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78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连接件、垫片、泄压阀外壳和弹力膜泄压阀;止火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及止火管由进气管隔垫片抵触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装在进气管的每列的出气通孔上,进气管通过螺纹固连在外壳内部;弹力膜泄压阀通过螺纹安装在外壳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上端,泄压阀外壳通过螺纹与外壳竖直方向通孔的外螺纹配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发生回火现象时,由止火管阻断或熄灭进入内腔的火焰,并通过弹力膜发挥作用截断气体回路,止火管内腔压力升高到设定地安全值时弹力膜泄压阀就会进行保护性泄压,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并防止回火现象对设备的损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回火器,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属于机械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用火焰进行金属气焊、切割时普遍使用了一种机械式防回火器泄压装置,以 阻止火焰倒流到气体源引起设备的爆炸。这种防回火器的结构和原理是通过回火时产生的 爆炸力推动活塞、弹簧、阀杆来关闭进气口从而截断气体回路。但是此装置中由于回火温度 较高,易使弹簧产生退火,失掉弹性,造成故障。若遇腐蚀性液体或气体时更易被腐蚀而失 去弹簧功能,从而使回火器的功能失效;现有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能有效截 断回火气体的回路和止住火焰在设备内部的爆燃,但无法将设备内部短时间内差生的压力 解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通过采用一种弹力膜、止火管 及泄压结构的组合使用,能可靠地阻止火焰倒流,并且能及时将燃烧产生的压力解除从而 保证操作设备的安全。 —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连接件、垫 片、泄压阀外壳和弹力膜泄压阀,进气管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分 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的外径, 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的内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壁上有两个以上 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外壳为圆 形管状金属三通管,内部沿水平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 小于右端,左端的通孔内壁加工有一段螺纹,台阶孔通孔竖直方向上有一通?L通孔上端内 壁和外圆上均加工有一段螺纹;弹力膜泄压阀结构外形与进气管一致,泄压阀外壳为圆形 桶状壳体,内壁加工有螺纹,泄压阀外壳周向有贯通且均布的排气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 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及止火管由进气管隔垫片抵触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台阶孔端面 上;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抵触连接外壳内部,进气管的伸出段EA位于外壳 外,进气管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的通孔中,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的内径间隙 配合;弹力膜泄压阀安装在外壳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上端,泄压阀外壳与外壳竖直方向通孔 固定连接。 当来自气源的气体到达进气嘴,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将弹力膜撑起,气体进气管上 的出气通孔经止火管和连接件上的通孔进入焊割枪点燃工作,当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 时,火焰首先在管腔内爆燃并迅速向内推进,在通过止火管时被阻断或熄灭,同时爆燃产生 的压力先于火焰使弹力膜与出气通孔贴紧从而截断气体回路;由于腔体内部会产生瞬间的 压力,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弹力膜泄压阀上的弹力膜将在压力下被顶开,压力气体将通过弹力膜泄压阀上的气孔和泄压阀外壳上的排气孔排向外部。 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在发生回火现象时,由止火管阻断或熄灭进入内腔的火 焰,同时压力波先于爆燃的火焰进入止火管内腔,止火管内腔压力升高致使弹力膜发挥作 用截断气体回路,止火管内腔压力升高到设定地安全值时弹力膜泄压阀就会进行保护性泄 压,释放回火产生的高压;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并防止回火现象对设备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l-进气管、2-止火管、3-外壳、4-泄压阀外壳、5-弹力膜泄压阀、6-连接件、7-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1、外壳3、弹力膜、止火 管2、连接件6、垫片7、泄压阀外壳4和弹力膜泄压阀5,其中进气管1为圆形金属结构,根 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 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的外径,右端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的孔径,中 段BC上的进气管1周向沿轴线方向有四列均布的出气通孔4,每列出气通孔4个数为三个, 出气通孔4贯穿进气管的内外壁,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 和中段BC ;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三通管,内部沿水平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三分之二处有 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小于右端,左端的通孔内壁加工有一段螺纹,台阶孔通孔竖直方向上 有一通孔,通孔上端内壁和外圆上均加工有一段螺纹;弹力膜泄压阀5结构外形与进气管1 一致,泄压阀外壳4为圆形桶状壳体,内壁加工有螺纹,泄压阀外壳4周向有贯通且均布的 排气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连接件6及止火管2由进气管1隔 垫片7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固 连在外壳3内部;弹力膜泄压阀5安装在外壳3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上端,泄压阀外壳4与外 壳3竖直方向通孔固定连接。 当来自气源的气体到达进气嘴,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将弹力膜撑起,气体由进气管l 上的出气通孔经止火管2和连接件6上的通孔进入焊割枪点燃工作,当工作过程中一旦发 生回火时,火焰首先在管腔内爆燃并迅速向内推进,在通过止火管2时被阻断或熄灭,同时 爆燃产生的压力先于火焰使弹力膜与出气通孔贴紧从而截断气体回路;由于腔体内部会产 生瞬间的压力,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弹力膜泄压阀上的弹力膜将在压力下被顶开,压力气 体将通过弹力膜泄压阀上的气孔和泄压阀外壳上的排气孔排向外部。权利要求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1)、外壳(3)、弹力膜、止火管(2)、连接件(6)、垫片(7)、泄压阀外壳(4)和弹力膜泄压阀(5);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的外径,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3)的内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1)壁上有两个以上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三通管,内部沿水平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小于右端,左端的通孔内壁加工有一段螺纹,台阶孔通孔竖直方向上有一通孔,通孔上端内壁和外圆上均加工有一段螺纹;弹力膜泄压阀(5)结构外形与进气管(1)一致,泄压阀外壳(4)为圆形桶状壳体,内壁加工有螺纹,泄压阀外壳(4)周向有贯通且均布的排气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连接件(6)及止火管(2)由进气管(1)隔垫片(7)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抵触连接在外壳(3)内部,进气管(1)的伸出段EA位于外壳(3)外,进气管(1)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3)的通孔中,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间隙配合;弹力膜泄压阀(5)安装在外壳(3)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上端,泄压阀外壳(4)与外壳(3)竖直方向通孔固定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上的出 气孔沿进气管(1)轴线方向排列,数目为两列以上,每列出气孔个数在两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连接件、垫片、泄压阀外壳和弹力膜泄压阀;止火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及止火管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型弹力膜泄压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1)、外壳(3)、弹力膜、止火管(2)、连接件(6)、垫片(7)、泄压阀外壳(4)和弹力膜泄压阀(5);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的外径,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3)的内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1)壁上有两个以上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三通管,内部沿水平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小于右端,左端的通孔内壁加工有一段螺纹,台阶孔通孔竖直方向上有一通孔,通孔上端内壁和外圆上均加工有一段螺纹;弹力膜泄压阀(5)结构外形与进气管(1)一致,泄压阀外壳(4)为圆形桶状壳体,内壁加工有螺纹,泄压阀外壳(4)周向有贯通且均布的排气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连接件(6)及止火管(2)由进气管(1)隔垫片(7)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抵触连接在外壳(3)内部,进气管(1)的伸出段EA位于外壳(3)外,进气管(1)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3)的通孔中,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间隙配合;弹力膜泄压阀(5)安装在外壳(3)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上端,泄压阀外壳(4)与外壳(3)竖直方向通孔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民杜海涛陈姚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鹤华安吉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