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90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涂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有盾构管片,盾构管片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滑槽,滑槽的槽壁上固定有椭圆形的齿条,滑槽内设置有齿轮,滑槽上方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设备,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向轮,承重板的左顶部设置有喷涂机,承重板的右顶部固定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穿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喷涂机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喷管,喷管的右侧连接有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承重板带着喷嘴沿椭圆形的滑槽移动,进而自动对盾构管片的侧壁完成一圈喷涂。成一圈喷涂。成一圈喷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喷涂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由于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直接受周围复杂环境的影响,混凝土的中性化,盐渍土中的氯盐、硫酸盐侵蚀,水流的冲刷以及机械碰撞等物理化学作用给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带来了严重的腐蚀与破坏,所以在管片安装前需要为管片做防腐预处理。
[0003]管片的预处理通常是在管片表面涂覆硅烷浸渍剂,其为高纯度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能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暴露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空气及基底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斥水处理层,从而抑制水分和有害物质进入到基底中对混凝土造成破坏。目前现场操作的主要方法为通过人工利用喷涂机对管片侧壁简单的喷涂以及晾晒,但是由于管片喷涂量大,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喷涂的质量,而且长期处于硅烷浸渍剂环境中对喷涂工人也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能够自动对盾构管片进行喷涂,减轻喷涂工人的工作量。
[0005]所述的盾构管片喷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竖直放置有盾构管片,盾构管片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滑槽,滑槽固定在底座的顶部,且滑槽最远端的连线与底座的前侧面平行,滑槽的槽壁上固定有椭圆形的齿条,滑槽内设置有与齿条相互啮合的齿轮,滑槽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设备,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辅助承重板沿滑槽移动的转向轮,承重板的左顶部设置有喷涂机,承重板的右顶部竖直固定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穿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送料管与喷涂机的出料口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喷管,喷管的右侧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向盾构管片喷涂涂料的喷嘴。
[0006]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喷嘴从上至下均匀分布在喷管的右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喷涂机为高压无气喷涂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还固定有用于存放涂料的涂料桶。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通过喷涂机将涂料经送料管、连接管和喷管然后从喷嘴喷涂在盾构管片的侧壁上,配合电机驱动与齿条相互的齿轮旋转并沿齿条移动,从而使承重板带着喷嘴沿椭圆形的滑槽移动,进而自动对盾构管片的侧壁完成一圈喷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为图1中转向轮、齿轮和承重板的仰视放大图
[0014]图中各部件名称:1、底座2、转向轮3、齿轮4、齿条5、滑槽6、承重板7、电机8、涂料桶9、喷涂机10、送料管11、连接管12、固定柱13、喷管14、喷嘴15、盾构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竖直放置有盾构管片15,如图1和2所示,在喷涂时盾构管片15通过吊机吊装至底座1顶部等待喷涂;
[0018]盾构管片15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滑槽5,滑槽5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且滑槽5最远端的连线与底座1的前侧面平行,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盾构管片15的结构在喷涂时不能以圆形轨道对盾构管片15进行喷涂,否则盾构管片15的两端会喷涂大量的涂料从而造成浪费,结合人工喷涂时类椭圆形的轨迹,通过椭圆形的滑槽5能够使盾构管片15的侧壁均能覆盖涂料还能减少涂料的浪费;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管片有多种,滑槽5的长度根据管片的大小而改变从而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管片;
[0019]滑槽5的槽壁上固定有椭圆形的齿条4,滑槽5内设置有与齿条4相互啮合的齿轮3,滑槽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齿轮3旋转的驱动设备,滑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辅助承重板6沿滑槽5移动的转向轮2,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3和齿条4和辅助承重板6转向的转向轮2,使得承重板6能够自动沿椭圆形的滑槽5移动,如玩具赛车通过四个角的转向轮完成在赛道的转向;如图1和图3所示,齿轮3内穿装有转轴,驱动组件为电机7,具体为伺服电机或直流减速电机,电机7的外壳固定在承重板6的顶部,电机7输出轴的活动端向下穿过承重板6,并且与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承重板6上开设有上下相通的安装孔(图中未画出),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电机7的输出轴与轴承的内圈呈过盈配合;如图1所示,承重板6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固定杆,转向轮2独立套装在固定杆上,并通过螺钉或螺栓防止转向轮2脱离固定杆;
[0020]如图1和2所示,承重板的左顶部设置有喷涂机9,承重板6的右顶部竖直固定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中部穿装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一端通过送料管10与喷涂机9的出料口相连通,连接管11的另一端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喷管13,喷管13的右侧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向盾构管片15喷涂涂料的喷嘴14,通过喷涂机9将涂料增加然后依次经送料管10和连接管11输送到喷管13内,然后在若干个喷嘴14处释放压力,并且在瞬间雾化后喷向盾构管片15的表面,从而形成涂膜层,配合承重板6能够完整、自动的为盾构管片15侧壁喷涂上涂料;送料管10为耐高压的软管,喷嘴14为现有技术,采用喷涂专用喷嘴,能自由调整喷涂的面积,从而调整喷嘴14的数量使盾构管片15的侧壁能被完整的喷涂到;在实际应用时,连接管11
与喷管13的连接处应避免设置喷嘴14,从而避免大量涂料直接从该喷嘴14喷出。
[0021]本实施例在对盾构管片进行防腐喷涂时,首先将盾构管片15吊装至底座1顶部呈如图1和图2所示状态,然后开启喷涂机9和电机7使涂料从喷涂机9经送料管10、连接管11和喷管13然后从喷嘴14喷涂在盾构管片15的侧壁上,配合电机7驱动齿轮3旋转使齿轮3沿齿条4移动并且在转向轮2的作用下承重板6沿椭圆形的滑槽5移动,进而对盾构管片15的侧壁完成一圈喷涂。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若干个喷嘴14从上至下均匀分布在喷管13的右侧,如图1所示,每个喷嘴14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喷嘴14喷涂的区域刚好能够将盾构管片15的侧壁喷涂完,避免盾构管片15部分区域重复喷涂从而造成浪费,增加喷涂的成本。
[0024]实施例3
[0025]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喷涂机9为高压无气喷涂机,通过高压无气喷涂机对涂料进行喷涂,由于涂料里不混入空气,以及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管片喷涂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竖直放置有盾构管片(15),盾构管片(15)的外侧设置有椭圆形的滑槽(5),滑槽(5)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且滑槽(5)最远端的连线与底座(1)的前侧面平行,滑槽(5)的槽壁上固定有椭圆形的齿条(4),滑槽(5)内设置有与齿条(4)相互啮合的齿轮(3),滑槽(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承重板(6),承重板(6)的顶部固定有用于驱动齿轮(3)旋转的驱动设备,滑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辅助承重板(6)沿滑槽(5)移动的转向轮(2),承重板(6)的左顶部设置有喷涂机(9),承重板(6)的右顶部竖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鲁吴斌赖树炎朱晶晶李俊叶跃鸿刘栋刘胜利涂承富徐广泽陈洵王国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