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历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28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的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由内到外包括亲肤层、交联层和保护层;亲肤层为改性棉纤维面料;交联层为交联聚酰亚胺面料;保护层是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无纺布,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亲润性提高,能够与交联层的连接性;经过改性的棉纤维,使得亲肤层具有抗菌性;内部为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进行静电纺丝制成的交联层,增强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断裂韧性。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断裂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面料,在面料生产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单层结构纺织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尤其在防水、透气性能方面,单层结构面料效果甚微,尤其是医用面料。
[0003]棉面料具有天然纤维的特点,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但抗氧化性差、不具备抗菌性的缺点。因此本申请以棉纤维面料为基料进行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制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断裂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由内到外包括亲肤层、交联层和保护层;所述亲肤层为改性棉纤维面料;所述交联层为交联聚酰亚胺面料;所述保护层是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无纺布。
[0006]优选的,所述改性棉纤维是在醛基棉纤维上接枝改性壳聚糖,再与水合肼反应制得。
[0007]优选的,所述交联聚酰亚胺面料是由2,2
’‑
双(3,4

二羧苯基)六氟丙烷四酸二酐与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共混制得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成聚酰亚胺纤维,编织成面料制得。
[0008]优选的,所述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为:亲肤层制备,交联层制备,保护层制备,多层复合医用面料制备。
[0009]优选的,所述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醛基棉纤维分散在醛基棉纤维质量5~10倍的去离子水中,加入醛基棉纤维质量0.4~0.6倍的改性壳聚糖,在50~100rpm下搅拌,并滴加醛基棉纤维质量2~3倍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8~12h,捞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转移至醛基棉纤维质量5~10倍的无水乙醇中,加入醛基棉纤维质量倍的0.25~0.3倍的水合肼,继续搅拌反应3~5h,捞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置于烘箱中在40~60℃下干燥6~8h,制得改性棉纤维;将改性棉纤维进经倍捻、纺线、机织后,制得克重为80~120g/m2的亲肤层;(2)将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与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5~1:8混合,充分溶解后每隔10~12min加入2,2
’‑
双(3,4

二羧苯基)六氟丙烷四酸二酐,控制加料时间为1.5~2h,2,2
’‑
双(3,4

二羧苯基)六氟丙烷四酸二酐与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的质量比为1:1~1.12:1,加料完成后在50~100rpm下搅拌均化4~6h,制得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交联聚酰亚胺纤维,将交联聚酰亚胺纤维进经倍捻、纺线、机织
后,制得克重为40~60g/m2的交联层;(3)将克重为30~60g/m2聚丙烯无纺布浸泡在无水乙醇中,24~28h后捞出晾干,再浸泡在丙酮中,在40~60kHz下进行超声洗涤20~40min,捞出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置于40~6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制得预处理聚丙烯无纺布;将预处理聚丙烯无纺布悬挂于等离子体仪的处理腔中,抽真空至5~10Pa后,通氧气至真空度为15~30Pa,在80~100W下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6min,制得保护层;(4)依次放置亲肤层、交联层和保护层,用热压机进行压合,压合温度为150~180℃,剪裁,制得多层复合医用面料。
[0010]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醛基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室温下将棉纤维浸泡在棉纤维质量20~30倍质量分数为18~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2~4h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再浸泡在棉纤维质量40~50倍质量分数为5~10%的高碘酸钾溶液中,避光反应4~6h后捞出,转移至棉纤维质量10~20倍的甘油中,反应1~2h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烘干至恒重,制得醛基棉纤维。
[0011]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将壳聚糖与N

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1:20~1:30混合,再以1~2ml/min的速率滴加壳聚糖质量2~3倍质量分数为2~5%的氯丁酰氯的N

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反应3~5h后,浓缩至用乙醚洗涤无沉淀生成,再用甲醇洗涤3~5次,加入壳聚糖质量1.5~1.8倍的2,4,6

三(4

羟基苯基)吡啶,在50~100rpm下搅拌反应72~78h,浓缩得沉淀,再依次用乙醚、甲醇洗涤3~5次,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壳聚糖。
[0012]优选的,所述2,4,6

三(4

羟基苯基)吡啶的制备方法为:将4

羟基苯基甲醛、4

羟基苯乙酮、乙酸铵和冰乙酸按质量比1:2:3:4.5~1:2.2:3.5:5混合加热至80~90℃,回流反应3~5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

羟基苯基甲醛8~10倍质量分数为50~60%的乙酸溶液进行沉析,并以100~200rpm搅拌10~15min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重结晶,最后在真空65~70℃下干燥12h,制得2,4,6

三(4

羟基苯基)吡啶。
[0013]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的制备方法为:将间苯三酚、3

三氟甲基
‑4‑
氯硝基苯和污水碳酸钾按质量比3:11:4~3:11.3~4.2混合,并加入间苯三酚质量3.2~3.4倍的甲苯和间苯三酚质量16~18倍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115~120℃并在100~200rpm下搅拌反应5~5.5h,升温至150~155℃继续反应8~9h,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加入间苯三酚质量3.1~3.3倍的铁粉,再加入间苯三酚质量16~18倍的混合溶剂,混合溶剂中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1:1,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80~100℃并在50~100rpm下搅拌回流5~6h,加入间苯三酚质量0.08~0.1倍的氢氧化钠,继续搅拌5~8min后趁热过滤,再进行减压蒸馏,并用水和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制得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
[0014]优选的,静电纺丝时,注射器到铝箔的距离为15~20cm,纺丝液的推注速度为0.24~0.5mL/h,相对湿度为5~10%,温度为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由内到外包括亲肤层、交联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为改性棉纤维面料;所述交联层为交联聚酰亚胺面料;所述保护层是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丙烯无纺布;所述改性棉纤维是在醛基棉纤维上接枝改性壳聚糖,再与水合肼反应制得;所述交联聚酰亚胺面料是由2,2
’‑
双(3,4

二羧苯基)六氟丙烷四酸二酐与3,5

二(2

三氟甲基
‑4‑
氨基苯氧基)苯酚共混制得静电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成聚酰亚胺纤维,编织成面料制得;所述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为:亲肤层制备,交联层制备,保护层制备,多层复合医用面料制备;所述多层复合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为:(1)室温下将棉纤维浸泡在棉纤维质量20倍质量分数为1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2h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再浸泡在棉纤维质量40倍质量分数为5%的高碘酸钾溶液中,避光反应4h后捞出,转移至棉纤维质量10倍的甘油中,反应1h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烘干至恒重,制得醛基棉纤维;将4

羟基苯基甲醛、4

羟基苯乙酮、乙酸铵和冰乙酸按质量比1:2:3:4.5混合加热至80℃,回流反应3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

羟基苯基甲醛8倍质量分数为50%的乙酸溶液进行沉析,并以100rpm搅拌10min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重结晶,最后在真空65℃下干燥12h,制得2,4,6

三(4

羟基苯基)吡啶;在氮气氛围下,将壳聚糖与N

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1:20混合,再以1ml/min的速率滴加壳聚糖质量2倍质量分数为2%的氯丁酰氯的N

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反应3h后,浓缩至用乙醚洗涤无沉淀生成,再用甲醇洗涤3次,加入壳聚糖质量1.5倍的2,4,6

三(4

羟基苯基)吡啶,在50rpm下搅拌反应72h,浓缩得沉淀,再依次用乙醚、甲醇洗涤3次,干燥至恒重,制得改性壳聚糖;(2)将醛基棉纤维分散在醛基棉纤维质量5倍的去离子水中,加入醛基棉纤维质量0.4倍的改性壳聚糖,在50rpm下搅拌,并滴加醛基棉纤维质量2倍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8h,捞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转移至醛基棉纤维质量5倍的无水乙醇中,加入醛基棉纤维质量倍的0.25倍的水合肼,继续搅拌反应3h,捞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历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