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45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锚链铸造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仓,固定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该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通过底板、支架、固定仓、连接杆、推杆、垫片、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固定板、弹簧、阻尼、分流管、连接管、阀门、套环、垫板、加热炉、进料管和气缸的设置,将套环固定在加热炉的外表面,将垫板分别固定在套环的两侧,通过固定条将加热炉和套环进行固定,将支撑柱固定在垫板的底部,通过底座将加热炉进行固定,有利于加强加热炉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锚链铸造模具
,具体为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锚链,是指连接锚和船体并传递锚抓力的专用链条。常由锚端链节、中间链节和末端链节等组成。按链环的结构,可分为有档锚链和无档锚链两种,前者的强度比后者大;按制造方法锚链可分为铸钢锚链和电焊锚链等。锚链的长度以节为单位,每节锚链的标准长度为27.5m。节间用连接链环或连接卸扣进行连接。通常万吨轮每舷主锚所配链长为12节左右。
[0003]到目前为止,国内乃至亚洲制造大型锚链,尤其对于直径Φ160mm、每节127环的铸钢锚链,大多采用对型材加热后再进行机械弯曲连接的方式;而对于规格小于Φ100mm的锚链采用砂型铸造的工艺,但具有工艺复杂、设备投入大、材料及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等问题。
[0004]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现有的浇铸过程大都为将金属熔液直接或者通过漏斗对准浇铸口浇灌,这种方式对于大型铸件的铸造来说方便简单。但是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小型铸件的铸造,这种直接浇铸的方式很难精准对位,且无法完美控制浇铸的金属熔液的熔液量,往往发生金属熔液飞溅的现象,造成金属熔液的浪费,烫伤相关工作人员,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铸件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0005]传统的铸钢锚链的铸造工艺大部分采用型芯组合砂型进行平浇的方式,其制造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新砂,因型芯砂型体积和模具的限制导致补缩效果不好,再加上平浇的压力不足,因此链环内部容易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影响锚链的强度;每吨铸件消耗新砂(原砂)1.0

1.3吨,且新砂使用一次即成为旧砂;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旧砂中含有8%左右的粘结剂,这些含有有机成分的粘结剂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旧砂再利用的成本较高,在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同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砂型铸造工艺,简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
[0006]市场上的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不易于将原料加热之后直接输送到模具里面,需要耗用大量的劳动力将原料输送到模具里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料的大量损失,容易造成浪费;2.不利于将铸造模具进行安装和拆卸,不易于将铸造模具进行清洗,不便于下次的使用;3.模具顶部的压板压下的时候,不易于进行减震,从而不利于进行减震,容易影响铸造的准确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易于将原料加热之后直接输送到模具里面,需要耗用大量的劳动力将原料输送到模具里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料的大量损失,容易造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将铸造模具进行安装和拆卸,不易于将铸造模具进行清洗,不便于下次的使用,模具顶部的压板压下的时候,不易于进行减震,从而不利于进行减震,容易影响铸造的准确度和效率的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仓,固定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片,垫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第一卡板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卡板,第二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稳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弹簧的内部套接有若干个阻尼,第一卡板的顶部贯通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的表面贯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连接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稳定块,稳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炉,加热炉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
[0009]可选的,套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垫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垫板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加热炉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条的数量为若干个;可选的,加热炉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可选的,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固定盖卡接在进料管的内部;可选的,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支架的两侧均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垫,保护垫的数量为若干个;可选的,包括以下步骤:S:将套环固定在加热炉的外表面,将垫板分别固定在套环的两侧,通过固定条将加热炉和套环进行固定,将支撑柱固定在垫板的底部,通过底座将加热炉进行固定,有利于加强加热炉的稳定性,避免加热炉发生倾倒。
[0010]S:打开进料管表面的固定盖,通过加热炉顶部的进料管加入适量的原料,原料在加入到加热炉的内部之后,打开连接管表面的阀门,原料通过连接管流入到分流管的内部,最后流入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内部,有利于将原料加热后进行输送,有助于进行后期的铸件,原料顺着连接管流入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内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S:将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仓的内部,将固定仓固定连接在支架的顶部,将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打开气缸,通过气缸带动连接杆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推杆进行运动,再通过推杆带动第一卡板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进行卡接闭合,打开阀门,使得原料流入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内部,有利于进行铸件,使得原料能够快速成型,有利
于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形成的模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将若干个弹簧分别固定在固定板的内部,将阻尼固定在弹簧的内部,当气缸带动第一卡板向下运动的时候,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通过底板、支架、固定仓、连接杆、推杆、垫片、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固定板、弹簧、阻尼、分流管、连接管、阀门、套环、垫板、加热炉、进料管和气缸的设置,将套环固定在加热炉的外表面,将垫板分别固定在套环的两侧,通过固定条将加热炉和套环进行固定,将支撑柱固定在垫板的底部,通过底座将加热炉进行固定,有利于加强加热炉的稳定性,避免加热炉发生倾倒。打开进料管表面的固定盖,通过加热炉顶部的进料管加入适量的原料,原料在加入到加热炉的内部之后,打开连接管表面的阀门,原料通过连接管流入到分流管的内部,最后流入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内部,有利于将原料加热后进行输送,有助于进行后期的铸件,原料顺着连接管流入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内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仓的内部,将固定仓固定连接在支架的顶部,将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打开气缸,通过气缸带动连接杆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推杆进行运动,再通过推杆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仓(3),所述固定仓(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片(7),所述垫片(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8),所述第一卡板(8)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卡板(9),所述第二卡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稳定板(11),所述固定板(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内部套接有若干个阻尼(13),所述第一卡板(8)的顶部贯通连接有分流管(14),所述分流管(14)的表面贯通连接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16),所述连接管(15)的一端贯通连接有稳定块(17),所述稳定块(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8),所述固定片(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炉(19),所述加热炉(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21),所述垫板(2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垫板(21)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2),所述固定条(22)的数量为若干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9)的顶部贯通连接有进料管(23),所述进料管(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带(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盖(25),所述固定盖(25)卡接在进料管(23)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链铸造模具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6),所述支撑柱(26)的数量为两个。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碧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皇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