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1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排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包括若干个接粉件、若干个出粉管、供气组件,若干个接粉件均布在环腔内的一周,若干个接粉件将环腔分为上部的第一腔室和下部的第二腔室,接粉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每个接粉件的出料口均连通有出粉管,出粉管的出口向下延伸至环腔的外部,接粉件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结构;供气组件具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供气组件用于向第二腔室内输送高压保护气,高压保护气通过透气孔进入接粉件能够对接粉件上的积粉进行疏松,提高积粉的流动性,对积粉进行流化收集,可以在线不断地将进入的飞灰间断性排放,避免安全隐患和积粉清理时的环境污染事故。境污染事故。境污染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化炉排粉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化炉主要由上半部分的反应室和下半部分的激冷室组成。气化炉上部反应室内壁采用盘管水冷壁结构,为气化反应的发生提供空间,如图1所示,气化炉壁和盘管水冷壁之间设计有一定距离的空腔,称为环腔,为了防止气化炉水冷壁盘管受热膨胀预留足够的空间。
[0003]由于气化炉在运行中,气化炉顶部存在反混区域,将合成气中夹带的细小的飞灰及逃逸的煤粉卷入气化炉顶部,随着后系统压力的波动,合成气携带的飞灰从气化炉顶部环腔和盘管的预留间隙内进入,由于环腔内的流速明显低于气化炉内气体的流速,夹带的飞灰逐渐沉积至气化炉环腔底部。
[0004]环腔内的积粉过多难以及时排出,积粉将环腔保护气底部的分布管线淹没的时候,环腔保护气喷出的瞬间会携带大量的堆积的飞灰,对水冷壁盘管造成冲刷,降低盘管使用寿命。气化炉环腔内上中下各处都设置了大量的测温探头,对环腔温度进行监控,随着积粉的高度不断上升,温度探头被积粉淹没,温度探头失效,不能起到环腔温度的监控作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停车后打开环腔人孔通过人工清理积粉,如积粉量大,存在飞灰瞬间大量外泄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通过在环腔内设置多个接粉件,并且将接粉件设置为多孔的结构,在接粉件的底部通入保护气,气体从透气孔进入接粉件对堆积在接粉件上的煤粉疏松后能够增强煤粉的流动性,对煤粉进行流化收集后能够及时从出粉管排出环腔。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包括气化炉壁,气化炉壁内部设置有盘管水冷壁,气化炉壁和盘管水冷壁之间形成环腔,还包括:
[0007]若干个接粉件,所述若干个接粉件均布在环腔内底部的一周,将环腔分为上部的第一腔室和下部的第二腔室,所述接粉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大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朝上,且进料口敞开,所述出料口朝下,且每个接粉件的出料口均连通有出粉管,所述出粉管的出口向下延伸至环腔的外部,所述接粉件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结构;
[0008]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具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第二腔室内输送气体,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接粉件能够对接粉件上的积粉进行疏松。
[0009]优选的,所述接粉件为倒锥形斗,且所述接粉件的进料口设置为扁圆形。
[0010]优选的,所述接粉件外壁的上端一侧与环腔远离其中心一侧的内壁的形状相匹
配,所述接粉件外壁的上端一侧与环腔远离其中心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接粉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粉件的外壁与环腔靠近其中心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
[0011]优选的,所述接粉件由烧结金属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固定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气体分布器具有若干个喷气口,喷气口的喷气方向朝上。
[0013]优选的,所述出粉管的下端连通有灰斗,灰斗的底部具有排粉口,排粉口连通有排粉管,排粉管的出口连通排粉总管,排粉总管的出口用于连通至旋风分离器。
[0014]优选的,所述出粉管竖直设置,每个出粉管的下端均对应连通有一个灰斗,每个灰斗下端连通的排粉管的出口均连通排粉总管。
[0015]优选的,所述出粉管上设置有第一切断阀,所述供气组件具有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与第一切断阀的出口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具有第三出气口,第三出气口与灰斗的内底部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排粉管上设置有第二切断阀,排粉总管上设置有第三切断阀,所述供气组件具有第四出气口,第四出气口与第二切断阀的出口和第三切断阀的入口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环腔内部的一周设置若干个接粉件,环腔内的飞灰和煤粉能够落到接粉件内,并且将接粉件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透气孔的结构,在接粉件的下方通入气体,气体从透气孔进入接粉件后能够对积粉进行疏松,提高积粉的流动性,对积粉进行流化收集,有效避免进入环腔的飞灰堆积,可以在线不断地将进入的飞灰间断性排放,有效地避免了飞灰堆积造成气化炉环腔温度探头失效的问题,避免了气化炉水冷壁盘管冲刷问题,提高水冷壁盘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隐患和积粉清理时的环境污染事故。
[0020]2、本专利技术将接粉件设置为到锥形,提高积粉的流动速度和收集效率,将接粉件的进料口设置为扁圆形,更加适配环腔的形状,使一个接粉件能够盛接更大面积的飞灰和煤粉,进一步提高收集效率。
[0021]3、本专利技术在接粉件和环腔靠近其中心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能够满足盘管和炉壁各种金属结构的膨胀间隙,由于第二腔室内通有气体,在向上吹的气体的作用下飞灰和煤粉不能从缝隙中落下,而是被吹落到接粉件内。
[0022]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体分布器,能够将气体均匀地分布在第二腔室内,使飞灰和煤粉均匀地落在若干个接粉件内,实现稳定和高效地收集积粉。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化炉环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粉件的形状和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粉件位于环腔内俯视方向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粉件位于环腔内仰视方向的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环腔;2、供气组件;21、第一出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第三出气口;24、第四出气口;3、接粉件;4、气体分布器;5、出粉管;6、第一切断阀;7、灰斗;8、第二切断阀;9、排粉总
管;10、第三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1]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包括气化炉壁,气化炉壁内部设置有盘管水冷壁,气化炉壁和盘管水冷壁之间形成环腔1,还包括若干个接粉件3、若干个出粉管5、供气组件2,若干个接粉件3均布在环腔1内底部的一周,若干个接粉件3的上表面相接将环腔1分为上部的第一腔室和下部的第二腔室,接粉件3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大于出料口,进料口朝上,且进料口敞开,出料口朝下,且每个接粉件3的出料口均连通有出粉管5,出粉管5的出口向下延伸至环腔1的外部,接粉件3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结构;供气组件2具有第一出气口21,第一出气口21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供气组件2用于向第二腔室内输送气体,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接粉件3能够对接粉件3上的积粉进行疏松。
[0032]环腔内的飞灰和煤粉落到若干个接粉件3内,形成积粉,通过在第二腔室内部输送气体,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包括气化炉壁,气化炉壁内部设置有盘管水冷壁,气化炉壁和盘管水冷壁之间形成环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接粉件(3),所述若干个接粉件(3)均布在环腔(1)内底部的一周,若干个接粉件(3)将环腔(1)分为上部的第一腔室和下部的第二腔室,所述接粉件(3)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大于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朝上,且进料口敞开,所述出料口朝下,且每个接粉件(3)的出料口均连通有出粉管(5),所述出粉管(5)的出口向下延伸至环腔(1)的外部,所述接粉件(3)为具有若干透气孔的结构;供气组件(2),所述供气组件(2)具有第一出气口(21),第一出气口(21)设置在第二腔室内部,所述供气组件(2)用于向第二腔室内输送气体,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接粉件(3)能够对接粉件(3)上的积粉进行疏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粉件(3)为倒锥形斗,且所述接粉件(3)的进料口设置为扁圆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粉件(3)外壁的上端一侧与环腔(1)远离其中心一侧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接粉件(3)外壁的上端一侧与环腔(1)远离其中心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接粉件(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粉件(3)的外壁与环腔(1)靠近其中心一侧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炉环腔积粉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粉件(3)由烧结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尚敏李自恩张胜梅吴盟时光辉杨浩胡瑞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