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36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包括打孔机构、压紧装置、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移动机械手,分设于上述打孔机构二侧,每个移动机械手具有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及用于夹持印制电路板夹紧装置,控制装置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据并根据程序驱动上述打孔机构和摄像装置及移动机械手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印制电路板的交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打孔的速度,并且,根据控制装置计算出合理位置,完成二个移动机械手之间的交接,整体运行运动惯量小,而无需像单个移动机械手那样大范围高精度地移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打孔的精度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打孔机
技术介绍
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又称穿孔机或冲孔机),制造电路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工设 备,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制造电路板的工序,常见的印制电路 板打孔机包括打孔机构、压紧装置、摄像装置,和电脑控制装置,打孔机构用于在印制 电路板上打孔;压紧装置能压紧印制电路板;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印制电路板的图像,电 脑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整个打孔即的各项工作。这方面的文献,可参考专利号为 ZL96112343.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印制电路板的穿孔设备及方法》(授权公告号为 CN1088320C),又如专利号为ZL01117438.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定位穿孔机》(授权公告 号为CN1248836C),类似的还有专利号为ZL01267210.6的中国技术专利《印制电 路板的冲孔设备》(授权公告号为CN2509817Y)。目前,国产印制电路板行业用的定位冲孔机有很多,但它们都是半自动的,自动寻 找目标打完一个孔后,要用人工移动被冲物,将下一个目标移至显示器显示范围内,然 后它才能自动寻找目标,并且纠正误差,然后再将其打掉。这样冲孔虽然冲孔精度很高, 但是效率很低,尽管定位冲孔机从完成自动寻找目标、纠正误差,到完成冲孔的时间很 短,但由于人工移动被冲物所需的时间就长了,所以生产效率还是很低的。半自动的自动定位冲孔机,打孔步骤具体如下被冲物放在移动面板上,被冲物中 的目标圆在冲模轴线附近时,目标圆通过反光镜将图像送至摄像机,摄像机通过电脑实 时判断该孔为要打的孔后,电脑发出压脚压的命令,这样压脚将被冲物与移动面板牢牢 压住,使之不能与移动面板有滑动。然后摄像机再次将摄得的图像送给电脑,电脑将处 理后的目标圆误差数据传给控制移动面板左右、上下运动的二只步进电机,作左右、上 下误差纠正移动,待二个电机运动结束后,为保证精度,摄像机最后一次进行摄像,并 且将摄得的图像再次传给电脑,电脑再次将处理后的目标圆误差数据传给左右、上下运 动的二只步进电机,电机再次作左右、上下误差纠正移动,然后电脑发冲模下命令,延 时后,电脑发冲模上、压脚上命令,这样一个冲孔周期结束。为提高打孔效率,国外有许多生产厂家积极研究全自动定位冲孔机。尤以R本雅麻 哈为代表的系列产品,该产品加工速度快,为0.4秒/ L,生产效率高,加工面积大,但由于采用被冲物不动,整个机头做大幅度的前后左右上下运动来实现自动寻找目标及冲 孔的目的,所以存在整个运动机构惯量很大,能耗大,而且制造昂贵,维护成本高的缺 点。所以国内很少有厂家使用,即使使用的也是大规模的企业,大量的中小规模企业基 本没有能力使用该款设备。台湾光纤的全自动定位冲孔机则采用了机头不动,单个移动机械手夹持被冲物做大 幅度高精度移动的工作方式,但是移动机架面积比较大,刚性差,运动过程发抖,为了 提高冲孔精度只能降低速度。所以台湾光纤的设备价格虽然比雅麻哈有所下降,但速度 也慢,为0.62秒/ L,且装夹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打孔速度快、造 价较低的印制电路板打孔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包括打孔机构,用于在印制电路板上打孔;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印制电路板;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印制电路板的图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移动机械手,分设于上述打孔机构二侧,每个移动机械手具有纵向移动机构、 横向移动机构及用于夹持印制电路板的夹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据并根据程序驱 动上述打孔机构和摄像装置,还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 据并根据程序驱动上述二个移动机械手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对印制电路板的交接。在控制装置内输入待打孔的印制电路板的数据(如长度、宽度),将待打孔的印制电 路板用其中一个移动机械手夹持住并执行打孔工序,直到控制装置检测到合理的位置,待打孔的印制电路板转接到另一个移动机械手,继续执行打孔工序。进一步,该打孔机还包括用于小范围内微调印制电路板位置的移动台,该移动台对应所述打孔机构设置,并且具有受控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 夹紧装置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 夹紧片;橡皮头,与前述夹紧片配合夹持住印制电路板;以及夹紧汽缸,用于驱动前述橡皮头移动以实现松开和夹紧,受控于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的夹紧装置通过一固定座设于所述移动机械手上。纵向移动机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导轨,纵向同步带,呈环形,两端环绕有纵向主动皮带轮和纵向从动皮带轮; 纵向电机,用于驱动上述纵向主动皮带轮,纵向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纵向主动皮带 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纵向滑板,能相对上述纵向导轨纵向移动;以及纵向固定夹,设于上述纵向滑板上并夹持上述纵向同步带以使纵向滑板随纵向同步 带的移动而移动。横向移动机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 横向导轨,横向同步带,呈环形,两端环绕有横向主动皮带轮和横向从动皮带轮; 横向电机,用于驱动上述横向主动皮带轮,横向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横向主动皮带 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横向滑板,能相对上述横向导轨纵向移动;以及横向固定夹,设于上述横向滑板上并夹持上述横向同步带以使横向滑板随横向同步 带的移动而移动。进一步,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设于一横向固定板上而固定于打孔机上,所述的纵向 移动机构设于所述的横向滑板上,而所述的夹紧装置通过所述的固定座设于所述的纵向 滑板上。所述的纵向滑板底部具有与所述纵向滑轨配合的纵向滑块。所述的横向滑板底部具 有与所述横向滑轨配合的横向滑块。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二个移动机械手进行合理交接的方式来夹持印制电路板并完成移动,实现了全自动化,提高了打孔的速度,并且,根 据控制装置计算出合理位置,完成二个移动机械手之间的交接,整体运行运动惯量小, 而无需像单个移动机械手那样大范围高精度地移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打 孔的精度性,同时,相对于单个移动机械手需要在印制电路板上预留夹持位置而言,本 技术无需预留夹持位置,印制电路板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移动机械手造价相对 较低,维护成本也低。当两个二个移动机械手到达极限位置后,设备仍然可以用半自动 进行操作,很好地结合了现有的半自动功能,拓展了应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机头内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铜薄布孔结构示意图。图7为左移动机械手工作时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包括机头101、工作台100、移动台1、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和移动机械手2,机头101上设置有打孔机构、 压紧装置、显示面板103和输入按钮104,打孔机构用于在印制电路板102上打孔,本 实施例中采用凸模9和凹模结构。压紧装置能将印制电路板102压紧于移动台1以使印 制电路板102随移动台1移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脚4。移动台1用于小范围内微调印制电路板102位置,位于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包括 打孔机构,用于在印制电路板上打孔; 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印制电路板; 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印制电路板的图像,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个移动机械手,分设于上述打孔机构二侧,每个移动机械手具有 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及用于夹持印制电路板的夹紧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据并根据程序驱动上述打孔机构和摄像装置,还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据并根据程序驱动上述二 个移动机械手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对印制电路板的交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