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01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属于接地栓技术领域,包括接地极、驱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以及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底部,在引线贯穿所述接地极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极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侧壁上,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后,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所述接地极径向移动,以对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内部的部分进行顶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引线与接地极之间的双重固定,从而提高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发生松脱现象。避免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发生松脱现象。避免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发生松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地栓
,具体是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连接的导体,作用在于将雷击电流泄入大地,以保证线路安全。
[0003]现有的接地栓包括接地极与引线,二者之间通常采用普通的螺栓进行连接,然而在接地栓使用一段时间后,螺栓容易发生松动现象,进而导致引线与接地极之间发生松脱现象,而引线与接地极之间一旦发生松脱,后续的雷击电流则无法顺利的通过接地极泄入大地,从而导致线路损坏,因此现有接地栓中引线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强度较为低下,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包括接地极、驱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以及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底部,在引线贯穿所述接地极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极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侧壁上,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后,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所述接地极径向移动,以对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内部的部分进行顶撑,进而驱使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内部的部分呈现弯折状态。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螺母以及螺柱,所述螺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接地极底壁上,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柱外部并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齿圈、齿轮、转杆、环板以及偏心轮,所述环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接地极上部,所述内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环板内壁上,所述转杆以及所述齿轮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环板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内齿圈啮合,两组所述转杆一端分别与一组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接地极内部并与所述接地极转动配合,两组所述转杆位于所述接地极内部的杆体上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偏心轮,位于两组所述转杆上的若干所述偏心轮错位分布,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偏心轮一一对应设有若干组,每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一
端均抵接至一组所述偏心轮圆周侧壁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若干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顶撑杆以及弧形卡板,所述顶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板的弧形外壁上,若干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对应的所述弧形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引线相对两侧,若干所述弧形卡板在所述引线相对两侧呈错位分布,每组所述顶撑杆远离对应所述弧形卡板的一端均与一组所述偏心轮的圆周侧壁抵接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每组所述弧形卡板端部均固定设置有延伸板,所述接地极内壁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接地极内壁的一端贯穿所述延伸板并与所述延伸板活动配合,所述延伸板一侧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接地极内壁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接地极顶部固定设置有环座,所述环板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座内侧并与所述环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弧形卡板的弧形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滑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将引线进行接地连接时,可将引线贯穿接地极,当引线从接地极下端穿出后,利用第一限位组件对引线的一端进行固定,随后利用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限位组件在接地极内部沿径向方向移动,进而对引线位于接地极内部的部分施加顶撑力,从而驱使引线在接地极内部发生弯折,弯折后的引线可被第二限位组件进一步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引线与接地极之间的双重固定,从而提高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引线与接地极之间发生松脱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中第一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中接地极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中第二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

接地极、20

环座、30

驱动组件、301

内齿圈、302

齿轮、303

转杆、304

环板、305

偏心轮、40

第一限位组件、401

螺母、402

螺柱、50

第二限位组件、501

顶撑杆、502

延伸板、503

弧形卡板、504

导向杆、505

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包括接地极10、驱动组件30、第一限位组件40以及第二限位组件50,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0安装在所述接地极10底部,在引线贯穿所述接地极10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0用于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
固定,所述第二限位组件50设置在所述接地极10内部,所述驱动组件30安装在所述接地极10侧壁上,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0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后,所述驱动组件3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50沿所述接地极10径向移动,以对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10内部的部分进行顶撑,进而驱使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10内部的部分呈现弯折状态。
[0017]在将引线进行接地连接时,可将引线贯穿接地极10,当引线从接地极10下端穿出后,利用第一限位组件40对引线的一端进行固定,随后利用驱动组件30带动第二限位组件50在接地极10内部沿径向方向移动,进而对引线位于接地极10内部的部分施加顶撑力,从而驱使引线在接地极10内部发生弯折,弯折后的引线可被第二限位组件50进一步固定,如此可实现引线与接地极10之间的双重固定,提高了引线与接地极10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了引线与接地极10之间发生松脱现象。
[0018]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0包括螺母401以及螺柱402,所述螺柱402固定设置在所述接地极10底壁上,所述螺母401套设于所述螺柱402外部并与所述螺柱402螺纹配合。
[0019]当引线自接地极10底部穿出后环绕与螺柱402外部,随后拧动螺母401,使得螺母401沿螺柱402外部移动,以将引线压紧至接地极10底部,实现引线一端的固定。
[0020]请参阅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极、驱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以及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底部,在引线贯穿所述接地极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接地极内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接地极侧壁上,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对所述引线一端进行固定后,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组件沿所述接地极径向移动,以对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内部的部分进行顶撑,进而驱使所述引线在所述接地极内部的部分呈现弯折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螺母以及螺柱,所述螺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接地极底壁上,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柱外部并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接地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齿圈、齿轮、转杆、环板以及偏心轮,所述环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接地极上部,所述内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环板内壁上,所述转杆以及所述齿轮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环板内侧并分别与所述内齿圈啮合,两组所述转杆一端分别与一组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接地极内部并与所述接地极转动配合,两组所述转杆位于所述接地极内部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雷孙超李振勇朱利陈国庆张伟袁爽王景然孔维美张寿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乐陵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