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58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属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下模、上模、第一折弯组件、竖移组件以及第二折弯组件,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上部以及所述上模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下部的弧面上,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时,能够对金属片端子两端进行折弯,使得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后能够呈现相互勾连状态,从而提高金属片端子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束加工
,具体是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线缆线束进行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组成连接器的金属片端子压合并夹紧在线束的端头处。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将金属片端子压合至线束端头处时大多是依靠压合机实现的,利用压合机的上模向下移动,以驱使被弯折呈U型结构的金属片端子进一步弯曲,使得金属片端子呈环形结构包覆在线束端头的外表面,然而金属片端子在围成环形后,其开口位置的收紧力有限,在长时间使用后金属片端子的开口处容易相互远离,进而发生松弛现象,从而无法继续对其内的线束进行稳定包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包括底座、下模、上模、第一折弯组件、竖移组件以及第二折弯组件,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上部以及所述上模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下部的弧面上,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以驱使所述金属片端子的一端形成向内弯折的第一钩部,所述第二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进行折弯,以驱使所述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形成向外弯折的第二钩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模下部的所述弧面包括第一弧形面以及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顶端通过弧形过度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弧形面顶端所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弧形面顶端所处高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弧形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以及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内侧,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压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压杆平行且间隔分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弧形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以及第二压杆,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二压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面内侧,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压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压杆平行且间隔分布。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座上部还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竖移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内侧顶部,所述支架内壁固定设置有竖向分布的导轨,所述上模侧壁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所述上模的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模一侧还设置有横移组件,在所述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呈环形结构后,所述横移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横向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对应的所述第二压杆从所述金属片端子内侧移除。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横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丝杆以及端板,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一侧,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另一侧,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上模以及所述端板并与所述端板螺纹配合,所述上模侧壁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端板并与所述端板活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端板侧壁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将线束与金属片端子进行压合时,可将线束置于呈U型结构的金属片端子内侧,然后将金属片端子连同其内的线束一同置于下模上部的弧面中,随后利用竖移组件带动上模向下移动,使得金属片端子两端进入上模下部的弧面中,依靠该弧面对于金属片端子的限制作用驱使金属片端子形成环状结构,当金属片端子形成环状结构后可包夹于线束外部,进而完成线束与金属片端子之间的压合操作;上述过程中,在上模将金属片端子压合呈环状结构之前,利用第一折弯组件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处理,使得金属片端子的一端呈现向内弯折的第一钩部,同时利用第二折弯组件对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进行折弯,使得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呈现向外弯折的第二钩部,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时,能够对金属片端子两端进行折弯,使得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在线束外部后能够呈现相互勾连状态,从而提高金属片端子包夹于线束外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中金属片端子被压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0

底座、20

支架、201

导轨、202

滑杆、30

下模、40

上模、401

第一弧形面、402

第一凹槽、403

第二弧形面、404

第二凹槽、50

第一折弯组件、501

第一电机、502

第一连杆、503

第一转轴、504

第一压杆、60

横移组件、601

丝杆、602

端板、603

导向杆、
70

竖移组件、80

金属片端子、801

第一钩部、802

第二钩部、90

第二折弯组件、901

第二连杆、902

第二压杆、903

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包括底座10、下模30、上模40、第一折弯组件50、竖移组件70以及第二折弯组件90,所述下模3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部,所述上模40设置在所述下模30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70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30上部以及所述上模40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50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90均设置在所述上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模、上模、第一折弯组件、竖移组件以及第二折弯组件,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并由所述竖移组件控制竖向移动,所述下模上部以及所述上模底部均设置有呈半弧形结构的弧面,所述第一折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模下部的弧面上,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一端进行折弯,以驱使所述金属片端子的一端形成向内弯折的第一钩部,所述第二折弯组件用于对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进行折弯,以驱使所述金属片端子的另一端形成向外弯折的第二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部的所述弧面包括第一弧形面以及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顶端通过弧形过度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顶端相连,所述第一弧形面顶端所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弧形面顶端所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以及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面内侧,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压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压杆平行且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袁爽韩东张寿辉李晶高宏艳刘立杰刘雪凝张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乐陵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