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39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侧设置有挤压缓冲组件,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所述挤压缓冲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缸体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位于缸体的外侧。活塞杆移动时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会压缩一侧的碟簧并拉伸另一侧的碟簧,且弹性金属杆被压缩,从而对作用在活塞杆上的震动进行吸收,且在吸收震动后通过碟簧以及弹性金属杆的反作用力对活塞杆进行复位,在活塞杆左右移动时,碟簧与活塞均会挤压摩擦环,通过摩擦环进一步吸收震动,且可以吸收活塞杆复位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解决了复位时反作用力会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解决了复位时反作用力会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解决了复位时反作用力会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一种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及消耗动能的装置,按照耗能的原理分类,阻尼器可以分为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
[0003]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18437593U,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金属阻尼器,包括有:芯棒;碟簧,套设在芯棒的一端上;耗能件,设置在碟簧下方,耗能件包括连接座和绕连接座周向设置的多个耗能板,连接座与芯棒的另一端相连。该金属阻尼器通过芯棒与建筑物连接,在芯棒上设置碟簧和耗能件,当建筑物晃动时,芯棒产生位移,进而带动碟簧的压缩和耗能板的变形,进而吸收建筑物晃动时产生的能量并耗减能量,提升强震作用下结构物的耗能能力,能够避免建筑物发生破坏;且由于碟簧具有弹性,在碟簧的作用下,产生位移的芯棒会恢复至原来位置,进而实现自复位的功能,使用在建筑物中具有消能减震效果;
[0004]上述专利通过碟簧的压缩形变和耗能板的形变来吸收消耗能量,对建筑进行减震,但是单独通过两者的形变来吸收能量,在两者形变后会产生反向作用力,反向作用力虽然实现了复位功能,但是反向作用力会重新作用在减震上,从而导致减震效果降低。
[000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通过碟簧的压缩形变和耗能板的形变来吸收消耗能量,对建筑进行减震,但是单独通过两者的形变来吸收能量,在两者形变后会产生反向作用力,反向作用力虽然实现了复位功能,但是反向作用力会重新作用在减震上,从而导致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9]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0010]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的内侧设置有挤压缓冲组件,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所述挤压缓冲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的外侧,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缸体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位于缸体的外侧。
[0011]活塞杆移动时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会压缩一侧的碟簧并拉伸另一侧的碟簧,且弹性金属杆被压缩,从而对作用在活塞杆上的震动进行吸收,且在吸收震动后通过碟簧以及弹性金属杆的反作用力对活塞杆进行复位,在活塞杆左右移动时,碟簧与活塞均会挤压摩擦环,通过摩擦环进一步吸收震动,且可以吸收活塞杆复位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解决了复位时反作用力会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缸体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所述缸体的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端盖,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的内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体,所述活塞位于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之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的外侧且位于活塞的两侧均套接有碟簧,所述碟簧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碟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位缓冲组件包括辅助缸,所述辅助缸固定安装在缸体的右侧,所述活塞杆的右侧端面位于辅助缸内部,所述辅助缸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体。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外侧与第二连接体的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金属杆,所述弹性金属杆均匀排列在活塞杆的外侧,所述弹性金属杆为弧形,所述弹性金属杆向外侧弯曲。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缸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摩擦环,所述活塞的两侧均设置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位于每个碟簧之间的缝隙,所述摩擦环的内径略小于碟簧的外径,所述活塞的外径略大于摩擦环的内径。
[0018]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具体操作如下:
[0019]使用时,活塞杆移动时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会压缩一侧的碟簧并拉伸另一侧的碟簧,且弹性金属杆被压缩,从而对作用在活塞杆上的震动进行吸收,且在吸收震动后通过碟簧以及弹性金属杆的反作用力对活塞杆进行复位,在活塞杆左右移动时,碟簧与活塞均会挤压摩擦环,通过摩擦环进一步吸收震动,且可以吸收活塞杆复位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活塞杆吸收震动时,会在震动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从而将活塞推动在缸体内部滑动,第一连接体用于将设备安装在需要减震的位置上。
[0020]缸体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缸体的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端盖,活塞杆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的内部。
[0021]通过活塞杆穿过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可以对活塞杆的运动进行限制,使其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0022]活塞杆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体,活塞位于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之间。
[0023]位于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的活塞可以使得活塞杆以及活塞在移动时,对活塞进行水平位置的限制,使活塞无法移出缸体内部;
[0024]在活塞移动时,通过挤压以及拉伸两侧的碟簧实现对活塞杆上的震动力进行吸收,实现减震效果;
[0025]通过摩擦环可以在减震时更好的吸收震动力,且在活塞杆复位时,可以吸收一部分回弹力,从而降低反作用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0026]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将设备安装在需要的位置上,当产生震动时,活塞杆会带动活塞移动,活塞在移动时会挤压一侧的碟簧并拉伸另一侧的碟簧,弹性金属杆也被压缩,通过碟簧与弹性金属杆的作用对活塞杆上的震动进行吸收,且通过碟簧以及弹性金属杆的反作用力对活塞杆进行复位,并且在吸收震动时,活塞以及碟簧与摩擦环之间产生摩擦,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并且在活塞杆回弹时,通过摩擦环的摩擦降低反作用力对减震效果的影响。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活塞杆移动时带动活塞移动,活塞移动会压缩一侧的碟簧并拉伸另一侧的碟簧,且弹性金属杆被压缩,从而对作用在活塞杆上的震动进行吸收,且在吸收震动后通过碟簧以及弹性金属杆的反作用力对活塞杆进行复位,在活塞杆左右移动时,碟簧与活塞均会挤压摩擦环,通过摩擦环进一步吸收震动,且可以吸收活塞杆复位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解决了复位时反作用力会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及其使用方法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的内侧设置有挤压缓冲组件(2),所述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复位缓冲组件(3),所述挤压缓冲组件(2)包括活塞杆(21)以及活塞(22),所述活塞(22)固定安装在活塞杆(21)的外侧,所述活塞(22)滑动连接在缸体(1)的内部,所述活塞杆(21)的底部位于缸体(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24),所述缸体(1)的右侧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端盖(25),所述活塞杆(21)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一端盖(24)以及第二端盖(25)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1)的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体(4),所述活塞(22)位于第一端盖(24)以及第二端盖(2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1)的外侧且位于活塞(22)的两侧均套接有碟簧(23),所述碟簧(23)一端与活塞(22)固定连接,所述碟簧(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盖(24)以及第二端盖(2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缓冲组件(3)包括辅助缸(31),所述辅助缸(31)固定安装在缸体(1)的右侧,所述活塞杆(21)的右侧端面位于辅助缸(31)内部,所述辅助缸(3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体(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1)外侧与第二连接体(5)的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金属杆(32),所述弹性金属杆(32)均匀排列在活塞杆(21)的外侧,所述弹性金属杆(32)为弧形,所述弹性金属杆(32)向外侧弯曲。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摩擦环(33),所述活塞(22)的两侧均设置有摩擦环(33),所述摩擦环(33)位于每个碟簧(23)之间的缝隙,所述摩擦环(33)的内径略小于碟簧(23)的外径,所述活塞(22)的外径略大于摩擦环(33)的内径。8.一种自复位摩擦阻尼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摩擦阻尼器,具体操作如下:使用时,活塞杆(21)移动时带动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胜王小梅路希鑫夏顺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