部包括退位斜面及卡接平面,所述退位斜面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插入方向布置,所述卡接平面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拔出方向布置;其中,所述退位斜面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卡接平面的投影长度。
[0011]优选地,所述导轨在所述滑爪套导槽内的滑动长度大于所述卡接平面的投影长度。
[0012]优选地,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线性电磁执行器,所述线性电磁执行器的可伸缩动作响应于所述触摸延时开关输出信号中的电压信号,所述线性电磁执行器头端连接有与所述齿环啮合接触的齿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手环式蓝牙耳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适配左右耳的入耳式蓝牙耳机的插拔结构进行调整,具体为,将传统耳机座上放置右耳穿戴的蓝牙耳机调整为放置左耳穿戴的入耳式蓝牙耳机,将传统耳机座上放置左耳穿戴的蓝牙耳机调整为放置右耳穿戴的入耳式蓝牙耳机,使得充电式耳机座的形状在适配入耳式蓝牙耳机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避免充电式耳机座结构形状冗长、扩大,尤其在充电式耳机座侧边形成弧面设计,有利于提高美感和便于穿戴,避免结构剐蹭;其次,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在耳机槽内设置有利于入耳式蓝牙耳机按压解锁的锁止结构,即在需要取出入耳式蓝牙耳机时,只需按压一次入耳式蓝牙耳机即实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解锁取出,在使用后将入耳式蓝牙耳机放置进耳机槽后,再次按压入耳式蓝牙耳机即实现入耳式蓝牙耳机的锁合固定。本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巧妙,有利于入耳式蓝牙耳机与手环的结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一侧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另一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以示出入耳式蓝牙耳机与充电式耳机座的插接结构及结构方向的布置;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入耳式蓝牙耳机与耳机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以示出充电顶针与锁止结构限制入耳式蓝牙耳机位移的结构布置;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锁止结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锁止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锁止结构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线性电磁执行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充电式耳机座;2、腕带;3、耳机槽;4、入耳式蓝牙耳机;5、触摸延时开关;6、锁止结构;7、充电顶针;
[0024]401、卡槽;
[0025]601、分度爪;602、滑爪套;603、导轨;604、弹簧导向座;605、螺旋弹簧;606、齿环;607、限位环;608、固定环;609、波形弹簧;610、卡座;611、活动槽;612、线性电磁执行器;613、齿键;
[0026]610a、退位斜面;610b、卡接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参见图1至图8,包括充电式耳机座1、腕带2、耳机槽3、入耳式蓝牙耳机4、触摸延时开关5及锁止结构6;腕带2穿设于充电式耳机座1背面,具有充电顶针7的耳机槽3设置有两个,呈对称结构布置于充电式耳机座1正面,入耳式蓝牙耳机4布置于耳机槽3内,其中,入耳式蓝牙耳机4的对耳屏贴面沿充电式耳机座1正面长轴对称设置,触摸延时开关5布置于充电式耳机座1一侧立面,锁止结构6沿入耳式蓝牙耳机4的插入方向相对充电顶针7的位置布置于耳机槽3内,其中,充电顶针7限制入耳式蓝牙耳机4在耳机槽3内的水平位移,锁止结构6限制入耳式蓝牙耳机4在耳机槽3内的高度位移。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手环式蓝牙耳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适配左右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式耳机座(1);腕带(2),穿设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背面;具有充电顶针(7)的耳机槽(3),设置有两个,呈对称结构布置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正面;入耳式蓝牙耳机(4),布置于所述耳机槽(3)内;其中,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4)的对耳屏贴面沿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正面长轴对称设置;触摸延时开关(5),布置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一侧立面;锁止结构(6),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4)的插入方向相对所述充电顶针(7)的位置布置于所述耳机槽(3)内;其中,所述充电顶针(7)限制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4)在所述耳机槽(3)内的水平位移,所述锁止结构(6)限制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4)在所述耳机槽(3)内的高度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正面为隆起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高端设有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信号连接的显示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延时开关(5)与所述充电式耳机座(1)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6)包括分度爪(601)、滑爪套(602)、导轨(603)、弹簧导向座(604)、螺旋弹簧(605)、齿环(606)、限位环(607)、固定环(608)、波形弹簧(609)及活动槽(611);所述活动槽(611)沿所述入耳式蓝牙耳机(4)的插入方向相对所述充电顶针(7)的位置开设于所述耳机槽(3)上,所述固定环(608)固设于所述活动槽(611)槽口,所述分度爪(601)通过限位环(607)限位于所述活动槽(611)内线性滑动,且所述分度爪(601)受压端穿出所述活动槽(611)槽口并连接有卡座(610),所述滑爪套(602)设于分度爪(601)挤压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龙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丰威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