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88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采用了一种新型、廉价、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醇的脱氧活化策略,利用羟基活化试剂将醇原位转化为中间体,实现在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下磺酰肟类化合物与醇的脱氧自由基偶联反应,构建了具有重要医药价值的肟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反应效率高、官能团耐受性良好、底物范围广范、产物衍生多样化等特点,为大多数醇类的脱氧自由基转化提供了一个高效通用的平台。用的平台。用的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中间体的合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肟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肟和肟醚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和药学活性的化合物中,包括抗生素如链霉素、氯霉素和万古霉素等,多肽激素如生长素和皮质醇,以及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艾滋病药物等。肟类化合物还被广泛用于合成药物、染料和农药等领域。此外,它们是多功能的构建单元,可以方便地转化为胺、羟胺、酮和腈。因此,开发高效的肟和肟醚的合成方法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0003]不同于基于羰基化合物反应制备肟醚的经典方法,最近在自由基介导的磺酰基肟醚取代官能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通过C

C键形成从不同的自由基前体构建肟醚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Kim及其同事的开创性成果揭示了磺酰基肟醚和烷基卤化物之间的自由基偶联反应,通过使用化学计量有机锡等自由基引发剂来提供肟醚(J.Am.Chem.Soc.,1996,Vol.118,No.21,5138

5139)。但是,该方法受到化学计量的有毒有机锡试剂或比较高反应温度的困扰。随后,在过渡金属催化和光催化条件下,用磺酰肟醚作为自由基受体,对多种自由基前体物进行了碳肟化反应,包括烯烃、烷烃、卤代烷、脂肪族羧酸、砜以及胺。在这方面,结构多样、来源广泛的醇作为自由基前体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最近,焦宁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巧妙的银催化的醇的δ

C

H键的碳肟化反应,该策略通过烷氧基的1,5

原子转移使未活化的脂肪醇与磺酰肟醚进行了自由基偶联(Nat.Commun.,2018,Vol.9,No.1,2625)。赵育等人成功开发了银催化的环丙醇与磺酰肟醚的开环偶联反应以提供γ

酮肟醚(Org.Biomol.Chem.,2020,Vol.18,No.19,3734

3739)。然而,醇与磺酰肟醚通过C

O键断裂的脱氧自由基偶联还缺乏比较高效的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中,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化学的发展为醇的脱氧自由基官能团化提供了卓越的手段。目前,化学家们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实现在光氧化还原催化下醇的C(sp3)

O键均裂。然而,这些方法仍存在以下问题:(1)不适用于从伯醇生成非稳定化的烷基自由基;(2)对贵金属光催化剂严重依赖。因此,进一步探索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法来获得具有重要医药价值的肟醚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采用了一种新型、廉价、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醇的脱氧活化策略,利用苯并1,3

二硫杂戊烷(BDT)作为活化基团,通过分子内硫原子的氧化、去质子化以及β

裂解得到烷基自由基中间体,从而实现了可见光驱动的醇与磺酰肟醚的脱氧交叉偶联反应,构建了具有重要医药价值的肟类化合物,解决了在温和条件下难以由醇脱氧生成肟类化合物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见光促进由醇合成肟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6](1)向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反应物醇、羟基活化试剂、第一碱以及第一有机溶剂,
并置于10

40℃下持续搅拌,使得所述反应物醇与所述羟基活化试剂原位生成中间体,然后去除第一有机溶剂;
[0007](2)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向去除第一溶剂后的反应瓶中加入磺酰肟类化合物、光催化剂、第二有机溶剂和第二碱后开始反应,所述反应以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作为烷基自由基前体;
[0008](3)将反应体系置于10

40℃恒温水浴中搅拌,搅拌开始后用可见光持续照射,使得烷基自由基前体与磺酰肟类化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自由基偶联反应,得到肟类化合物。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羟基活化试剂可以为1,3

苯并二硫代吡咯四氟化硼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六氟化磷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三氟化甲磺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高氯酸盐中的一种,所述中间体为1,3

二硫杂戊烷(BDT)。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物醇为伯、仲、叔醇。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物醇为含有醚、酰胺、三氟甲基、硫醚、氟化物、芳香族杂环的醇类化合物。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醚、二氯甲烷、石油醚、正戊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碱为吡啶、2,4,6

三甲基吡啶、2,6

二甲基吡啶、4

甲氧基吡啶、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醋酸钾、醋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钠、叔丁醇钾中的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第二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正己烷、乙腈、二甲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三氟甲苯、苯甲腈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第二碱为吡啶、2,4,6

三甲基吡啶、2,6

二甲基吡啶、4

甲氧基吡啶、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碳酸氢钠、醋酸钾、醋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钠、叔丁醇钾中的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第一碱和步骤(2)的第二碱相同或不同,更优选相同。
[0017]优选地,所述光催化剂为2,4,5,6

四(9

咔唑基)

间苯二腈(4

CzIPN)、3,4,5,6

四(9

咔唑基)

邻苯二腈(4

CzPN)、2,3,5,6

四(9

咔唑基)

对苯二腈(4

CzTPN)、Ir[dF(CF3)ppy]2(dtbbpy)PF6、Ir[dF(CF3)2ppy]2(bpy)PF6、Ir[dF(F)ppy]2(dtbbpy)PF6、[Ir(dFppy)2(dtbbpy)]PF6、Ir[p

F(Me)ppy]2(dtbbpy)PF6、Ir[FCF3(CF3)ppy]2(dtbbpy)PF6、Ir[dF(CF3)2ppy]2(5,5'

CF3‑
bpy)PF6中的一种。
[0018]优选地,所述磺酰肟为(苯磺酰基)甲烷O

苄基肟、((4

氟苯基)磺酰基)甲烷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向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反应物醇、羟基活化试剂、第一碱以及第一有机溶剂,并置于10

30℃下持续搅拌,使得所述反应物醇与所述羟基活化试剂原位生成中间体,然后去除第一有机溶剂;(2)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向去除第一有机溶剂后的反应瓶中加入磺酰肟类化合物、光催化剂、第二有机溶剂和第二碱后开始反应,所述反应以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作为烷基自由基前体;(3)将反应体系置于20

40℃水浴中搅拌,搅拌开始后用可见光持续照射,使得所述烷基自由基前体与磺酰肟类化合物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自由基偶联反应,得到肟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羟基活化试剂为1,3

苯并二硫代吡咯四氟化硼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六氟化磷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三氟化甲磺酸盐、1,3

苯并二硫代吡咯高氯酸盐中的一种,所述醇与所述羟基活化试剂原位生成的中间体为1,3

二硫杂戊烷。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物醇为伯、仲、叔醇或含有醚、酰胺、三氟甲基、硫醚、氟化物、芳香族杂环的醇类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醚、二氯甲烷、石油醚、正戊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碱为吡啶、2,4,6

三甲基吡啶、2,6

二甲基吡啶、4

甲氧基吡啶、二异丙基乙胺、四甲基胍、磷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碳酸钾、碳酸氢钠、醋酸钾、醋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钠、叔丁醇钾、氟化铯中的一种;所述步骤(2)中的第二碱为吡啶、2,4,6

三甲基吡啶、2,6

二甲基吡啶、4

甲氧基吡啶、二异丙基乙胺、四甲基胍、磷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碳酸钾、碳酸氢钠、醋酸钾、醋酸钠、苯甲酸钾、苯甲酸钠、叔丁醇钾、氟化铯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第一碱和所述第二碱优选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第二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1,2

二氯乙烷、正己烷、乙腈、二甲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甲苯、三氟甲苯、苯甲腈、1,4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为2,4,5,6

四(9

咔唑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松包雯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