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87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是由薄铝板合金加工成型,薄铝板合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穿气槽,穿气槽是由若干穿气孔排列组合而成,穿气孔是由激光钻孔设备加工成型,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2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胶模具的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主流发泡胶(EPS、EPP、EPO)模具结构均采用铝合金、铜合金经过机加工成型后钻孔嵌气塞(气球)或钻小针孔来让蒸汽窜透熟化和水冷成型生产原理,经过多年磨合,生产工艺过程普遍如下:进料

加温熟化

水冷

抽真空

制品成型完,其中加热熟化所需要的时间为15秒左右,而水冷的时间需要1.5秒左右,抽真空的时间需要35秒左右,综合下来,光是加热、水冷、抽真空的时间就要达到52秒左右,而这种工艺技术目前也趋于稳定,要想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是微乎其微,而随着社会对发泡胶需求的增加,发泡胶需要增加量产,在没有其他办法的前提下,无疑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生产设备,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鉴于此,这种传统工艺生产的发泡胶模具已经难以满足现在发泡胶大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其创新点在于:模具本体是由薄铝板合金加工成型,薄铝板合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穿气槽,穿气槽是由若干穿气孔排列组合而成,穿气孔是由激光钻孔设备加工成型,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2mm

28mm,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为2.5mm

3.5mm,薄铝板合金的厚度为5mm

7mm。
[0005]进一步的,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2mm,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为2.5mm,薄铝板合金的厚度为5mm。
[0006]进一步的,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4mm,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为2.8mm,薄铝板合金的厚度为5.7mm。
[0007]进一步的,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6mm,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为3.1mm,薄铝板合金的厚度为6.2mm。
[0008]进一步的,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为28mm,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为3.5mm,薄铝板合金的厚度为7mm。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模具本体采用薄铝板合金加工成型,相当于传统的模具厚度,本专利技术薄铝板合金的厚度至少减少二分之一,模具本体的热传导效率提高,发泡胶的生产产能提高,减少了热能源的浪费,其次,传统发泡胶模具上钻孔后,再嵌气塞的方式改为模壁上直接激光钻孔,减少了员工加工的难度,保证薄铝板合金组织没有被钻孔破坏,模具本体强度提高,而
且利用激光设备进行钻孔,可以使得相邻穿气孔之间的间距减小,透气效果提高,相邻穿气槽之间的间距减小,穿气槽在薄铝板合金板上的分布密度提高,综合下来,模具本体的透气率提高。
[0010]2、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在同等条件下,本专利技术加热熟化的时间需要8秒左右,水冷的时间需要1秒左右,抽真空的时间需要15秒左右,综合时间也仅需要24秒左右,发泡胶的生产效率显著增加。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薄铝板合金的表面剖面图。
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是由薄铝板合金1加工成型,薄铝板合金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穿气槽11,穿气槽11是由若干穿气孔12排列组合而成,穿气孔12是由激光钻孔设备加工成型,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2mm

28mm,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2.5mm

3.5mm,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5mm

7mm。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模具本体采用薄铝板合金1加工成型,相当于传统的模具厚度,本专利技术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至少减少二分之一,模具本体的热传导效率提高,发泡胶的生产产能提高,减少了热能源的浪费,其次,传统发泡胶模具上钻孔后,再嵌气塞的方式改为模壁上直接激光钻孔,减少了员工加工的难度,保证薄铝板合金1组织没有被钻孔破坏,模具本体强度提高,而且利用激光设备进行钻孔,可以使得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减小,透气效果提高,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减小,穿气槽11在薄铝板合金1板上的分布密度提高,综合下来,模具本体的透气率提高。
[0015]以图1作为模具本体的实施例样品,在同等条件下,本专利技术对实施例1到实施例4的加热熟化时间、水冷时间、抽真空时间进行测试。
实施例
[0016]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2mm,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2.5mm,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5mm。
实施例
[0017]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4mm,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2.8mm,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5.7mm。
实施例
[0018]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6mm,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
3.1mm,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6.2mm。
实施例
[0019]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8mm,相邻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3.5mm,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7mm。
[0020]综合实施例1

实施例4,加热熟化时间、水冷时间、抽真空时间进行测试结果如下:综上所述,以图1作为样品,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在同等条件下,实施例1为最优方案,其中,本专利技术加热熟化的时间需要8秒,水冷的时间需要1秒,抽真空的时间需要15秒,综合时间也仅需要24秒,发泡胶的生产效率显著增加。
[002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是由薄铝板合金(1)加工成型,所述薄铝板合金(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穿气槽(11),所述穿气槽(11)是由若干穿气孔(12)排列组合而成,所述穿气孔(12)是由激光钻孔设备加工成型,相邻所述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2mm

28mm,相邻所述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2.5mm

3.5mm,所述薄铝板合金(1)的厚度为5mm

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发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穿气槽(11)之间的间距为22mm,相邻所述穿气孔(12)之间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华顾志元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百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