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338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所述ES纤维为由改性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构成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改性PP包括功能母粒和PP基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如下重量比的原料:79%~88%聚丙烯,11%~20%二氧化硅气凝胶以及0.1%~1.0%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纤维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ES纤维最早是由日本智索公司开发的一种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聚烯烃并列复合纤维。ES纤维经热处理后,将部分表皮层熔化粘合,其余部分保持纤维状态,无需粘合剂即可直接形成非织造布。ES纤维的优势在于手感柔软、加工温度低、无毒无刺激及质量轻,可以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所以其应用的最大领域是一次性卫生用品,如婴儿用尿不湿和妇女用卫生巾,然而为降低成本,目前市场上的ES纤维主要产品类型为皮芯型复合短纤维,其中皮层为PE树脂,芯层为PET树脂或PP树脂(其中以PET为主),并主要应用于卫生非织造纺织品。如中国专利申请CN 115247318 A公开了一种PP/PE双组份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组份纤维无纺布包括芯层和皮层,所述芯层和所述皮层的质量比为100:(10

100);所述芯层为PP聚合物,所述皮层为光热材料改性的PE聚合物,PP聚合物作为主体纤维,光热材料改性的PE聚合物作为粘结纤维,PP聚合物的熔点为170℃左右,PE聚合物的熔点为130℃左右,当纤维被加热到130℃左右时,皮层PE聚合物被熔融;冷却后,由于皮层PE聚合物熔融而使纤维之间在交叉点上有效地粘合,芯层PP聚合物仍保持原有性能和形状,给整个双组分纤维无纺布提供必要的强力和模量支撑。
[0003]目前现有技术制备的ES纤维,存在膨松性较差、因材料密度高显重且吸湿导湿功能不佳等缺点,满足不了较高端的婴儿用尿不湿和妇女用卫生巾的产品需求,如轻量化、亲肤柔软有弹性并有更好的吸湿导湿快干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不仅克服了现有ES纤维膨松性较差、因材料密度高显重以及吸湿导湿功能不佳等缺点,而且具有高度自卷曲性,可以减少后续的变形卷曲加工,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所述ES纤维为由改性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构成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所述ES纤维中,PE与改性PP的重量比为40:60~60:40,所述改性PP包括占所述改性PP的3%~9%重量比的功能母粒和占所述改性PP的91%~97%重量比的PP基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如下重量比的原料:79%~88%聚丙烯,11%~20%二氧化硅气凝胶以及0.1%~1.0%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所述ES纤维的纤维横截面由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纤维并列复合而成,所述ES纤维对应改性PP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十字形,所述ES纤维对应PE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锯齿形。
[0008]所述PE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所述PE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15~35g/10min,所述
PP基材为纤维级,所述PP基材的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14~45g/10min。
[0009]所述功能母粒中,所述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4~23g/10min,所述聚丙烯采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合制备得到且不含添加剂。
[0010]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先将PE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后形成熔体A,经计量泵进入纺丝箱体,熔体A进入纺丝箱体前的温度控制在255~270℃;
[0012]步骤2、然后按配方比例,将功能母粒和PP基材经母粒注射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熔融,形成熔体B,经计量泵进入纺丝箱体,熔体B进入纺丝箱体前的温度控制在260~280℃;
[0013]步骤3、然后熔体A和熔体B同时进入纺丝箱体由喷丝板喷出,所述喷丝板上设有若干个喷丝孔,各所述喷丝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贯设置的圆柱导孔段、圆锥导孔段以及和喷丝微孔段,所述喷丝微孔段的一侧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所述喷丝微孔段的另一侧的横截面呈半十字形,熔体A和熔体B同时进入纺丝箱体后,熔体A流入喷丝孔对应锯齿形横截面的一侧,熔体B流入喷丝孔对应半十字形的一侧,最后经由喷丝孔喷出后,形成双组份并列复合纤维;
[0014]步骤4、最后所述双组份并列复合纤维依次经冷却、前纺上油、卷绕落桶、牵伸、烘干定型、后纺上油和切段,得到ES纤维;
[0015]所述ES纤维的纤维横截面由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纤维并列复合而成,所述ES纤维对应改性PP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十字形,所述ES纤维对应PE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锯齿形。
[0016]步骤2中,所述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先将正戊基三甲氧基硅烷配成质量浓度为2%~5%的无水乙醇溶液;
[0018]S2、然后将粒径小于5μm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乙醇溶液中,控制二氧化硅气凝胶粉的质量浓度为15%~20%,搅拌分散均匀,并在常温下浸渍30~60min后,在5500~10000rpm/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滤去乙醇溶液,风干除去残留乙醇,得到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0019]S3、然后按照配方比例,将聚丙烯、二氧化硅气凝胶和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定量加入到高速搅拌混合设备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0020]S4、最后将混合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组,在加工温度185~215℃下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功能母粒。
[0021]步骤3中,所述纺丝箱体的温度控制在275~282℃。
[0022]步骤3中,所述喷丝微孔段对应锯齿形横截面一侧包围的熔体A的周长与其包围的熔体A的横截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喷丝微孔段对应半十字形横截面一侧包围的熔体B的周长与其包围的熔体B的横截面积的比值。
[0023]步骤4中,所述冷却的条件为:侧吹风风速为0.9~1.5m/s,风温为20~30℃,风湿度70%~80%;所述前纺上油的上油量为1.2%~2.0%,所述卷绕落桶的卷绕速度为550~950m/min。
[0024]步骤4中,所述牵伸的条件为:牵伸速度为150~300m/min,第一牵伸辊的温度为102~107℃,第二牵伸辊的温度为105~110℃,第三牵伸辊的温度为85~95℃,一级牵伸
2.3~2.5倍,二级牵伸1.1~1.3倍。
[0025]步骤4中,所述烘干定型的温度105~115℃,所述烘干定型的时间为10~15min,所述后纺上油的上油量为0.2%~0.8%,所述切段为将纤维切成38~40mm长的ES纤维。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选用功能母粒对PP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所述ES纤维为由改性PP和PE构成的双组分并列复合纤维,所述ES纤维中,PE与改性PP的重量比为40:60~60:40,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P包括占所述改性PP的3%~9%重量比的功能母粒和占所述改性PP的91%~97%重量比的PP基材,所述功能母粒包括如下重量比的原料:79%~88%聚丙烯,11%~20%二氧化硅气凝胶以及0.1%~1.0%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所述ES纤维的纤维横截面由两种具有不同形状的纤维并列复合而成,所述ES纤维对应改性PP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十字形,所述ES纤维对应PE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锯齿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PE为HDPE,所述PE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15~35g/10min,所述PP基材为纤维级,所述PP基材的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14~45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母粒中,所述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4~23g/10min,所述聚丙烯采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合制备得到且不含添加剂。4.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螺旋结构弹性ES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PE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后形成熔体A,经计量泵进入纺丝箱体,熔体A进入纺丝箱体前的温度控制在255~270℃;步骤2、然后按配方比例,将功能母粒和PP基材经母粒注射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内熔融,形成熔体B,经计量泵进入纺丝箱体,熔体B进入纺丝箱体前的温度控制在260~280℃;步骤3、然后熔体A和熔体B同时进入纺丝箱体由喷丝板喷出,所述喷丝板上设有若干个喷丝孔,各所述喷丝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贯设置的圆柱导孔段、圆锥导孔段以及和喷丝微孔段,所述喷丝微孔段的一侧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所述喷丝微孔段的另一侧的横截面呈半十字形,熔体A和熔体B同时进入纺丝箱体后,熔体A流入喷丝孔对应锯齿形横截面的一侧,熔体B流入喷丝孔对应半十字形的一侧,最后经由喷丝孔喷出后,形成双组份并列复合纤维;步骤4、最后所述双组份并列复合纤维依次经冷却、前纺上油、卷绕落桶、牵伸、烘干定型、后纺上油和切段,得到ES纤维;所述ES纤维的纤维横截面由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纤维并列复合而成,所述ES纤维对应改性PP的纤维横截面的形状为半十字形,所述E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敏李秀良蔡伟龙杜碧辉贾孟珂王巍黄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裕忠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