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69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接地线基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所述共用基板包括共用基架、基杆、接地棒,所述共用基架为多层钢网格框架,所述共用基架上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基杆,每个所述基杆上安装有接头;所述共用基架下方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接地棒,多个所述接地棒的周围填充有降阻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费用小,易于推广,接地电阻效果好,施工风险小,使用寿命长,防静电效果好,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


[0001]本技术属于接地线基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

技术介绍

[0002]接地系统是用来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和电力设备防静电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讯行业、电力系统、建筑系统、石油、化工、军舰设施、铁路系统等多个行业,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根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接地极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或电气仪表的静电直接导入大地从而保护电器及仪表。
[0003]现有的接地方式主要包括分散接地方式、联合接地方式。分散接地方式是将电源系统接地、通讯设备的各类接地以及其他设备的接地分别接入相互分离的接地系统,但当地线系统不断增多,地线间潜在的耦合影响会使分散接地引起干扰,当某一设施被雷击中,容易形成地下反击,损坏其他设备。联合接地指所有接地系统共用一个地,有效抑制外部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但被连接的“地”上连接负载比较多时,使用的“地”上的组成结构钢条会更多,布线较为繁琐,或者当设备串联接地时,各串联的电阻使得各点电位产生偏差,容易产生噪音。因此是否能提供一种接地电阻效果好、接地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防静电效果好的共用基板,是相对目前使用形势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接地电阻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增强导电效果的共用基板。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包括共用基架、基杆、接地棒,所述共用基架为多层钢网格框架,所述共用基架上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基杆,每个所述基杆上安装有接头;所述共用基架下方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接地棒,多个所述接地棒的周围填充有降阻剂。
[0006]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共用基架上相邻两层钢网格框架的对应节点分别通过竖直钢条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基杆的下方、所述共用基板、所述接地棒的上方均包裹浇注在混凝土内。
[0008]进一步优化的,多个所述接地棒插入地中,所述降阻剂填充于多个所述接地棒的侧面与土壤的接触位置,所述接地棒的底部与土壤直接接触。
[0009]进一步优化的,多个所述接地棒分别一一对应竖直安装于所述共用基架的底层钢网格框架的节点上。
[0010]进一步优化的,多个所述基杆的底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共用基架顶部的钢网格框架的节点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中的共用基架采用多层钢网格框架,为联合接地方式,相比于分散接地来说,其接地电阻非常小,不存在各种接地体之间的耦合影响,有利于减少干扰,节省金属材料,占地少,可以有效抑制外部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钢网格框架为多层并联的网状结构,有助于更好的保证逻辑电路电位参考点的一致,提高外部抗干扰能力;多层并联使总电阻更小;共用基板整个结构均使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没有使用螺纹钢,有效保障接地的电气连接和热稳定;在每个接地棒侧面与土壤接触的位置,均填充了降阻剂,减小土壤接触电阻,改善土壤导电性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费用小,易于推广,接地电阻效果好,施工风险小,使用寿命长,防静电效果好,可以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共用基架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实施例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包括共用基架1、基杆2、接地棒3。
[0019]共用基架1为两层并联的钢网格框架,共用基架1上相邻两层钢网格框架的对应节点分别通过竖直钢条焊接在一起,共用基架1上相邻两层钢网格框架纵向间隔0.8m。
[0020]共用基架1上竖直安装有四个基杆2,基杆2采用直径为8mm的圆钢,四个基杆2的底端分别热熔焊接于共用基架1顶部的钢网格框架的节点上。每个基杆2上安装有接头4,通过接地线连接高压设备或其他待保护设备到接头4上,将设备上可能会携带的静电、电流等导入大地。
[0021]共用基架1下方竖直焊接有十六个接地棒3,十六个接地棒3采用长2.5m规格为40*40*4mm的镀锌角钢。十六个接地棒3分别一一对应竖直安装于共用基架1的底层钢网格框架的节点上,相邻接地棒3互距5m。
[0022]基杆2的下方、共用基板1整体、接地棒3的上方均包裹浇注在混凝土5内。十六个接地棒3插入地中,接地棒3的周围均填充有降阻剂6,降阻剂6填充于接地棒3的侧面与土壤7的接触位置,减小土壤接触电阻,改善土壤7导电性能。接地棒3的底部与土壤7直接接触,通过接地棒3将设备上的电流引入大地。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基架、基杆、接地棒,所述共用基架为多层钢网格框架,所述共用基架上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基杆,每个所述基杆上安装有接头;所述共用基架下方竖直安装有多个所述接地棒,多个所述接地棒的周围填充有降阻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基架上相邻两层钢网格框架的对应节点分别通过竖直钢条连接在一起。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的共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杆的下方、所述共用基板、所述接地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宏典郭贵岭常振克邱国辉曹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雷安防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