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32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面料加工领域的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通过在内芯层外侧设有金属镀层和防紫外线层,使得布料外表面具有金属触摸质感,颜色鲜艳,还有较好的防紫外线功能;另外,通过在内芯层内侧设有防水层,具有较好防水效果,同时,在防水层内侧设有棉料层以及抗菌层,进一步增强抗菌效果,提高穿着舒适度;在加工过程中,通过造粒装置将各种原料进行改性造粒,在转动挤压盘以及安装在转动挤压盘上的伸缩搅拌杆以及搅拌环的搅拌下,在熔融挤出造粒过程中对熔融态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各组分进行充分的混合;另外通过设有连通筒以及冷却管,对挤出的原料进行分散冷却,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主要包括梭织面料和针织面料,梭织面料是把经纱和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其基本组织有平纹(plain)、斜纹(twill)、缎纹(satin weave)三种。不同的梭织面料也是由这三种基本组织及由其变化多端的组织而构成;针织面料用织针将纱线或长丝构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由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特征,单位长度内储纱量较多,因此大多有很好的弹性。针织面料有单面和双面之分。
[0003]传统的面料功能单一,确少具有符合功能的面料,且一般防水面料穿着舒适性和抗菌能力不佳。
[0004]此外,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原料进行混合造粒,传统的造粒机采用螺杆挤出造粒,在螺杆挤出造粒过程中,各组分在螺杆推动下进行混合,螺杆搅拌混合效果一般,使得组分分散效果不好,影响造粒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面料功能单一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包括多层功能层,功能多样。
[0006]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内芯层以及设置在内芯层两侧的外面层和内面层,内芯层由纤维单丝织造成型,外面层包括通过真空镀膜方式包裹在内芯层外表面的金属镀层以及通过喷涂方式喷涂在金属镀层外侧的防紫外线层,内面层包括涂覆在内芯层内表面的防水层,防水层内侧设有通过缝接方式与内芯层固定的棉料层,棉料层内侧涂覆有抗菌层;上述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TPEE颗粒、TPU颗粒、PA颗粒、PP颗粒以及改性助剂投入到造粒装置中进行改性造粒,获得改性颗粒;步骤二,将改性颗粒投入到熔融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获得纤维单丝;步骤三,将纤维单丝导入到纺织机中纺成条状布料,得到呈条状的内芯层;步骤四,将内芯层外表面朝上导入到镀膜机中,对其外表面进行真空金属镀膜,在内芯层表面形成金属镀层;步骤五,使金属镀层朝上的布料导入到数码喷涂机内进行防紫外线涂层喷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在金属镀层表面形成防紫外线层;步骤六,将内芯层的内表面朝上的布料导入到数码喷涂机内进行防水涂料的喷涂,在内芯层内表面形成防水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步骤七,将防水层朝上的布料导入到纺织机,将棉制面料铺设在防水层上方,使得纺织线穿越内芯层将棉制布料固定,形成棉料层;
步骤八,将棉料层朝上的布料导入数码喷涂机中进行抗菌试剂的喷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得到面料成品。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采用的造粒装置包括挤出筒,挤出筒上端连通有投料斗,挤出筒位于投料斗右侧部分设有嵌套在挤出筒壳体内的加热板;挤出筒左侧设有转动挤出机构,转动挤出机构包括嵌套在挤出筒内的转动挤压盘,转动挤压盘上安装有可收纳到其内部的伸缩搅拌杆,转动挤压盘转动连接有与挤出筒内壁滑动抵接的横移盘;转动挤压盘固定连接有贯穿横移盘以及挤出筒侧壁的棱柱筒,棱柱筒内嵌套有棱柱轴,棱柱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横移盘固定连接有贯穿挤出筒侧壁的移动架,移动架螺纹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通过减速齿轮组与棱柱轴连接传动;挤出筒右侧设有挤出盘机构,挤出盘机构包括与挤出筒内壁固定连接的连通筒,连通筒上开设有多个内挤出孔,连通筒右侧设有切割挤出盘,切割挤出盘上设有与内挤出孔相对设置的外挤出孔;连通筒和切割挤出盘之间设有连通内挤出孔和外挤出孔的冷却管;挤出筒位于连通筒和切割挤出盘之间的空间为冷却腔,冷却腔通过管道与外部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连通筒内嵌套有转动连通盘,转动连通盘上开设有与内挤出孔配合的转动挤出孔;转动连通盘连接有内转轴,内转轴延伸至切割挤出盘的外端面并固定连接有外转轴,外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切粒刀,外转轴外端连接有切割电机。
[0008]优选的,伸缩搅拌杆包括棱柱杆,棱柱杆外侧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且嵌套在转动挤压盘内的收纳筒,收纳筒内嵌套有与棱柱杆抵接的第一复位弹簧;收纳筒内侧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挤压盘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延伸至横移盘内并固定连接有滚动齿轮,滚动齿轮啮合有嵌套在横移盘内的齿轮环。
[0009]优选的,多个内挤出孔呈中心放射状分布,多个冷却管同样呈中心放射状分布,连通筒和切割挤出盘的中心轴线位置同样设有冷却管,内转轴嵌套在中心轴线位置的冷却管内并与其内壁转动抵接,内转轴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管状换热腔,切粒刀内部开设有与管状冷却腔连通的刀体换热腔,管状换热腔和刀体换热腔内灌注有导热液。
[0010]优选的,内转轴通过棘爪机构与转动连通盘连接;棘爪机构包括嵌套在转动连通盘内的棘爪筒以及与其卡接并与内转轴固定连接的棘爪盘;棘爪盘上铰接有棘爪,棘爪筒内壁开设有与棘爪配合且呈圆周分布的棘爪槽。
[0011]优选的,挤出筒为水平设置的圆筒状结构,转动挤压盘和横移盘均为竖直设置且与挤出筒内壁滑动抵接的圆盘状结构。
[0012]优选的,移动架为水平设置且右端开口的矩形框架,移动架左侧边框开设有与螺纹筒配合的螺纹孔,挤出筒侧壁开设有供移动架横向往复移动的贯穿槽,螺纹筒套设在棱柱筒外侧,螺纹筒通过轴承座与挤出筒外壁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转动挤压盘边缘处嵌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搅拌环,转动挤压盘开设有供搅拌环横向移动的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嵌套有与搅拌环抵接的第二复位弹簧。
[0014]优选的,搅拌环内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凸起条。
[0015]优选的,切割挤出盘外侧套设有下料罩,下料罩为水平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下端设有排料口。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芯层外侧设有金属镀层和防紫外线层,使得布料外表面具有
金属触摸质感,颜色鲜艳,还有较好的防紫外线功能;另外,通过在内芯层内侧设有防水层,具有较好防水效果,同时,在防水层内侧设有棉料层以及抗菌层,进一步增强抗菌效果,提高穿着舒适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造粒装置将各种原料进行改性造粒,使得各种原料组分充分混合分散,使得造粒产生的原料颗粒具有较好的均一性,保证布料质量;通过紫外紫外线吸收剂和抗菌试剂的浸润漂洗,使得布料具有较好的抗菌和防紫外线效果,同时,通过真空镀膜工艺使得布料具有金属质感且颜色艳丽。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转动挤压盘以及安装在转动挤压盘上的伸缩搅拌杆以及搅拌环,在熔融挤出造粒过程中对熔融态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各组分进行充分的混合,且不影响挤压出料;另外通过设有连通筒以及冷却管,对挤出的原料进行分散冷却,使得原料通过管状的冷却管时与外部的冷却水具有较大的接触换热面积,提高冷却效果,便于后续切割造粒。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做圆周和自转的复合运动的伸缩搅拌杆以及设有凸起条的搅拌环,实现熔融态原料的提升和复合搅拌,提高搅拌效果。
[0020](5)本专利技术通过表面开设有内挤出孔的连通筒以及开设有转动挤出孔的转动连通盘,采用棘爪机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内芯层以及设置在内芯层两侧的外面层和内面层,内芯层由纤维单丝织造成型,外面层包括通过真空镀膜方式包裹在内芯层外表面的金属镀层以及通过喷涂方式喷涂在金属镀层外侧的防紫外线层,内面层包括涂覆在内芯层内表面的防水层,防水层内侧设有通过缝接方式与内芯层固定的棉料层,棉料层内侧涂覆有抗菌层;上述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TPEE颗粒、TPU颗粒、PA颗粒、PP颗粒以及改性助剂投入到造粒装置中进行改性造粒,获得改性颗粒;步骤二,将改性颗粒投入到熔融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拉丝,获得纤维单丝;步骤三,将纤维单丝导入到纺织机中纺成条状布料,得到呈条状的内芯层;步骤四,将内芯层外表面朝上导入到镀膜机中,对其外表面进行真空金属镀膜,在内芯层表面形成金属镀层;步骤五,使金属镀层朝上的布料导入到数码喷涂机内进行防紫外线涂层喷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在金属镀层表面形成防紫外线层;步骤六,将内芯层的内表面朝上的布料导入到数码喷涂机内进行防水涂料的喷涂,在内芯层内表面形成防水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步骤七,将防水层朝上的布料导入到纺织机,将棉制面料铺设在防水层上方,使纺织线穿越内芯层将棉制布料固定,形成棉料层;步骤八,将棉料层朝上的布料导入数码喷涂机中进行抗菌试剂的喷涂,喷涂后进行高温定形,得到面料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加倍防紫外线金属感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采用的造粒装置包括挤出筒(1),挤出筒(1)上端连通有投料斗(2),挤出筒(1)位于投料斗(2)右侧部分设有嵌套在挤出筒(1)壳体内的加热板(3);所述挤出筒(1)左侧设有转动挤出机构,转动挤出机构包括嵌套在挤出筒(1)内的转动挤压盘(4),转动挤压盘(4)上安装有可收纳到其内部的伸缩搅拌杆(13),所述转动挤压盘(4)转动连接有与挤出筒(1)内壁滑动抵接的横移盘(5);所述转动挤压盘(4)固定连接有贯穿横移盘(5)以及挤出筒(1)侧壁的棱柱筒(11),棱柱筒(11)内嵌套有棱柱轴(12),棱柱轴(12)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电机(9);所述横移盘(5)固定连接有贯穿挤出筒(1)侧壁的移动架(6),移动架(6)螺纹连接有螺纹筒(7),螺纹筒(7)通过减速齿轮组(8)与棱柱轴(12)连接传动;所述挤出筒(1)右侧设有挤出盘机构,挤出盘机构包括与挤出筒(1)内壁固定连接的连通筒(22),连通筒(22)上开设有多个内挤出孔(2201),连通筒(22)右侧设有切割挤出盘(24),切割挤出盘(24)上设有与内挤出孔(2201)相对设置的外挤出孔(2401);所述连通筒(22)和切割挤出盘(24)之间设有连通内挤出孔(2201)和外挤出孔(2401)的冷却管(23);所述挤出筒(1)位于连通筒(22)和切割挤出盘(24)之间的空间为冷却腔,冷却腔通过管道与外部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所述连通筒(22)内嵌套有转动连通盘(25),转动连通盘(25)上开设有与内挤出孔(2201)配合的转动挤出孔(2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岭鑫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