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83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申请涉及端子机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用以解决压合时上刀模推动线束移动、压合力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将固定安装的下刀模改为可移动式,通过上刀模向下压合时使下刀模向上压合,双向压合,避免只有上刀模挤压端子,导致端子中的线束移动,并且,在下限位块内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槽连通的泄压阀,缓冲槽内设有挤压弹簧和滑块,安装槽一侧的安装座上开设有循环孔,在压合端子时,通过泄压阀控制上刀模和下刀模的压合力度,防止压合力度过大,从而避免了线束和端子出现压合损伤现象。而避免了线束和端子出现压合损伤现象。而避免了线束和端子出现压合损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端子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端子机是线束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把端子打压至线束端,然后再做导通,打出来的端子不用焊接就能够稳定的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而在拆的时候只需拔掉就可以了。自动端子机是采用PLC控制,集送料、切断、剥线、压端为一体的多功能机器,在国内市场上较受欢迎。
[0003]现有的自动端子机是将端子自动放置在下刀模上,通过机械手将线束插入端子的中心位置,再通过上刀模下压,将端子压合在线束端,然而,在上刀模压合端子时,端子的上侧会先接触到线束,在继续下压的过程中,端子的上壁会推动线束向下移动,由于线束的压合处较短,线束的压合处移动会导致线束偏离,出现压合不牢靠的现象,影响压合效果;并且,现有的自动端子机在压合端子时,上刀模的压合距离是固定的,在刀模磨损时,会出现压合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线束和端子压合连接不紧,线束和端子容易分离,影响压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具备压合时端子不会推动线束移动、能够自动控制压合力度的优点,用以解决压合时上刀模推动线束移动、压合力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包括底座、铆压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滑料片和导料板,所述铆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端,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滑槽和安装槽,所述滑槽和安装槽开设于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连通滑槽和安装槽的连通管道,所述滑槽和安装槽内充满传动液;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滑动密封安装于滑槽内;下刀模,所述下刀模的下端内嵌于挤压块的上端面;下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滑动密封安装于安装槽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下限位块底端;所述支撑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安装于连接块内,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动力装置的底端;上刀模,所述上刀模固定安装于滑杆的一侧,所述上刀模处于下刀模的正上方;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滑杆的底端且处于下限位块的正上方。
[0006]进一步,所述安装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挤压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导料板的底端,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导料板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供下刀模和上刀模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支撑块上开设有供端子料带通过的孔。
[0007]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08]进一步,所述下刀模顶端与上刀模压合处的距离比下限位块顶端与上限位块底端的距离长,长出的距离为一个未挤压端子直径的长度。
[0009]进一步,所述挤压块水平横截面的面积与下限位块水平横截面的面积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下限位块内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内嵌于缓冲槽的底端,所述泄压阀连通缓冲槽和安装槽;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固定安装于缓冲槽的顶端;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密封安装于缓冲槽内且处于挤压弹簧底端;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用于连通安装槽底端和缓冲槽底端的循环孔,所述下限位块的侧壁底端开设有连接孔用于配合循环孔。
[0011]进一步,所述挤压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12]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通过将固定安装的下刀模改为可移动式,在动力装置带动上刀模向下压合,上刀模的压合处刚刚接触端子上端时,滑杆下端的上限位块抵触下限位块,使下限位块挤压传动液,传动液推动挤压块和下刀模上移,从而使上刀模和下刀模同时压合端子,端子的上侧和下侧都发生形变,端子中心的线束始终处于端子的中心,直至上刀模和下刀模完成对端子的压合,通过上刀模和下刀模都移动的方式,避免了上刀模压合端子上端时,端子的上端推动线束移动,从而避免了压合不牢靠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端子的压合效果。
[0013]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通过在上刀模和下刀模之间固定安装有带有通孔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刀模和下刀模可穿过通孔,在作业时,端子始终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移动,压合作业完成后,上刀模和下刀模回复至原位,压合后的端子被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挡住,在端子沾粘在上刀模或下刀模上时,防止端子随上刀模或下刀模移动。
[0014]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通过在下限位块内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槽连通的泄压阀,缓冲槽内设有挤压弹簧和滑块,安装槽一侧的安装座上开设有循环孔,循环孔使缓冲槽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底端连通,在作业时,动力装置带动上刀模向下压合,同时,滑杆下端的上限位块挤压下限位块,使下限位块挤压传动液,传动液推动挤压块和下刀模上移,从而使上刀模和下刀模同时压合端子,直至上刀模和下刀模对端子的压合力达到额定值,此时,安装槽中的传动液通过泄压阀进入缓冲槽,通过上刀模和下刀模过量压合的方式,使上刀模和下刀模能够保证端子的压合,同时,在达到压合力度时,能够使通过泄压阀泄压,防止压合力度过大,从而避免了线束和端子出现压合损伤现象。
附图说明
[0015]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6]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

B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D

D处剖视图。
[0017]图中:1、底座;101、支撑座;2、切料剥线装置;3、铆压装置;301、安装座;302、滑槽;303、挤压块;304、下刀模;305、安装槽;306、连通管道;307、下限位块;308、复位弹簧;309、连接块;310、滑杆;311、上刀模;312、上限位块;313、支撑块;314、第一限位板;315、通孔;316、第二限位板;317、缓冲槽;318、泄压阀;319、挤压弹簧;320、滑块;321、循环孔;4、传送装置;401、滑料片;402、导料板;5、动力装置;6、PLC控制装置;7、支撑杆;8、卷料盘。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包括底座1、切料剥线装置2、铆压装置3、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包括底座(1)、铆压装置(3)和传送装置(4),所述底座(1)顶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1),所述支撑座(101)上固定安装有动力装置(5),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滑料片(401)和导料板(402),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3)包括安装座(301),所述安装座(30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上端,所述安装座(301)上设有:滑槽(302)和安装槽(305),所述滑槽(302)和安装槽(305)开设于安装座(301)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座(301)内开设有连通滑槽(302)和安装槽(305)的连通管道(306),所述滑槽(302)和安装槽(305)内充满传动液;挤压块(303),所述挤压块(303)滑动密封安装于滑槽(302)内;下刀模(304),所述下刀模(304)的下端内嵌于挤压块(303)的上端面;下限位块(307),所述下限位块(307)滑动密封安装于安装槽(305)内;复位弹簧(308),所述复位弹簧(308)固定安装于下限位块(307)底端;所述支撑座(1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09),所述连接块(309)上连接有:滑杆(310),所述滑杆(310)滑动安装于连接块(309)内,所述滑杆(310)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动力装置(5)的底端;上刀模(311),所述上刀模(311)固定安装于滑杆(310)的一侧,所述上刀模(311)处于下刀模(304)的正上方;上限位块(312),所述上限位块(312)固定安装于滑杆(310)的底端且处于下限位块(307)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自动端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0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13),所述支撑块(313)靠近挤压块(3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板(314)和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定梁赖耀飞赖天华张海华马华斌张敏杨志荣谢艳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奥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