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55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连接件和垫片,其中外壳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内部有一个台阶通孔,进气管也为圆形金属结构,进气管沿轴线的中心有一个盲孔,其周向沿轴线方向有两列以上均布的出气通孔,止火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及止火管由进气管隔垫片抵触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装在进气管的每列的出气孔上,进气管通过螺纹固连在外壳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发生回火现象时,由止火管阻断或熄灭进入内腔的火焰,同时压力波先于爆燃的火焰进入外壳内腔,外壳内腔压力升高致使弹力膜发挥作用截断气体回路,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并防止回火现象对设备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回火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 属于机械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用火焰进行金属气焊、切割时普遍使用了一种机械式防回火器泄压 装置,以阻止火焰倒流到气体源引起设备的爆炸。这种防回火器的结构和原理 是通过回火时产生的爆炸力推动活塞、弹簧、阀杆来关闭进气口从而截断气体 回路。但是此装置中由于回火温度较高,易使弹簧产生退火,失掉弹性,造成 故障。若遇腐蚀性液体或气体时更易被腐蚀而失去弹簧功能,从而使回火器的 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通过采用一种弹性性能好, 复位快、行程短、抗疲劳、耐高温、耐腐蚀的胶膜材料和止火管的组合使用, 能可靠地阻止火焰倒流和燃烧到气体源从而保证操作设备的安全。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 连接件和垫片,其中外壳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沿外壳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 内部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大于右端;进气管也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 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的外径,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 的外径,右段CD的外径小于外壳的孔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壁上有两个以上 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弹力膜为橡胶膜套;连接件为圆片形塑料构件,中心有通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的端面抵触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止火管的左端面安装垫片,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的右端 面与垫片抵触连接,左段AB的外径与外壳的内径抵触连接,进气管的伸出段 EA位于外壳外,进气管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的通孔中,右段 CD的外径与外壳的内径间隙连接配合;当来自气源的气体到达进气管,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将弹力膜撑起,气体由出气通孔沿进气管与外壳之间的间隙经止 火管和连接件上的通孔进入焊割枪点燃工作,当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时, 当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时,火焰首先在管腔内爆燃并迅速向内推进,在通 过止火管时被阻断或熄灭,同时爆燃产生的压力先于火焰使弹力膜与出气通孔 贴紧从而截断气体回路,从而有效阻止了设备内爆的发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在设备发生回火现象时,由止火管阻断或熄灭进入内 腔的火焰,同时压力波先于爆燃的火焰进入外壳内腔,外壳内腔压力升高致使 弹力膜发挥作用截断气体回路,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并防止回火现象对 设备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气管、2-止火管、3-外壳、4-连接件、5-垫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 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l、外壳3、 弹力膜、止火管2、连接件4和垫片5,其中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沿外 壳3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内部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大于右端; 进气管1也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 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外径CD, 右段的外径CD大于中段BC的外径,右段CD的外径小于外壳3的孔径,中段 BC上的进气管1周向沿轴线方向有四列均布的出气通孔4,每列出气通孔4个 数为三个,出气通孔4贯穿进气管的内外壁,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 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弹力膜为橡胶膜套;连接件为圆片形塑料 构件,中心有通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连接件4 的端面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止火管2的左端面安装垫片5, 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的右端面与垫片5抵触连接,进气管1通过左端外螺纹与外壳3左端内壁的螺纹固连,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 径间隙连接配合;当来自气源的气体到达进气管1,压力达到一定值气体通过 出气孔时将弹力膜撑起,气体由出气通孔沿进气管1与外壳3之间的间隙经止 火管2和连接件4上的通孔进入焊割枪点燃工作,当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 时,火焰首先进入止火管内部,火焰则不能通过止火管2,但止火管2内腔爆 燃产生的压力使弹力膜与出气孔贴紧从而截断气体回路,从而有效阻止了设备 内爆的发生。权利要求1、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1)、外壳(3)、弹力膜、止火管(2)、连接件(4)和垫片(5),其特征在于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沿外壳(3)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内部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大于右端;进气管(1)也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外径,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的孔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1)壁上有两个以上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弹力膜为橡胶膜套;连接件为圆片形塑料构件,中心有通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连接件(4)的端面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止火管(2)的左端面安装垫片(5),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的右端面与垫片(5)抵触连接,左段AB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抵触连接,进气管(1)的伸出段EA位于外壳(3)外,进气管(1)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3)的通孔中,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间隙配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其特征在于进气 管(1)上的出气孔沿进气管(1)轴线方向排列,数目为两列以上,每列出气 孔个数在两个以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外壳、弹力膜、止火管、连接件和垫片,其中外壳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内部有一个台阶通孔,进气管也为圆形金属结构,进气管沿轴线的中心有一个盲孔,其周向沿轴线方向有两列以上均布的出气通孔,止火管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及止火管由进气管隔垫片抵触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弹力膜套装在进气管的每列的出气孔上,进气管通过螺纹固连在外壳内部;本专利技术能在发生回火现象时,由止火管阻断或熄灭进入内腔的火焰,同时压力波先于爆燃的火焰进入外壳内腔,外壳内腔压力升高致使弹力膜发挥作用截断气体回路,从而有效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并防止回火现象对设备的损害。文档编号B23K5/00GK101623788SQ200910090078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吕新民, 杜海涛, 陈姚建平 申请人:北京鹤华安吉电子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止火管的弹力膜式防回火器,包括进气管(1)、外壳(3)、弹力膜、止火管(2)、连接件(4)和垫片(5),其特征在于:外壳(3)为圆形管状金属壳体,沿外壳(3)轴线方向有通孔,通孔内部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台阶,左端的通孔大于右端;进气管(1)也为圆形金属结构,根据外径的变化,可见进气管(1)分为4个阶段,伸出段EA,左段AB,中段BC,右段CD,其中左段AB的外径大于右段CD外径,右段CD的外径大于中段BC的外径且小于外壳的孔径,中段BC上的进气管(1)壁上有两个以上的出气通孔,进气管轴线方向上开有盲孔,该盲孔的长度贯穿左段AB和中段BC;弹力膜为橡胶膜套;连接件为圆片形塑料构件,中心有通孔;其连接关系为:止火管(2)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连接件(4)的端面抵触安装在外壳(3)内部的台阶孔端面上;止火管(2)的左端面安装垫片(5),弹力膜套接在中段BC外径上,进气管(1)的右端面与垫片(5)抵触连接,左段AB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抵触连接,进气管(1)的伸出段EA位于外壳(3)外,进气管(1)的左段AB,中段BC右段CD位于外壳(3)的通孔中,右段CD的外径与外壳(3)的内径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民杜海涛陈姚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鹤华安吉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