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87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保护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左/右区域控制器;碰撞传感器通过接收碰撞信息并根据碰撞信息向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模拟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分别与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安全气囊执行系统点爆弹出安全气囊;左/右区域控制器控制车门解锁;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断开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远程控制设备发送信号控制后台拨打紧急电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护系统在发生碰撞的危险状况下能够实现全方位保护,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乘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排放污染少的电动汽车受到各大主机厂的青睐,市面上涌现出一大批电动汽车,汽车在生活上给居民带来方便,但同时,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多。
[0003]在汽车发生碰撞发生事故时,汽车结构可能发生重大变形,造成车内人员被困,更严重的,电动汽车碰撞后的电池可能造成短路,引起电池温度升高,导致起火,因此,在汽车发生恶性碰撞时,怎样保障车内人员得到及时救援以及减少二次伤害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状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左/右区域控制器、CAN线、硬线;
[0006]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通过硬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碰撞信息并根据所述碰撞信息向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模拟信号;
[0007]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用于接收碰撞模拟信号并进行碰撞等级评估,若确认碰撞等级达到预设等级后,通过硬线分别与所述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0008]所述安全气囊执行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驱动安全气囊点爆;
[0009]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发送CAN报文信号至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控制车门解锁;
[001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断开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
[0011]所述远程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控制后台拨打紧急电话。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碰撞传感器通过接收碰撞信息并根据碰撞信息向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模拟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进行碰撞等级评估,根据碰撞等级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救援;当确认碰撞等级达到预设等级后,确定需要救援;安全气囊控制器通过硬线向安全气囊执行系统发送信号驱动安全气囊点爆,防止乘客受到二次伤害;向中央域控
制器发送信号驱动左/右区域控制器控制车门解锁,防止车门锁死影响救援;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信号断开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防止电池包短路引发火灾;向远程控制设备发送信号控制后台拨打紧急电话,以使得车内人员得到及时救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在发生碰撞的危险状况下能够实现全方位保护,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乘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
[0013]优选地,所述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中央域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发动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前区域控制器、车身稳定控制器;
[0014]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发动机断油;
[0015]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电机放电;
[0016]所述前区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空调断电;
[0017]所述车身稳定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汽车二次制动。
[0018]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包括喷油器和高低压油泵,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断开所述低压油泵与所述喷油器的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电机的高压直流母线上设有电容,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容高压主动泄放。
[0020]优选地,所述空调内设有鼓风机,所述前区域控制器用于关闭所述鼓风机的低压电源输出。
[0021]优选地,汽车内设有整车制动系统,所述车身稳定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整车制动系统执行二次制动。
[0022]优选地,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双闪灯、制动灯、室内灯点亮。
[0023]优选地,所述电池包正负极分别设有继电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控制两所述继电器断开,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
[0024]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端设有烟火开关,所述烟火开关内设有闸刀,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驱动烟火开关,带动闸刀切断电池包的输出端正负极的连接线,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
[002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将采集的碰撞模拟信号发送碰撞信号至安全气囊控制器;
[0027]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碰撞模拟信号后进行判断及处理,确定汽车碰撞强度等级,若确定所述碰撞强度超过预设强度等级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输出硬线信号至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
[0028]所述安全气囊执行系统接收到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后驱动安全气囊点爆;
[0029]所述中央域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后发送CAN报文信号至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控制车门解锁;
[003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接收的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断开电池包的高压线束与外界用电系统的连接,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
[0031]所述远程控制设备接收的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控制后台拨打紧急电话。
[003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5]10、碰撞传感器;20、安全气囊控制器;30、安全气囊执行系统;40、中央域控制器;41、左/右区域控制器;42、发动机控制器;43、电机控制器;44、前区域控制器;45、车身稳定控制器;50、电池管理系统;60、远程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碰撞安全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左/右区域控制器、CAN线、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通过硬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碰撞信息并根据所述碰撞信息向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模拟信号;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用于接收碰撞模拟信号并进行碰撞等级评估,若确认碰撞等级达到预设等级后,通过硬线分别与所述安全气囊执行系统、中央域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安全气囊执行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驱动安全气囊点爆;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发送CAN报文信号至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以使得所述左/右区域控制器控制车门解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断开电池包的正负极连接,完成电池包的下高压动作;所述远程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硬线信号,并根据该硬线信号控制后台拨打紧急电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中央域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发动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前区域控制器、车身稳定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发动机断油;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电机放电;所述前区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空调断电;所述车身稳定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域控制器的CAN报文信号控制汽车二次制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喷油器和高低压油泵,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断开所述低压油泵与所述喷油器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高压直流母线上设有电容,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容高压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波张宾刘钦胡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